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试井资料在气井中的应用
2015-11-15杨春阳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信息解释评价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
杨春阳(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信息解释评价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000)
干扰试井资料在气井中的应用
杨春阳(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信息解释评价中心,黑龙江大庆 163000)
气藏的开采方式属于衰竭式弹性开采,气井间连通会对邻井产生干扰如影响邻井的地层压力、井控储量等,本文讲述了如何应用干扰试井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气井间的连通。
由于气体的导压系数较小,气井之间的距离较大,激动井的激动,在观测井中造成的压力变化是很小的。因此,进行气井井间干扰试井时必须使用高精度和高分辨的压力计,同时尽可能增大激动井的产量变化。
1 实例分析
1.1 地质概况
三2-1井、三2-12井位于三站气田三2-201区块,为三站气田主力区块,目前投产气井21口,开采层位F、Y层,平均有效厚度17.7m,平均孔隙度21.0%,平均空气渗透率74.4mD。该井组的井位图如图2所示,从井位图上看:三2-1与三2-12两井处在同一小断块内,两井间不发育密封性断层。
1.2 问题提出
测试前收集了该井的开发层位、基础数据等信息,发现两井存在共同的开发层位:三2-1井于2012年11月补孔,补孔层位FI72层,该层恰好是三2-12井的主产层。
由于气藏开采方式为衰竭式弹性开采,在得不到能量补充的情况下,随着生产开发地层压力应逐年降低,但三2-1井在2012年11月补孔后(在地层没有进行其它任何措施改造的情况下)地层压力不降反升:从2012年4月至目前地层压力由1.51MPa上升至2.86MPa,这与三2-12井的地层压力十分相近.
三2-1井在补孔后产量大幅上升,由补孔前的平均日产气量0.1754*104m3/d最高上升至0.6882*104m3/d目前稳定在0.51* 104m3/d;而在三2-1井补孔前,三2-12井从2010年至2012年产量都较为稳定在0.65*104m3/d左右,而在三2-1井补孔后,这口井的产量加速下降,日产气量从0.6309*104m3/d下降至目前的0.4121*104m3/d,由此,怀疑两井之间连通建议采用干扰试井的方法来进一步确定。
1.3 试井压力计性能参数及干扰试井测试过程
测试时分别在激动井和观测井同时下入3支存储式电子压力计,在激动层下入一支低精度压力计,压力计量程0-60MPa,温度量程0-125℃,压力分辨率0.2%,最小采样间隔10S;在反应层下入一支低精度压力计,一支高精度压力计两支压力计压力计量程0-60MPa,温度量程0-175℃,压力分辨率0.05%,最小采样间隔10S。通过历时73.8天的监测,录取到了合格的压力曲线。
测试过程中四支压力计同时接电,分别下入激动井、反应井中深,两井同时关井,反应井关井接收干扰信号,激动井关井15天后,开井以最大产量放喷,但产量只能维持在0.35*104m3/d左右,8d后发现井口压力异常波动临时关井2h监测管线是否有漏气现象,而后继续开井以最大产量生产,产量稳定为0.4121*104m3/d,继续生产9天后关井测地层压力,关井11天后,同时取出激动井、反应井中的压力计回放,整个干扰周期为40天。
1.4 连通性分析
我们将每口井中的2支压力计同时回放,发现高精度和低精度电子压力计测得的压力资料区别较大:由于气井的压力恢复变化非常小,普通电子压力计精度较低,无法准确的分辨出气井井底压力的微弱变化,因此无法判断观测井是否接收到了“反应信号”;而高精度的电子压力计测得的曲线光滑平稳无跳点,并且接收的“反应信号”也较为明显。
图5为试井软件回放出来的三2-1井与三2-12井干扰试井压力响应图,由此分析三2-1井与三2-12井之间的连通情况。其中红色曲线为观测井“三2-1井”的压力曲线,棕色曲线为激动井“三2-12井”的压力曲线。从图5可以看出激动井三2-12井从306.3hr开始至1315.6hr结束为开井生产阶段,压力曲线明显降落,历时955.3hr。与之对应观测井三2-1井从605.7hr开始至1561.7hr结束出现明显压力扰动,历时956hr。从激动井三2-12井发出“激动信号”到观测井三2-1井接收到“反映信号”(即出现相应的压力扰动)之间的时滞较长为245.4hr。
综上,随着激动井“三2-12井”有规律的“关—开—关”,反应井“三2-1井”压力曲线呈明显的有规律的压力干扰波动反应,两者变化步骤一致,说明这两口井连通。
图1 高精度压力计回放的三2-1井与三2-12井压力响应放大图
2 结语
2.1 由于气体的导压系数小、气井间井距较大,须长时间观测,才能接收到激动信号;
2.2 采用高精度的电子压力计进行气井干扰试井,在激动产量足够大、监测时间足够长的条件下可以准确的判断井间连通性;
[1]刘能强.实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年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P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