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与戏剧联姻 艺术发展新趋向

2015-11-14乔志友

戏剧之家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话剧孔子舞蹈

【摘 要】大连话剧团的话剧《孔子》在不失话剧本体特征的前提下,巧妙融入舞蹈元素,将二者的长处融为一体,使话剧舞台画面变得丰富、灵动,人物形象变得丰满、鲜活。本文在深刻认识舞蹈与戏剧的本体特征后,阐述舞蹈编导和戏剧编导要正确处理舞蹈与戏剧的关系,重点论述处理舞蹈与戏剧融合的多种手段。

【关键词】舞蹈;话剧;本体特征;孔子;融合手段

中图分类号:J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23-02

2015年,我参与到大连话剧团的话剧《孔子》的排练之中。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参加话剧的排练是跨界性质的。让一名舞蹈编导参与排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让舞蹈与话剧联姻,将二者的长处融为一体,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如何在不失话剧本体特征的同时,巧妙运用舞蹈元素,做到自然而不生硬,不喧宾夺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舞蹈编导和戏剧导演要深刻认识舞蹈与戏剧的本体特征

作为舞蹈编导和戏剧编导,如果对自己领域内的艺术本体特征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创作融合上缺乏经验,就会导致“四不像”的出现。

(一)舞蹈的本体特征。李良认为:舞蹈的本体特征主要为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1]。而张瑛洁认为:舞蹈的本体特征为动作性、抒情性、综合性[2]。我们会发现,情感性或者说抒情性是舞蹈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我国汉代的《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有舞种的所有舞蹈,无不以舞者的形体动作(外部动作)与心理动作(内部动作)力度的强弱、节奏的快慢、幅度与能量的大小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人们繁复多样、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二)戏剧的本体特征。关于“戏剧本体”,谭霈生先生有过不同的表述:“戏剧的本体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塑造人的形象。所谓对‘戏剧本体的突出,指的是把演出的魅力集中于演员的表演艺术,并不强调其他综合成分的表现力。”[3]“戏剧的对象是人,舞台的主体也是人。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才能成为现实。如果演员的表演艺术被其他因素冲掉了,戏剧又靠什么满足观众的特殊审美需要,以使他们聚集到剧场里来。”[4]中国戏剧是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演绎故事、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思想的歌舞剧。齐如山说:“盖中国剧,自出场至进场处处皆含舞义。”“戏中各种动作身段既含舞义,故皆可名曰各式之舞。”“中国剧,乃由歌舞擅变而来,后世演剧,唱即是古时歌,作即是古时舞。”王国维说:“戏剧者,惟以歌舞演故事也。”在希腊戏剧诞生之初的神话仪式中,首先是合唱队的颂神合唱和舞蹈,模拟和歌唱狄奥尼索斯的种种神迹。然后,在这歌舞表演的基础上,出现了对话,并逐渐发展为独立的戏剧艺术。格罗塞更是态度明确地说:“模拟式舞蹈的后一种形式实为产生戏剧的雏形,因为从历史的演进的观点看来戏剧实在是舞蹈的一种分体。库尔特·萨克斯在其《世界舞蹈史》一书中,认为原始舞蹈中的面具舞,为祖先崇拜的想象与模仿型。这种亲缘关系,使舞蹈与戏剧这两类艺术之间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是用人作为艺术媒介的艺术,没有演员与舞者也就没有了戏剧与舞蹈;两者都是表演性质的艺术,都需要观众的观看;两者都是转瞬即逝的艺术,都没有固定的可以独立保存的艺术作品。甚至,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看起来既是戏剧又是舞蹈的艺术形式——舞剧。前苏联的舞蹈理论家波尔·卡尔普在研究话剧与舞剧的区别时指出,舞剧并不等同于戏剧故事放弃台词,戏剧故事放弃台词,完全不是技术性程序。

鉴于此,我们会发现,舞蹈与戏剧具有很深的渊源。二者深刻的渊源与共有的特性决定二者具备同戏同台演出的可能性,并会让二者各自发挥长处,彼此借力,相得益彰,使话剧的场面更加丰富多彩,使舞蹈的情感得到延伸与拓展。

二、舞蹈编导和戏剧编导要正确处理舞蹈与戏剧的关系

(一)打破传统惯性思维。任何事情做久了,都容易产生惯性思维。在如何处理舞蹈和戏剧的关系上,如果舞蹈编导过分强调舞蹈的重要性,过多过滥的舞蹈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但没有为话剧增光添彩,甚至会破坏话剧的节奏,最终使话剧变得不伦不类。而话剧导演如果过分强调话剧的本体特性,而忽视戏剧与舞蹈的共性,可能会让舞蹈在话剧中显得生硬,缺乏应有的活力和灵动性,让话剧本身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因此,在合作时,一定要打破惯性思维。

(二)突破成见形成共识。近几年来,以孔子为主人公展现孔子人生经历、思想体系的电影、话剧以及舞剧、文学著作等文艺作品不计其数,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思考,而在话剧中融入舞蹈成分来展现孔子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体系在目前较为少见,尤其是通过话剧演员来演绎《孔子》中的舞蹈场面对编导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我集中一周时间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大量有关孔子的书籍及影像资料,同时反复与市话剧团副团长、话剧导演杨军探讨研究如何将舞蹈内容运用在话剧中。在双方的观点达成共识后,才能实现密切合作,使舞蹈和戏剧的结合成为一种自然的融合,让舞蹈成功化入戏剧,恰当、适量。

