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在昆剧中的作用

2015-11-16辛仕林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司鼓柳梦梅昆剧

■辛仕林

鼓在昆剧中的作用

■辛仕林

在昆剧表演中,鼓师又被称为“司鼓”、“打鼓佬”、“乾佬”等,为场面之首,指挥整个乐队的演奏。打文戏时,一般左手执檀板,右手持鼓签;打武戏一般双手执鼓签。打击乐和管弦乐的起收、快慢、轻重均以鼓板的动作和姿势为准则。鼓师不仅指挥整个乐队,并对全剧的进行,节奏的掌握,气氛的渲染,演员表演的衬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鼓作为一种色彩感强烈的打击乐器,对于昆剧故事情节的表现、昆剧音乐气氛的烘托、音调的强弱以及节奏的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在昆曲乐队的伴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为司鼓一职,属于乐队的核心灵魂,在舞台演员及乐队主笛(弦)文场的联系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司鼓演奏员,需在整场戏的节奏、演员的情绪、以及对舞台千变万化有着很好的掌控,结合自身的舞台经验做到随机应变,合理的分配锣鼓。

鼓成为昆曲表演的伴奏乐器由来已久。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噍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十番鼓》《十番锣鼓》中的《一封书》《百花园》等曲目),常常高居于领奏和指挥地位。在昆曲中,凡人物上下场、角色开口、剧情变化,打鼓佬除了要用不同打击姿势以及强弱击音来进行指挥领奏外,还要与檀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与文场配合为整场戏烘托出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板鼓作为戏曲乐队的灵魂,在指挥全体乐队的同时,应对剧本要有深刻的理解,与导演及演员要有细致的沟通,与乐队主笛要有默契的配合。对演员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表现形式以及剧情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以规范、清晰、准确的组合“套路”(俗称“鼓套子”)应对自如地演奏出来,使乐队和演员能够达成一致的心气,把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昆剧表演中,司鼓大概的领奏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指、挥、领、分、抛、抱、放等。昆曲是曲牌体格式,乃百戏之祖,演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不论是表演还是音乐都非常的成熟。所以昆曲的司鼓与京剧及别的地方戏有所不同。昆曲分为南曲,北曲以及南北合套,南曲唱腔用以五声音阶,音乐的表现多似吴侬软语,温和柔雅,唱腔温婉动听。北曲唱腔用以七声音阶,音乐的表现多偏于跌宕豪爽,跳跃性强,富有弹性。南北合套是在昆曲后期成熟南北曲相融合后形成的。这三种曲风每一中的敲击方法都一样!南曲演奏时打鼓佬应敲击鼓面以“笃”(轻击鼓面,俗称‘点’)为上,陪衬在唱腔的律动里。北曲演奏时打鼓佬应适当敲击鼓面以“搭”(有弹性的重击鼓面)为上,配合北曲的跳跃及跌宕豪爽。南北合套一般情况北曲由一个角色演唱,南曲则由几个不同的角色分唱,则需要打鼓佬根据戏中的人物以及剧情的变化,合理分配“笃”和“搭”的运用,切不可不顾大局,乱敲一通,破坏音乐的律动。

我院昆剧青春版 《牡丹亭》2004年演出至今已有10年时间,我从中一直担任司鼓一职。受60年代样板戏的影响,现在大型制作的剧目中乐队都配以指挥一职,青春版《牡丹亭》经过10年长时间的演出磨练,指挥一职后由司鼓全权兼任,这就需要司鼓者更加理解音乐的意图和剧情的发展,更好的启发乐队演奏员奏出高质量的音乐!

青春版《牡丹亭》分为上中下三本。上本我理解为“梦中情”,举例《游园惊梦》一折,整本戏从一个南安府太守小姐杜丽娘的游赏花园展开,小姐携丫鬟一起游览自家园林,被春色带来的景象所打动。回房后做了一个如春色般美妙的梦,由花神引出男主角柳梦梅,两人在梦里幽会的美妙故事。说到“梦”做为司鼓者应要心里有数,首先此本戏的敲击领奏及指挥都要以轻柔处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处理演员的情绪和舞台的节奏!做为指挥和打鼓佬应该引领乐队把音乐演奏到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使音乐呈现出画面感!《游园》时因为女主角与丫鬟去花园游玩,所以音乐的指挥和板鼓在唱腔里的伴奏性,都要有弹性的轻重缓急。表现出少女的内心渴望向往外面世界的心情。举例进花园时一段音乐。指挥时这个音头必须要强烈,给演员乃至观众都有一个进到花园里面的转变过程。然后音乐再轻巧下来,描绘两人的游玩心境。自此引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绝妙佳句,才为下面的梦里相会做了非常美好的铺垫。《惊梦》在南安府花神的指引下,柳梦梅与杜丽娘梦里相会,两人的初次见面是在整段大的音乐里面完成的。当男主角唱完第一段唱需要接下一段唱的时候,这个时候打鼓佬有一个“扎笃笃笃”的唱腔领奏簧头,这个簧头我们常规所说的音乐走向应该是“强、弱、次强、弱”,而我是运用“强、弱、次强、强”的方法,让簧头在渐强的过程中把下一段唱腔托到另一个高潮点。进而更能完美地表达两人的梦里缠绵,突出梦中情的主题。

