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社会环境下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5-11-16袁贲
袁贲
【摘 要】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流行音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它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休闲、娱乐需要,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前环境下流行音乐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一大批低俗、消极的流行歌曲泛滥于市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当前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能力、文化素质等急剧下降。以当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流行歌曲为对象,试探讨当前的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当前环境;流行音乐;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渗入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对于最显时代活力,最具情感张力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流行歌曲深深地触动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更是折射他们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当前环境下不乏好的流行歌曲,它们旋律优美、内容积极、传唱度很高,这样的流行歌曲无疑会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但还有一些低俗、消极的流行歌曲风靡于社会,这些歌曲大量的宣扬一些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思想,这样的流行歌曲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
一、流行歌曲的概念
流行歌曲属于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流行音乐”的解释如下: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族音乐。因此,流行音乐不能简单的界定为流行的音乐,但其形式上不拘一格,没有明确的界限。
二、当前环境下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能够调剂大学生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压力、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才干和能力,好的流行音乐有利于他们建立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流行音乐活动中大学生彼此之间加强了交流交往,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现在大学生活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活, 他们的生活都是高节奏、满负荷、身心紧张、心理压力过大, 迫切需要一些健康和适宜于大学生的艺术来观赏和娱乐,以利于他们身心愉悦、情操陶冶、释放不良情绪。因此,好的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思想成熟、人格完善、能力拓展、身心平衡是有着积极作用的。适应,正确引导学生对现代流行歌曲的认识与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及人生观,更有利于进一步全面健康的发展高校校园群众化。
2.消极影响
在看到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环境下,一些消极的、低俗的流行歌曲带给大学生的一些负面作用。笔者认为,这些消极、低俗的流行歌曲带给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流行歌曲起源于欧美,在欧美地区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才传到中国,虽然流行歌曲在进入我国之后,根据我国国情做出了调整,有了一定衍变,但归根结底流行歌曲还是保留了非常深厚的西方文化的特征。比如现在国内有很多流行音乐团体,动辄号称“亚洲音乐天团”等,可实际上这些音乐团体的音乐素养并不高,他们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认可,完全依靠的是欧美式的商业包装,这种包装无非就是歌手长得漂亮、歌曲节奏动感、唱歌时配以劲爆、性感的舞蹈等等,这种流行歌曲忽略了音乐本身的美感,强调的只是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很多这样的流行歌曲其内容也不利于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流行歌曲之后,其正确的审美观、认识观会逐渐消退,认为一切外来的音乐就是时尚、就是好音乐,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文化早已过时,连谈论传统音乐都是一件很“土”的事情。因此,这种流行歌曲的存在,不但不利于当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制约了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商业运作机制下创作出来的流行歌曲,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大学生主观意识形态的扭曲,青少年中出现了所谓的“非主流”群体。很多娱乐公司和流行歌手为了炒作自己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用“个性化”一词做掩饰,从外形上把歌手包装得不伦不类,要么穿着十分暴露,谓之“性感”,如美国歌手“Lady gaga”。要么刻意的男扮女装,让男歌手的一言一行都阴阳怪气,谓之“含蓄”。大学生们在听这些歌手的音乐时会不自觉的模仿,导致了当前很多大学生在穿着打扮以及言行举止上都偏离了其“学生”的身份,裙子越短越好、上衣越小越好、男生走路时要大幅度的扭屁股、要时刻保持“兰花指”等等。
(3)一些流行歌曲内容低俗不堪。当前很多流行歌手根本不具备“唱歌”的能力,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唱歌,但他们为了能够在娱乐圈生存,只能投机取巧、哗众取宠,唱一些普通人不敢唱的歌曲,这些歌曲往往传递一些消极的、低俗的信息。如最近有一首名为《你若成风》的歌曲,歌词讲的是没有钱就得不到爱情等内容,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我不是boss,没有大的house,你可不可以给我chance”,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同时还有很多标榜为“偶像歌手”的音乐人热衷于此类歌曲,如凤凰传奇、快男超女等等。这样极其低俗的歌曲以及歌手根本不适合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不利。
三、对当前社会环境下流行歌曲与大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
(1)尊重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选择,但尊重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引导。大学生选择了流行音乐,我们应加以尊重,但选择怎样的流行音乐,我们应进行引导。流行歌曲良莠不齐,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健康向上,适宜大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且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音乐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美丑、优劣的识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2)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对优秀音乐的兴趣,并将其内化为自发的审美需求。学校音乐教学和大众传播媒介要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群体处于一种高雅文化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形成的艺术氛围中,同时鼓励大学生主动的欣赏优秀音乐,使大学生形成对优秀文化自主的审美需求,从而真正把欣赏高雅音乐内化为一种没有外在压力、出自内心的需求。
(3)文化管理部门还应该对那些侵蚀大学生价值观,缺乏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流行音乐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消除大学生受其不良影响的可能。同时还需要社会公众传媒提高鉴别力,弘扬优秀文化,使大学生能欣赏到真正优秀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以其优雅自然的情趣和融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形式,深刻影响着一代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影响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也要客观辨析出它的消极或者是负面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向上和富于活力的人生价值观。
流行歌曲已经深深的融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同时加强对流行歌曲的市场监管,使大学生能够生活在绿色、健康的流行音乐环境之下!
参考文献:
[1]李华东.欣赏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的正面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8).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周国文.阶层化和小众化:青年流行文化的新态势[J],中国青年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