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英语言语中礼貌的认知性

2015-11-14苏小兰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面子礼貌语境

苏小兰

(1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210097)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礼貌现象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国外有:Brown和 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理论”;Leech(1983)的“礼貌原则”;Fraser(1990)的“会话规约”。另外,Matsumoto(1988);Kasper(1990);Mey(1993);Escandell-Vidal(1998);Jary(1998a,1998b);Zegarac(1998);Watts(1992/2005,2003);Spencer-Oatey(1992,2000,2003,2007)等也分别著文阐释礼貌。国内有:刘润清(1987)讨论了利奇的礼貌原则,并提出礼貌原则比合作原则具有更高的约束力。徐盛桓(1992)参照利奇的礼貌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注意自身、尊重对方、考虑第三者”。束定芳、王虹(1993)讨论了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与礼貌原则的关系。此外,顾曰国(1992);高航(1996);王建华(2001);冉永平(2002a,2002b)等也分别对礼貌现象做出了研究。

但针对特定人群——“大学生”,就其英语言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不多,本文截取了大学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的礼貌现象不仅和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和话语者、听话者、言语社团及整个人类的认知因素有关。

二、礼貌认知性的研究简述

有关礼貌的研究,以时间顺序梳理,大致如下:社会规范、Lakoff(1973)的语用能力规则观、Leech(1983)的礼貌原则观和(2005)礼貌大同策略、Brown和 Levinson(1978/1987)的面子理论、Fraser(1990)的会话规约、Watts(1992/2005)的关系工作观、Spencer- Oatey(1992,2000,2003)的语用等级观、人际关系管理观和社交语用交往原则。

以下简要介绍“面子理论”、“礼貌原则”、“会话规约”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的世俗礼貌观。

1.Brown和 Levinson的“面子理论”

Goffman认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Goffman,1967)。社会交往中,交际者要顺利进行交际就要照顾相互的面子。在Goffman定义的基础上,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针对Grice“合作原则”所不能解释的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在19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的文章,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其理论被称作“面子理论”。Brown和Levinson认为:当人们提出的请求很小时,通常会使用强调自己和对方处于同一位置的语言,以减少差距,达到同质化;当提出的请求比较大时,人们就会用一些相对正式的语言;当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提出某一请求时,人们就会用间接的表达形式,并以会话含义的形式来提出请求(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2006)。1987年他们出版的《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性》系统阐述了面子、威胁面子行为以及礼貌策略。他们认为,所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应该具有面子(Brown&Levinson,1987),即人们的基本愿望或需求。“面子”包含两个方面:“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消极面子”是指个人拥有自由的行动、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是指个人正面的自我形象以及希望这种自我形象受到赞许的愿望(高航,1996)。礼貌策略包括:①直接策略,即说话者不顾及听话者的“积极面子”的行为。②正面礼貌策略,即指说话者为了与听话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所采取的措施(如:表扬对方)。③负面礼貌策略,即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说话者所采取的策略。

在Brown和 Levinson看来,礼貌意味着不让听话人产生不好的感觉,礼貌即策略。

2.Leech的“礼貌原则”

继Brown和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之后,语言学家Leech(1983)在效仿Grice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会话中之所以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原因。并为“礼貌原则”归纳了六大准则:①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增大对他人的益处。②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增大自己的付出。③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增加对他人的赞扬。④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夸大对自己的批评。⑤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⑥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在Leech看来,礼貌是让听话人产生好感,礼貌即友好。

3.Fraser的会话规约

Fraser(1990)认为,交际者在会话中带入了一些事先约好的权利和义务,以决定对对方的期待。但随着会话的进行和语境的改变,这些权利和义务可重新协商。另外,不同的社会制度会强加一些条件从而影响交际的类型。因此,礼貌是遵守期待的社会规约的在线过程,而不是“使听话人感觉友好”等。

在Fraser看来,礼貌是一种规约,而不礼貌的行为就是违反了这种规约的行为。

4.20世纪90年代后的世俗礼貌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 Watts,Leech,Spencer-Oatey为代表的研究都强调礼貌的得体性,都承认礼貌的相对普遍性和礼貌在文化情境、语境下的相对性,都同意“没有哪个话语本身就是不礼貌的或威胁面子的”。

Walters(1979a,1979b)用实验的方法,尽量让受试者不考虑语境因素,而用规范的词汇语境去判断话语的礼貌程度,从而建立了“礼貌等级模式”。Watts和Spencer-Oatey还认为不能把礼貌仅仅局限于面子维护方面。Watts和 Spencer-Oatey的礼貌研究跨学科性更强,如:Watts的理论加入了社会学的元素,而Spencer-Oatey更加注重跨文化交际学科在礼貌研究中的作用等。

尽管或许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等依然处于重要地位,但其他礼貌理论,尤其是Watts提出的后现代礼貌研究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礼貌研究的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

1995年,Thomas对众多有关礼貌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礼貌研究的三个方面:其一,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其二,礼貌是敬重和语体。其三,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

三、礼貌认知性的哲学基础

语用现象的认知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符号学研究,其代表人物是Peirce和Morris。Peirce提出语言符号指代事物的心理表征和心智概念:语言是起指代作用的一种行为,涉及语言符号、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以及该事物在语言符号使用者大脑中的心理表征等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语言使用者就是思维主体。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符号的表征过程,在人们的心目中符号代表一定的事物。可见,Peirce强调符号的心理表征或心理处理。这些可视为认知语用学哲学渊源的一部分。