中本我理解为“人鬼情”,‘鬼’首先我们联想到地府,威严的判官以及无数青面獠牙的鬼卒。整本戏在判官的指引下女主角杜丽娘以魂魄之体与男主角柳梦梅夜夜幽会,举例《冥誓》一折,经过夜夜感情的积累,杜丽娘大胆吐露自己的身世。此时的柳梦梅得知杜丽娘是“鬼”后,那种人本能的害怕与恐惧!我作为司鼓在这个环节上是做了这样的处理,得知是“鬼”后的第一次碰面。这个时候我用到了昆曲极少用的 “台板签”,突出了男主角此刻的惊讶及惶恐。接着我的鼓点子又以“弱”处理,披露此刻男主角此刻心中的疑惑、恐惧、担心等复杂心情。待等杜丽娘把前因后果慢慢告知柳梦梅后,这个时候的柳梦梅又以另一种姿态从内心接纳了杜丽娘。一夜的商定与誓言,转眼间天亮了待鸡叫声响起的时候,我作为打鼓佬在这个时候给女主演用了“大锣冷锣一击”,天亮了,让女主角在反复思虑中迫不得已的心情下场。下场的锣鼓点子我用了“快冲头”,待女主角出门后再领奏此簧头,更能体现此时心情。锣鼓的收尾收在了男主角的身上,大锣以“放音”收尾。更好的想体现此刻男主角的情绪上的缓和。最后以强烈的“八大仓”促使男主角下定决心,挖墓救出自己心爱的人,引出了第三本戏的人间世故。

下本我理解为“世间情”,在杜丽娘回生到人间后,这是两个人第一场在实质上爱恋故事的戏份。在此我举例 “如杭”一折,在前一场戏石道姑和船翁的操办下,两人终于成为真正的夫妻并到临安定居下来。《如杭》一折戏讲述了男女主角在人间的爱情故事,自古身为读书人需考取功名利禄,也将近迎来了赶赴考试的佳期。两人分别的时候,作为指挥我是这样处理的,在音乐一个强音与打击乐 “吊镲”、“定音鼓”所产生的共鸣的烘托下,强音以强收处理。此时停顿2至3秒钟,再点出高胡的配音忧苦凄凉地诉说两人离别时的心情!结尾三个无限延长的尾音,又以逐步渐强的方法来指挥!抽象地表现出人间的酸甜苦辣,生离死别。最后柳梦梅功名利禄,得就头名状元,以皇帝做媒与杜丽娘正式婚配!青春版《牡丹亭》以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场!

现在全国各大剧院都在排演有属于自己剧院特色的新编剧目及传统改良剧目。与此同时大量的锣鼓点子的设计都需要打鼓佬与导演的沟通以及参与,司鼓者需认真分析,每个鼓点子的哪些地方属于重点,该怎样去对待,鼓点子的每个部分该如何链接,应该采用怎样的指挥方式?尤其要认真的分析板鼓的音位。哪些是属于指挥性的?哪些属于伴奏性?因此打鼓佬无论是开点、运点、转点、收点,或者打点,都要做到预令清楚,角度准确,力度适当,节奏稳妥。根据对戏的认识以及演员的身段设计出一些新的组合锣鼓,优化了传统剧目的程式化。现在很多剧种的指挥一职都是由司鼓兼任,这样在后期乐队的排练合成对音乐的理解和配器的指挥都需要对音乐有着很深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乐队的司鼓最好能略懂配器、作曲,尽自己所能的靠这方面去探索去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司鼓柳梦梅昆剧
司鼓在戏曲演出中的重要性探析
罗周昆剧创作论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司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惊梦》的情与爱
古典之美——古本昆剧《红楼梦传奇》学术研讨会综述
蔡正仁年过古稀,依旧高昂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司鼓在昆曲音乐伴奏中的作用
汤显祖的岭南经历对柳梦梅形象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