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武松的性格特征
2015-11-16李郭钰
李郭钰
【摘 要】每一个读者都非常熟悉武松这一人物形象,其鲜明的性格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性格特征
武松这个人大家都非常熟悉,《水浒传》中一个非常有代表特设的人物,那么说到武松,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还经常那他当话题还讲,他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人们在谈论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可谓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由于政治变革历史格局的不同,武松这个角色给人的感觉就有着多样化了,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爱憎分明,豪情万丈,有着铮铮铁骨的武松。
一、英雄豪杰——武松
人们之所以喜欢武松,是因为他性格正直又机智勇敢。路过景阳冈为当地村民打虎除害,在阳谷县杀潘金莲为大哥报仇以及帮助施恩收回了快活林等诸多事件,我们都看到了他神勇的一面,面对危险临危不惧,地天行道,惩恶扬善绝对是民间的大侠士。重点体现在他明明知道山中有一种十分凶恶的老虎,但仍敢只身前往去消灭恶虎为百姓解决了出行之忧;在武大郎的家中面对潘金莲的美色引诱,他是非分明,晓人情伦理,不为所动,并且还严肃的指责潘金莲要守妇道,和武大郎安稳度日;当他出差回来后得知大哥已经不在人世,意外身亡了,他又觉得事出蹊跷,百般努力下查出大哥的死是潘金莲害的,他便报官要为武大郎讨个说法,可是官匪勾结,仍让杀人凶手逍遥法外,武松不惜冒死为哥哥报仇,亲手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并提着二人的头去官府自首,由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勇猛。但不要以为武松只会意气用事,他不是一介武夫。在面对问题是他都会仔细琢磨,细心观察,寻找破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武松这个人物才会受很多人的喜爱。在阳谷县杀嫂为兄报仇,他先是调查实情,取得证据,然后又请来街坊四邻逼问潘金莲说出真相,分写都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证据;在十字坡,武松识破有人要用毒酒害他,就假装不知道,借机以假乱真泼了毒酒,才保住了性命。这些事例纷纷说明了武松不仅勇敢无畏,而且智慧过人,可以称得上是智勇双全,武松这个人物形象是市井中最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
二、痞气十足的武松
人都是有两面性的,虽然前面说了武松智勇双全,但同时武松也是痞气十足。依然是以“打虎事件”为例,大家都知道武松这个人物的行为特点就是爱喝酒,而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爱打架。在上山打虎之前,其实武松是在酒家喝酒的,酒过三巡之后还想酒家强行要酒,酒家好言相劝,细细解释,武松却一下子急了,对店家怒斥恐吓,情节十分恶劣。虽然说吧武松正直刚烈算得上是英雄豪杰,但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贫民百姓都应该人人平等才对,谁都希望被尊重,至少礼貌还是应该有的,而且酒家不过是一介草民,并非大奸大恶,无辜受到侮辱也是不应该的。再后来,与张督监等人发生矛盾,在饮酒过后并将其杀害,也许都是酒惹的祸吧,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酒跟能就没有失态后的武松,那么也就没有武松这个人物了,所以说“酒”是造就了《水浒》中武松这义人物形象的根源之一。因酒误事的事情在武松的人生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等等都是因为有酒才有的这些故事,武松的刀下大多杀的是一些该杀之人,但也不乏有一些惨死的生命。武松在交朋友方面也是良莠不齐,一提到人肉包子,大家必然会想到孙二娘的包子铺,没错,武松的朋友里就有一些像孙二娘、张青这样的人。
三、武松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
《水浒传》中108将,武松应该算得上是人物形象刻画的最成功的了,同时也是大多数人最喜爱的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更贴近生活,将平常之事表现的淋漓尽致。
武松出身贫寒,小时候有十分弱小,所以总被别人欺负,久而久之,武松就觉得不能这样了,之后他就开始舞刀弄棒,开始习武,慢慢的逐渐形成了打抱不平的品行,凡事都要分个是非曲直,十分注重个体意识,经常用实际行动去寻找公平。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不仅演绎了他本身,而且他体现了当代人民追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也寄托了人民自食其力,追求公理,翻身农奴做主人的精神寄托。
我们看到的武松,个性张扬,嫉恶如仇,这只是表面现象,武松的种种举动其实是对那个时期的社会的一种批判。那个时期的宋代,政权黑暗,民不聊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手无寸铁的百姓也只好忍一时风平浪静。正是这个社会背景,为武松声张正义打抱不平提供了契机。武松的这些举动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看到一线希望,同时引起了许多人心中强烈的共鸣。
四、浅谈
武松对恶势力恨之入骨,但又不认命受欺凌,官府还不能为民做主,声张正义,所以武松自食其力。而普通人就只有逆来顺受的份了,都是敢怒不敢言,唯一就是希望能够有像武松这样的英雄来拯救万民,武松作为强者形象,誓死不向恶势力低头,做了许多他人不敢做的事,说了许多他人不敢说的话,这种侠肝义胆,铁骨铮铮品格是封建社会中市井贫民特别景仰和赞赏的。
参考文献:
[1]周建华.新时期以来涉匪小说匪性叙事的异质化[J].当代文坛.2013(06)
[2]朱明秋.试说武松具有“花荣之雅”[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