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和谐高中地理课堂新探讨

2015-11-16朱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谐课堂优势

朱敏

【摘 要】随着班班通的建设,地理教学中已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认识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它的作用显而易见,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构建和谐的课堂是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和谐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努力探究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地理活动中去。”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高中地理课堂的必然。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1.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容易

“地图”是地理学中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地图及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集视、听、说为一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变虚为实,带给学生感官上的直接刺激,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鼓励他们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合作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集体化情境中实施个别教育,在开放的渠道中增加地理信息的密度,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取自信,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如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一课中,过去只由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抽象地讲解,但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很难理解和接受,结果事倍功半。现在使用计算机模拟地球运动的变化过程,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同时用音乐、动画和语言显示的不同阶段,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在一起,使学习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学生一看就懂,而且印象特别深刻。

2.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年复一年,形式照旧,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产生厌倦情绪。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唾沫横飞地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讲授的知识具有动态感,图文并茂,再配上音乐,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学生不必十分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即可获取大量地理知识,必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3.为教师提供更多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多的信息来源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教学业务工作。长期以来,教师的工作绝大部分局限于个体化的劳动,习惯于“单打独斗”,教学研究模式始终是“小农经济”和“个人作坊”式行为,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更多的时候都是在进行着简单机械化的重复劳动。信息来源更是少的可怜,不外乎《地理新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课本》和几本《习题集》。这就导致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授课形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

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弥补了这些不足。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各大教育网站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新的教育理念,课件,试题,优秀教案等。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和出试题的时间。同时,无形中还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育同仁交流教学方法,也可以学习教育名家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新课改形势下学生新的需求,自己的课堂才能做到“永葆青春”。再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如利比亚战争、阿以冲突、日本大地震等。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这些新闻适时地引入到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局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做到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讲究的是以学生为中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前面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它能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增加地理教学容量,能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条件,对教师提供的知识作出选择,对已掌握的知识可跳过不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使用人——机交互方式学习,能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做到“因材施教”,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三、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地理时空的广远性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得某些地理教学内容的时空跨度很大。许多地理现象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容易,记忆更牢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如:在讲地球公转一课时,利用动画展示,地球不停地以地轴为中心自转,同时又时快时慢地绕着太阳公转,在公转时,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来回运动,这时学生则被课件的内容所吸引,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提出问题:“为什么近日点时合肥为冬季,而远日点时合肥是夏季呢?合肥冬季时太阳直射在哪里?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哪里?”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很自然的把重难点掌握了。

四、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授课方式

传统授课模式无非就是教师的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节课。而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使授课内容由静态的教师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由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主动寻常的局面。多媒体就是作为教育和受教育者间的媒介作用发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明显地感受知识有新的拓展,信息量有新的增大,本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更有趣味性、知识性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寻学,学生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也带来地理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地理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各种优势和课程的丰富内容,合理开发信息技术资源,使它们得到有机的整合,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在地理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是任何媒体都不可替代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的优势,不仅丰富了教学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良好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自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 12(4): 128-129.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汤国荣.高中地理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与科学诊断——以大气运动教学内容为例[J].地理教学,2011(18)

[5]李倩.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 鲁东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谐课堂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