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5-11-14罗及红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10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电气控制电动机

罗及红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课程也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和改革。笔者现以所任教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实施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一、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所在学校及兄弟院校所开设的10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目前高职学院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大同小异,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平时考查占期评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理论考试占70%。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没有考察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结果容易失真。

二是平时考查占期评总成绩的30%,期末实际操作考试占70%。这种方式虽然能考察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能力,但是实际考察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三是平时考查占期评总成绩的30%,期末闭卷理论考试占35%,期末实际操作考试占35%。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科学合理,但期末一门课程要集中组织两场考试,实施难度较大。

二、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构建

笔者以电气控制技术为例,介绍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1.教学模块

根据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模块如下。

①基本技能模块:教学内容包括电工仪表使用、照明线路安装、接地电阻测量,教学目标包括熟练使用电工仪表工具、掌握照明电路安装和排故技术、正确安装与维修接地装置,教学课时10节。

②电机模块:教学内容包括变压器检修与维护、交直流电动机的拆装与维修,教学目标是在熟练使用电工仪表和电工工具的基础上对变压器和电动机进行正确的拆装和维修,教学课时10节。

③电气控制线路(理论)模块:教学内容是较为复杂的电气主电路图及控制电路图,教学目标是掌握较复杂电动机主电路及控制线路工作原理,教学课时6节。

④电气控制线路(实践)模块:教学内容包括安装和调试较为复杂的电气控制线路,教学目标是在掌握较复杂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和排故分析。教学课时14节。

⑤机床电气线路模块:教学内容包括机床线路控制原理和维修,教学目标是在掌握典型机床线路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调试和排故分析,教学课时20节。

2.考核模块

根据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考核模块如下。

①基本技能模块:考核内容包括电工仪表使用、照明线路安装和接地电阻测量,考核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电工仪表测量电机绝缘、掌握照明电路安装、排故技术和正确安装与检测接地装置。该模块采用实践考核方式,限时45分钟。

②电机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交流或直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维修,要求在熟练使用电工仪表和电工工具的基础上对变压器和电动机进行正确的拆装和维修。实践考核方式,限时45分钟。

③电气控制线路(理论)模块:考核内容为设计和绘制较为复杂电气主电路图及控制电路图,考核内容为设计与绘制电气控制线路和掌握较复杂电动机控制线路工作原理。该模块采用理论考核方式,限时45分钟。

④电气控制线路(实践)模块:考核内容包括安装、调试较为复杂的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考核内容是在掌握复杂电动机控制线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和排故,并要求元件布局合理、线路工艺良好。该模块采用实践考核方式,限时90分钟。

⑤机床电气线路模块:考核内容是机床线路控制原理和维修。要求在掌握典型机床线路控制原理基础上进行调试和排故分析。该模块采用实践考核方式,限时90分钟。

3.考核办法

每个模块的考核要根据考核内容、学生人数以及实验实训设备的实际情况而定,具体说明如下。

①基本技能模块:可先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测试照明线路安装和接地电阻测量,学生完成后由老师评分。

②电机模块:可将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使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力变压器或电动机绝缘,并根据仪表正确使用与否和测试结果进行现场评分;第二组学生考前需要进行编号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或直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维修,待学生离场后,由老师评分。

③电气控制线路(理论)模块:可从电动机正反转、星三角降压启动、两地自动往返、两台电动机顺序等控制电路中选考两个,要求学生绘制电路图并分析工作原理。

④电气控制线路(实践)模块:可将学生分成三组,由学生抽签决定要测试的电路,待学生完成离场后,老师根据通电情况和工艺水平进行评分。

⑤机床电气线路模块:由于模拟电床线路板数量有限,需要先将学生分成几组,依次进行测试,老师课前需对模拟电床线路板设置人为故障,并在学生排除故障后进行现场评分。由于设置故障较费时间,可安排几位学生协助进行。

4.考核说明

针对以上考核模块及办法,说明如下。

①学期初编制教学计划时,在60课时的教学计划中,要包含7课时的考核计划,每个教学模块结束时要及时安排考核。

②课程不再安排期末考试,每个模块考核成绩都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

③不设平时成绩,作业以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前提问等形式体现。

④加强对课堂考核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必要时可以安排优秀学生协助完成。

三、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改革成效

1.从学生的角度看,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由于课程总成绩以考核成绩计算,每学完一个模块都要组织考核,从客观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课堂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课后还积极与老师交流与讨论。

2.从教师的角度看,真正实现了由过去的“填鸭式”到现在的“互动式”的转变

在不增加课程教学总课时的前提下,教师安排几个课时进行教学模块考核与评价,在课堂上就完成了课前复习和课后练习,改变了过去“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教学局面,使每一堂课都充满乐趣和吸引力。

3.从教学的最终效果看,真正实现了由过去普遍的“假合格”到现在“真优秀”的转变

实践表明,以上方式所培养的学生普遍是既会绘制电路图,又能分析电气工作原理;既会正确安装电气控制线路,又能进行机床线路的调试和排故;既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表,又能合理进行元件布局和工艺组装;既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又会节约使用器材。近几年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考证平均合格率高达95.3%,优秀率高达78.5%,受到考评专家的一致好评。

(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电气控制电动机
非纯电阻电路公式如何选
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分析
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运用分析与研究
电气控制柜的装配工艺与实施要点研究
电路控制线路设计
单极电动机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SemihexTM单相感应电动机阻容制动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