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发展策略

2015-11-14朱建征齐家

学理论·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治理社团校园文化

朱建征 齐家

摘 要:分析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定位以及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局。结合校园文化对学生社团的影响,分析校园文化治理角度下大学生社团发挥的关键角色,总结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大学生社团,从而创造新时期校园文化。

关键词:高校;社团;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29-02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环境下创造的一种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性的文化,其深层本质就是一个大学的精神所在,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培育优秀人才的良好基石。大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繁荣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部分,因此大学生社团的稳健发展对于和谐校园文化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定位

(一)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其文化和社会功能,因而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已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方向转变,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全方位的需求。学生参加社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成长模式的一种自我选择,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人翁地位,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其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如果在指导中将隐性的思想内容注入,其价值引导作用将稳定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稳定成长,是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大学生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

社团在社团活动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健全人格。社团活动强化了校园与社会的联系,为校园文化本身注入了更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色,从根本上增强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和层次性。大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相对灵活地展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极大地承担了大学课外教育的作用,是大学生人格教育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

(三)大学生社团是创建和谐高尚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

大学生社团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影响效果大,对校园文化治理起到了丰富、创新和承载校园文化的作用。社团的自主性决定了社团从成立到筹备各项活动,都需要学生组织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营造校园文化的创新精神。同时,社团营造的文化氛围是基于对校园文化贯彻的前提下,使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校园文化精神的熏陶,将无形的校园精神融入有形的社团文化活动中,使校园文化能够更加深厚并代代相传。

二、当前大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局

(一)高校学生评价体系限制,学生兴趣难以激发

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多由思政教育、学业成绩、实习实践等几部分组成,量化学生表现,作为评价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表现的重要标准,已成为关系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敲门砖。在就业压力、升学压力等影响下,大学生不得不根据此学生评价系统对号入座,因此大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较差,参与社团的主体多为初进大学的新生,鲜见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或是博士生。学生参与社团积极性低,创造性差,社团活动质量很难提升,进而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兴趣。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还是在于评价体系的引导仍欠缺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难以在自由的环境下挖掘潜能、找寻自我。

(二)学生社团专业指导欠缺,兴趣爱好无的放矢

按照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目前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负责院系团委老师或辅导员兼任,他们往往专业性不强,对社团监管力度不够;另一部分是邀请一些校内专业教师或校外专家担任,对于学生社团活动关注度并不高,甚至还存在个别学生社团请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的情况,进而导致了部分学生社团活动质量不高、部分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无的放矢的情况。

(三)自主管理行政干预冲突,社团内部管理混乱

学生社团具有自主管理的特点,同时大学生社团也受到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自主管理方面,多数社团没有根据实际制定社团管理条例,对学生社团负责人和会员约束力不够,成员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学生社团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社团对社团档案资料管理不善,社团换届传承度差。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的设立多是对院校行政的某个具体任务或号召的响应,过度的行政干预削弱了高校学生社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部分高校学生社团蜕变为行政机构功能实现的工具。自主管理不力与外部行政干预强势的冲突矛盾下,使得社团内部管理混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

三、强化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治理中影响的措施

(一)增强校园民主建设程度,让社团成为校园文化的校验剂

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立足学生群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优势,推进校园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群体的真实需求,同时,提升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民主性,使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体系更加完善和人性化。因此,通过调研类社团定期对校园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开放社团表达意见建议的快捷网络通道等方式,增强校园民主建设程度,给予学生社团更多话语权和建议权,聆听广大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学生社团成为高校管理的校验剂,高校由此发现管理漏洞、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完善相关制度。

(二)扩展校园信息传播形式,让社团成为校园文化的传声筒

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发展最前端的群体,其组织的社团活动早已不拘泥于线下,更多地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活动场地,由线上到线下成为新兴社团建立的重要形式。高校应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鼓励社团建立方便、快捷、易传播的网络信息平台,倡导各项社团信息的无纸化传播,推动社团引领校园文化向网络化方向转型,通过社团的网络化形成和生存特点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参与度,推动校园网络信息化。同时,网络平台作为社团活动展示的主要平台,新闻稿、组图照片等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在更大的范围内拓宽了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四、社团发展困局的应对方式与社团转型

(一)提高自治,由学校选择向学生选择过渡

1.社团指导部门调整角色,努力建设社团发展外部环境

首先,社团指导部门应做好幕后指导者。团委及相关部门应转变思路,从社团管理者角色中退出来,还学生以社团自治权。其次,充当资源提供者。高校作为学生社团的坚强后盾,为其提供稳定的资源储备。因此,高校应该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环境,加大对社团扶持力度。最后,扮演秩序维护者。避免学生社团活动带来的恶性竞争、不道德行为等。

2.社团负责人员拓宽眼界,致力于培养自治精神与文化

学生自治运动是西方学生社团兴起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弘扬了社团自治精神,也提升了社团自治能力。历史和实践都已充分证明,中国学生并不缺乏自治精神和自治能力。近日,在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全球社团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中国迎来了学生社团改革绝佳的历史契机。因此,培育社团自治精神、提升自治能力成了当下学生社团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

(二)优势互补,整合学生社团向联盟化发展

1.同类社团联盟发展

盘点大学生社团,相当部分属于同类社团的范畴。可以通过社团上级管理部门例如社团联等机构作为中介,联盟同类社团的形式来扩大学生社团的影响力[5]。联盟以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联合各同类社团,无须相关的权力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运行。通过同类型社团的联盟,能够提供给同类型社团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展现社团的成果,例如组织联盟专场舞会、联盟音乐会等,以增强社团规模且并未破坏社团的自主性,提高社团影响力和感染力,解决资金、场地、人员等一系列问题。

2.相关社团互补合作

所谓互补可以是资源上的互补、人力上的互补、经费上的互补等,也可以是管理经验上的互补或者活动内容上的互补。每个社团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具特色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互补形式,并未形成新的机构或团体,却可以在具体的社团运营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借力。社团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协调,通过定期组织社团负责人讨论等形式,将各社团面临的问题与获得的经验与其他社团分享,共同努力,互补合作,使校园社团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三)环境优化,倾斜资源鼓励社团持续发展

1.加大物质支持,鼓励大学生自发形成社团

高校通过资金倾斜、场地支持等措施,制定良好的文化培育机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形成以兴趣、爱好、专业为主导的社团组织。在氛围营造上,学校应努力营造多元文化氛围,鼓励文化碰撞,强调全面发展,可鼓励有意向的同学先从趣缘性、业缘性小组做起,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从小组开始加大支持力度,逐渐使小组向有组织有纪律的社团发展。

2.规范制度建设,保障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社团存在形式的非正式化,使得很多社团在创始人毕业后难以持续发展,多半流于形式而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应当规范社团管理制度,例如组织社团负责人培训、规范负责人更迭、定期考察社团活动,从而保障社团持续健康发展,把握社团发展的发展方向,规范社团的主要活动,同时通过定期收集社员反馈意见,对社团管理制度进行人性化修订,保证社团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忧.依托高校社团平台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10):80-81.

[2]周伟军.大学生社团功能的社会学分析——以天津市高校社团的实证调查为依据[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1.

[3]共青团浙江省委课题组.论我国青年自组织状况与发展——浙江省青年自组织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1):1-7.

[4]任祥华.高校青年自组织研究发展综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46-48.

[5]费坚,俞锋.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及整合发展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21-23.

猜你喜欢

治理社团校园文化
缤纷社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