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向学生学习

2015-11-16邓明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座谈会数学老师

邓明荣

《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就是说,教师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必须在教的同时不断地学。学的途径很多,但最能见效的还是首推“教”的主体向“学”的主体——教师向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向学生学习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不定期地开一些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

教师开学生座谈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专门听取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看法和意见,旁的一概不涉及。在座谈会上,教师的态度要做到真正的虚心和诚恳,要耐心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数学课堂及老师的评价建议,对数学教学教法的想法和见解,对作业量的多少和作业批改情况的意见。即使有的学生言辞激烈尖锐、说得不完全正确甚至说错了,教师也应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洗耳恭听,而不要作过多解释,更不能加以反驳。

例如,有一次座谈会上,有学困生提出:“老师,你上课语速太快,我基础较差,跟不上你的思路。”这提醒了我,上课时还要多照顾中下层学生,放慢语速,遇到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多强调几遍;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就把最简洁和最好的解法重点讲解,让学生至少学懂一种解法。

又如,有学生在座谈会上提出概念性的知识太抽象,不容易理解。于是,我在讲解概念时就多举一些实例(如整式和分式的概念),或运用数形结合(如绝对值的概念),或让学生动手操作(如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不定期地与学生个别交谈或采取书信形式交流

教师向学生学习要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各不相同,智力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个性等心理品质也各具特色。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封闭、成绩较差,开座谈会不能让他们畅所欲言,而采用个别交谈或书信交流也许更合适。教师用亲切的笑容,富有个性魅力的语言,慢慢地引导和启发学生,使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教师获取的信息才是全面的、真实的。如:一名学困生曾写给我一张纸条:“老师,我数学成绩较差,但我还是喜欢你的课,你面带微笑的讲课,我大多能听懂,但你生气时,我就紧张害怕,一句也听不懂了。老师,请别生气,你不是提倡快乐教书、快乐学习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吗?”读了这张纸条,我明白了:教师亲和的语言才是抚慰学生紧张心情的灵丹妙药,学生只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学习。

三、预备新生数学学习的问卷调查表,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教师准备迎接新生时,对学情毫不了解,可以准备一份新生问卷调查表。待学生入学一个月后,请每位学生如实填写,再将所有表格收回,仔细阅读后,进行分析归纳,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无疑对教学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每天记“数学日记”的习惯

“数学日记”是指学生每天记录的任何与数学教学、学习有关的内容,可以是体会和反思,也可以是疑惑和收获,还可以是评价和建议等。

由于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作业、开会等,少有时间坐下来和学生谈心。通过“数学日记”,教师就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再针对他们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改进工作;而学生对自己的疑惑或需要帮助的地方,也可以明确提出来,教师在辅导课上一一进行解答,尽快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的障碍。

如:我让每名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专门收集测试中做错的题目。这样,我能了解每名学生在哪些题目上失分较多,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在复习课上我就重点讲评和强调指出。我还要求“差生”在学期末时,把“纠错本”上的题再看一遍,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另外,学生的“纠错本”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积累了资料。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误点”,防患于未然。

五、向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学习

教师与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这也是教师向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些远离自己(或考上高一级学校,或已参加工作)的学生,由于少了面对老师的青涩和顾虑,具有“过来人”和“旁观者”的双重角色,他们往往能给老师提出不少中肯的见解和建设性的意见。这对教师当前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有时难免会出差错。当自己发现了或学生提出疑问后,千万不要文过饰非、强词夺理,千方百计维护自己所谓的“师道尊严”,更不能将错就错、误人子弟。最好在学生面前公开承认并立即改正。不少事实表明,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相反诚实的种子却悄悄地撒进学生的心田,会使学生更尊敬老师的为人,更乐意倾听老师的教诲,更愿意和老师交朋友。

猜你喜欢

座谈会数学老师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