(三)深刻解读剧中人物与情感。作为一名编导,对舞蹈创作充满了热情,常希望通过独具创意的舞蹈给人带来难以言喻的意外和惊喜。通过这次为大连话剧团创作大型话剧《孔子》中的舞蹈,让我更深刻地感悟到,在创作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一定要踏实落地,不能以空洞的、枯燥的解释或人为的理所当然的不切实际的解释,甚至是不正确、不合理的解释,误导观众,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除了对历史上的孔子进行解读外,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对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内容,融合在舞蹈当中。在话剧《孔子》中我们抓住了一个核心的精神——“礼”,这就为舞蹈的编创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依据。我们把“礼”作为序,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孔子的博文、纯朴、育教、礼节,用极具特色的旋律和舞台意象展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展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人格魅力、精神特质、智慧之光,向后人传递着中国传统礼仪。

三、舞蹈编导和戏剧编导处理舞蹈与戏剧融合的多种手段

(一)塑造人物,要尊重历史,要有时代感。作为一名编导,要想通过恰如其分的舞蹈来塑造这位具有世界影响、让中国人倍感尊敬的伟人,确实很难,在创作上,形象设计很重要,尤其是从孔子的哪个角度来创作?而且用什么样的舞蹈元素,是古典还是现代?如果是以纯古典创作出来的东西,当今的年轻人未必能接受,因为古典舞太多程式,难以接受,不愿看;如果全运用现代舞元素,场面上是好看了,迎合了当代青年人的口味,却失去了传统人物的真实性,让观众对孔子的形象产生错觉。我们是建构孔子,而不是解构孔子,我们不能抛开历史,一厢情愿地迎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使华丽的场面背后没有任何回味的余地。为此,我又反复查阅舞蹈的各种资料,了解到在中国的历史上汉唐舞蹈最盛行,也算是中国古代舞蹈的鼎盛时期,因此,我在设计《孔子·大礼》的舞蹈中,将古典舞、汉唐舞、现代舞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既有古典舞的韵味,又有汉唐舞蹈的乐舞风格,还有现代舞的技术性。

(二)独舞、双人舞、群舞等手段可以综合运用。话剧中的舞蹈绝不是花架子,也绝不是动作以及肢体语言的堆积,而是要求设计出来的动作要塑造具有审美意蕴的典型人物,要为人性化的孔子形象服务,表现主要人物的内心体验和追求。我在对话剧《孔子》中《孔子·大礼》的舞蹈进行创作时感悟到,舞蹈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原创性艺术,主题的提炼永远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细腻了解,我在塑造孔子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抓住了孔子含胸驼背憨厚谦让这一准确形象,在动作设计上舞步缓慢,与群舞的快速流动力度与速度形成了强烈对比,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孔子的育人、礼教,并将孔子对弟子们的情谊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一下子就看懂了孔子在传播读书育人的礼仪礼节的场景。我在设计《孔子·大礼》《战国》《尾声》这三段舞蹈时,在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注重抓住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的舞蹈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改变了舞蹈动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动作发展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种可能性,使观众在观赏时感到变化莫测的新奇。

(三)舞蹈带给舞台的是诗画结合的意境,传达的是精气神。在戏剧里,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灯光,众多的元素组合,形成了一种宏伟的视觉效果。这种种独特元素的融合,带给观众们一种盛大的视觉享受和震撼。在观众的情感升华中,使戏剧《孔子》突显了其独特的品味。尤其是我在设计群舞动作时,不是简单地对舞蹈动作进行堆积和叠加,而是注重对舞蹈动作的提炼、细描和深掘。在排练中我要求市话剧团参加《孔子》的舞蹈表演的演员认真解读有关孔子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对在排练中从未接触过舞蹈的话剧演员们,要求他们的身体对古典舞、汉唐舞、现代舞的精气神以及力美韵等进行精准掌握和入神传达。我在仅有的5分钟的舞蹈中充分利用了舞台的各个空间,通过舞台的每个空间的构图、流动以及采用了国外现代舞的创作手法、时空的转换、静与动、虚与实、三维空间的运用以及大量的地面使舞台画面丰富好看,让观众耳目一新。

话剧《孔子》让我们领会到了舞蹈和戏剧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正应当在一种密切关系中互相交融、互相借鉴、同促共进。而戏剧在漫长的艺术之路中通过不断摸索,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韵律,我们需要共同创新来完善中华戏剧,开创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良.舞蹈的本体特征[J].剧作家,2008,(2):139.

[2]张瑛洁.舞蹈艺术的本体特征[J].剧作家,2014,(3):149.

[3]谭霈生.关于表现形式和“人学”的探索[J].戏剧,1987(2).

[4]谭霈生.还戏剧以自身品格[J].新剧本,1987(4S).

作者简介:

乔志友,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话剧孔子舞蹈
话剧《坦先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冰上舞蹈搭档
话剧《二月》海报
我和舞蹈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穿越时空的设问——观看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