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中职生重塑积极的自我

2015-11-14王海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扉内心中职

王海霞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冬天,请不要砍树》。故事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到爷爷的农场玩,发现几棵树已经死了,就要求爷爷把它们砍了,可是爷爷却不同意,告诉小男孩,或许它们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呢!并且让小男孩记住,冬天的时候千万不要砍树。果不其然,到了春天,看似枯死的树木又发出了新的嫩芽儿,到了夏天,竟然枝繁叶茂了。

对于中职的孩子们来说,在很多人眼中,包括家长和从小学到初中的老师,都认为他们已经难成大器了,其实他们还没有遇到属于自己的春天,过早地给他们下结论,对他们是不是很不公平?就像那看似枯死的树木,如果没有经历下一个春天,你怎知道它还会不会发芽长叶、甚至枝繁叶茂呢?

转眼间,毕业从事职业教育已经第5个年头了。由于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学,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对学生心理会不自觉地多加关注。他们虽然表面上错误不断、无心学习、不求上进,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小小的角落,在这里埋着积极追求上进、渴望成功成才、渴求肯定和赞扬的种子。只是它们都冬眠了,或许一点点阳光,一点点春雨,就能让它们蓬勃生长、欣欣向荣!从“心”突破,帮助他们重塑自我,从而实现人生的春天,是我们中职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真诚关注,打开学生的心扉

要注意那些学习上、班级活动中都比较消极的学生,留意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也很渴望老师能够真诚地与自己沟通,所以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了解学生,越自然越好,例如,让学生下课送电脑、来办公室送作业,或者以了解班级学生情况为由,很自然聊到学生自身,并且一定要有一个切入点,比如“你最近好像心情不是太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将来想做什么?”“专业学习上好像不太上心”等等,首先让他们从细节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会减少学生的防范和抵触,容易打开心扉。另外,选择上中专的孩子,大多有着一段痛苦的过去,他们的内心比较压抑,他们很需要有人来倾听内心的痛苦,于是真诚便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个和我单独聊天的孩子,我都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们:“如果你愿意,我非常愿意倾听你的故事。如果你一时间还没有准备好,没关系,我随时等待着,因为我发自内心地希望你是快乐的。”没有指责,没有对错,没有高姿态,没有压力,他们感受到的只是真诚和温暖,于是就愿意打开心扉。我们一直强调和人交往要真诚,其实和学生交往更要真诚,因为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非常敏感,不自觉的反抗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人交流总是保留几分,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就要走进他们的内心,进而用你的语言去影响他们、转变他们,只要紧闭的心门打开一点缝隙,阳光就会照进去,冬眠的种子就有可能发芽长叶。

二、真爱,让迷路的天使找到方向

当学生表示愿意与你沟通,你已经成功打开了他的心扉,接下来就是要走进他的内心,也就是了解学生。而除了基本信息例如姓名、籍贯、家庭成员,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成长经历以及内心想法等。如果你了解了他们的成长经历,你会为他们感到痛心,与此同时,你会原谅他们所有的过错。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能够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地改变,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大不一样。有这样一个男孩,一岁时父母离婚,他被寄养在大伯家,没有关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两岁时母亲与新男友同居,他跟随母亲生活,两个大人经常打架,四岁时两人大打一架后分手,他被送往乡下的姥姥家,从此与姥姥相依为命,一直到初中毕业。由于姥姥年纪已大,又把他送回母亲身边,但母亲已经成立了新的家庭,并生育两个男孩,继父对他基本上是不闻不问,他不得不和姥姥在外租房居住。而母亲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连他的生活费都难以满足,男孩因此整日心神不定,想放弃学业,但又很不甘心,内心非常纠结。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每个人都不能左右自己的过去,但能掌握自己的未来。现在你长大了,有能力进行一些改变,想想自己现在能做些什么?”引导其把注意力聚焦自身,思考解决办法;另外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帮助其描述未来,帮助其树立起对未来人生的信念。之后我把他的情况及时给学校反映,积极帮他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学校也减免了他的一些费用,老师也都捐钱捐物。在大家的关爱下,男孩整个人变得积极向上了,学习动力也增强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都是降落到人间的天使”,那么,就让我们用真爱,帮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己吧!

三、欣赏,让每个孩子重拾自信和希望

不少中专学生学习不好,毛病很多,太多的批评指责,使他们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打内心里不能接纳自己,其实这也是帮助他们积极向上的一个突破口。陶行知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其实,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期待,它有一种魔力,会让你的学生变成你欣赏的那样。作为一名老师,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永远不要吝啬你的欣赏和赞美。

班上有个学生平时不太出色,可是在学校组织的技能竞赛中,竟然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我趁机在班上对其大力进行表扬,还专门去她家进行家访,告诉她的母亲:“你女儿非常有潜力,是个可造之材!”并且趁机对她提出了一些要求:“你现在可是班上同学的榜样了,处处要做出表率,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以前你自制力有点差,以后可要注意了,在班上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外,你还多了一项责任,那就是带动班上的同学,这样咱们班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她很乐意地接受了,并且表示以后一定会更好地学习专业课,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期望。此后,她在班上的表现越来越好,还会主动地帮助同学提高技能,与之前的她判若两人。

还有一个学生,你交代她什么任务她总是讨价还价,自由散漫,对学校纪律也不太遵守。有一天我找她谈话,她进来之后就先问:“老师,我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事情了?”我微笑着反问:“你为什么会这样问?”“从小到大,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不都是这样吗?!”我心里一惊,看来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定势了:老师找学生谈话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我真诚地告诉她:“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我就想给你说一句话,我很欣赏你的个性,你很直率,很有自己的主见,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在上次的青春期情感教育主题班会上,你说了很多自己对爱情的真实看法,你也敢于主动承认自己在恋爱,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尤其是你现在学习的是形象设计专业,正需要有这样的性格,这样以后工作才会有创新、有突破,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的。”“其实我就是大大咧咧,有啥说啥,嘿嘿。”她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趁机提出了问题:“不过,最近的技能竞赛获奖学生中,好像没有你?你绝对是有这个能力的。”她在班上一直比较自负,这次没得奖其实让她很没面子,只见她低下了头没有回答,看得出她在反思。“知道原因在哪里吗?你好像有些浮躁,因为你很聪明,所以你没有深入,另外你缺少自制力,这些对于你将来成就的取得都是一些很不利的因素。你记住,将来你是做大事的人,一定不要因为这些小的问题前功尽弃。”她听了之后,认真地点点头,并向我表示:“老师,我之前对那些认真学习的同学很不屑,这次竞赛真的让我知道了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才会有回报。老师,从今天开始我一定好好学习,看我的表现吧!”“嗯,明年的技能竞赛,希望你能拿一等奖。”学生就是这样,他渴望你的肯定,你说他行他就行,你的欣赏和期待会塑造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这就是欣赏的力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职生的消极懒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惰性,在帮助他们重塑积极自我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好转几天之后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但无论怎样,请不要放弃,要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总有一天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春天。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以平常心看待这种反复,给他们时间,持之以恒地对他们进行督促、鼓励和鞭策。当有一天,他们终于发现,有这样一个人愿意无条件地相信自己、支持自己,他们是不是也会对自己重拾信心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我们坚信、坚守,但愿我们每一个中职班主任都能够成为唤醒万物的东风和春雨,让那些暂时迷失的小苗儿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责编 周继平)

猜你喜欢

心扉内心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生查子·未了情
他乡节庆(2)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拥有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