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结合的复合型职业教育的改革探究

2015-11-16张群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韩语职业教育

张群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代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需要逐渐复合化的要求,同时以韩语这个语言技能为例,提出了针对企业的不断需要,开展校企联合实现对学生复合教学的措施,不断提高他们以后就业的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复合;职业教育;校企联合;韩语

一、引言

现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作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加困难,很多对于学历、学校有要求的企业单位就基本上不选择这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就是这些学生的实践机会比本科生、硕士生要多、要深,同时高职高专学校还需要不断发掘自己所具备的一些特性,例如复合型的发展方式,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可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高职高专教育中学生质量在不断下降,学生的整体素养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学生的整体学习动力不足,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就很难培养出现代人力资源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没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转变教学方式,还是用老一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路,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以本为本,缺乏与企业生产的联系度

很多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大学一毕业经过所在学校的面试等进入高职高专学校当老师,没有很多现实企业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多项技能的掌握存在困难,例如韩语专业的教师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但是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复合型教师不能满足韩语教学的需要,一方面精通语法,另一方面在读写、交流等方面可以随意进行,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现代很多企业给出的薪金比一般的职业学校要高得多,很多复合型的人才不能留在学校里,由于语言是存在一定的发展性,另外还有一些教师是年龄较大,他们对现代韩语变化和现实应用把脉不准,总体来看,因为各种原因,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整体能力素养较差,很难实现将语言的应用的适应合理,只是一味地宣讲课本上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难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种模式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掌握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他们很难将其应用在以后的工作之中。

2.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提振

现代的高职高专教育缺少对专业课程的深入教研活动,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没有太多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少有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教师缺乏创新教学设计的动力。这种缺失激情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只能停留在似懂非懂的学习阶段,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大,教学过程还是停留在教师整堂课的灌输,学生整堂课的听讲,这种没有互动的教学,学习过程缺少激情,没有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点燃。

3.理论实践脱节,成为枯燥的理论说教

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理论课,需要教师将其不断引入生产实践中的案例,需要在案例中理解相应的知识点意义和作用,但是现代的高职高专教学整体都是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用性课程很难实现与现实企业应用之间的联系。有些时候一些教师举出的一些案例,也都是很多年前企业使用的情况,其所举的案例缺少时代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教师很难实现这种实践环节,加之很多知识点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一些理论也比较抽象,没有实际案例的介入,这些应用性的课程只能成为一门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课。

三、改革建议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作为人才市场竞争的弱势群体,职业教育需要在教学思想和方式上进行有效的转变,不断提升毕业生在专业技能的同时复合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增加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机会。

1.将企业市场的需要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

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我们办学的目的之一。只有满足了企业的需要,毕业生才能很好的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企业需要对自己职工能力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招聘的过程中更加喜欢那些有着不同能力的毕业生,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之后,可以胜任不同岗位的需要,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更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把准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具体信息,例如怎样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现代企业急需的。其实,作为山东沿海城市,很多企业和公司都是一些跨国形式,其中不乏有很多的韩国公司,因此,对于韩语专业的毕业生需要量很大,不仅要培养学生在韩语的读写、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需要交给他们更多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实现专业的复合化,因为韩语只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手段,毕业生需要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这些企业运行中常常用到的能力。

2.开展校企联盟,全面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

只有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增加对企业用人方面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学,我们的教学才能具有目的性,通过自己的常年的办学渠道,进一步与来校招聘的企业加强练习,可以推荐自己学校优秀的毕业生给企业,同时增加校企联合的新模式,增加自己办学特色,和大型的企业建立一整套的毕业生实习,在校学生实践锻炼的机制,将学生送到企业中,不断磨练他们适应性,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认识度,增强自己工作的心理准备。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生活,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增加一门外语交流能力将成为现代高职毕业生不错的选择。进入企业进行提前体验将会提高他们对于这方面的认知。

3.增加职业教师的复合型,有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的老师能力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能力。不断增加教师的复合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他专业能力知识融入韩语专业的教学之中是一种迅速有效的办学方式。这也就需要我们的韩语专业的教师不断学习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例如:在韩语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应用一些企业中的市场分析等具体的管理内容,我们的教师就需要在韩语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这些知识的应用。没有一盆水就很难教出一碗水的水平,教师也需要不断充电,学习,加强自己知识的复合化,学校在这个方面可以不断将企业管理类的教师与韩语教师安排在一起进行专业复合型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两个专业的教师在对方专业中的知识储备。另外可以利用寒暑假,将学习能力强、年富力强的韩语专业教师派到韩资企业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对于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他们专业知识的复合型。

四、结语

复合型的发展可以增加学生在以后市场竞争中的筹码,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摸清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培养复合型教师,及时转变办学思路,推动高职学校复合型毕业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永久,王兆明,刘晓敏,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以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7):157-158

[2]蔡文芬,郭翔,程苗,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07):123-124

[3]章雅琴,沈音乐,等.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图书馆职业技能“考证考级”立体化信息服务的建设探讨——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建设为例[J].科技视界,2015,19(07):178-179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韩语职业教育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实践育人的探索与改革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