红豆杉种植技术中扦插繁殖技术,其主要包含了收集插条、插条处理和扦插方法选择等几点。只有对这些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够保证红豆杉扦插繁育的成活率,真正提升了红豆杉树种的种植速度,促进生态效益的提升。

Morris提出了有关解释行为的概念。强调符号的使用者和使用符号的语境条件,即一定语境条件下符号的使用及产生的效果,他注意到了语言使用中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符号学理论中,在对语用学进行解释时,他将语言使用者当成一种解释者,即理解者。就等于说强调了语言使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强调语言的理解而非生成,即人们对语言符号的感知和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客观、一致的,只能根据社交和心理因素进行解释,而且语言信息处理中可能存在着主观能动性。这与后来Sperber和 Wilson、Blakemore、Carston 等人提出的有关语用推理的或然性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见,Morris试图将Peirce的思想具体化,强调符号的使用者和使用符号的语境条件。

此外,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Searle等人对该理论的发展,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等都促成了语用学研究的认知转向(cognitive turn)。

熊学亮(1999)提到:语言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纯语言符号与认知机制合力作用的结果。如果从哲学角度考虑语用学,那它就是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交际经验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描述、构建和理解。

由此可见,礼貌既然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它与认知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礼貌认知性的含义

认知即通过“认”达到“知”。传统上是指知觉、想象和判断等心理过程。本质特征是具有抽象性。曹志希,陈友良(2005)提出人脑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形式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心理过程称为认知过程,其结果是个体获得知识,发展认知能力。

认知性质的语用学分析和研究对象,是人在典型语用过程或场合的知识,这种知识从语用经验中抽象出来后,通过某种升华,已经存入人们长期记忆知识结构,因此更具有理论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熊学亮(1999)认为所谓的语境,其实多半是认知性质的语境,即在语言使用中起作用的大脑知识结构和控制若干知识结构成分排列组合的规律或规则。

语用学现象的礼貌研究通常是要与“语境”相联系的,这里的语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境,而是“认知语境”。它包括①直接场合,②语言上下文,③知识结构,还包括社会团体所共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储存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

外部世界的结构化即构成了人的知识结构。因此,大脑中对具体场景和语言使用特征的结构化就可使具体语境因素变为认知结构的单位和关系。此后一提到有关具体场合,语用因素的结构化产生认知语境,认知语境是人对语言使用的有关知识,是与语言使用有关的,它是已经概念化或因式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语言使用时,交际者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有关的认知语境内容,使之投入使用(熊学亮,1999)。因此作为语用现象的礼貌是交际双方通过共同的认知语境而获得的。

五、礼貌认知性的具体表现

1.礼貌推理的经验观

请看例1:学生A与学生B对话:

(1)学生A:今晚一块儿去看电影吧!

(2)学生B:明天我要考试。

学生B的回答似乎违反了Grice会话含义的关系准则,与问话毫不相干,但学生B在说出此话前是基于这么一个前提的,即认为学生A知道明天要考试今晚得花时间准备与看电影要花掉一个晚上的时间之间是矛盾的,两者只能取其一,不能同时取其二,这个前提是一个共同经验知识。如果学生A确实有上述经验知识,那么学生B的交际目的——委婉拒绝A的请求就达到了;如果A没有上述经验知识,那么学生A就不能理解学生B的真实意思。正如:我们汉语中的成语“对牛弹琴”,错在弹琴者(即说话者),他应该时刻根据听话者不同的认知经验观采取不同的策略。

2.礼貌推理的关联论

Sperber和 Wilson(1986/1995)把关联论定义为:假设在某时间上,可以对一个或多个语境产生积极效果,所说的话对个人来说就是相关的(熊学亮,1999:107)。相关与认知努力是成反比的。要产生语境效果,该假设必须进入推理过程。那么,什么时候礼貌才算关联呢?是否只有当礼貌公开传递时才具有关联性呢?然而实际会话中,作为交际者,我们往往不会关注说话人所采用的礼貌形式,只会注意那些应该出现礼貌而没有礼貌的现象,或者注意那些不该礼貌而使用了礼貌语言的现象(冉永平,2002a)。

请看例2:学生问舍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3)比(4)更容易被理解为应酬性寒暄语,同样(5)比(6)的寒暄程度更高。从认知付出和效果来说,额外的语言结构部分需要听话人付出比(3)更多的努力,因而更强调该话语的语言意义对整个理解的重要性或依赖性。所以,(5)(6)不可能是真正的寒暄语;相反,在同等条件下,如果理解某一话语的语言意义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那么该话语就更适宜理解为寒暄语或应酬语。在这种情况下,话语理解才同关联原则相一致。

3.礼貌标记语的认知轨迹

例3:学生问老师:

从以上句子的排列看,动词进行体和过去时都有表示请求的句式委婉礼貌的功能。那么这种礼貌标记语:was wondering,could,am wondering,wondered等,为什么能有此种功能呢?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怎样赋予它这种功能的呢?

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提出请求或建议,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为了使自己的请求或建议听上去比较礼貌、委婉。人们通常将话说得不确定,留有回旋的“空间距离”,以避免与受话者的想法或意愿有直接碰撞。在朋友,同事,甚至亲人之间,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就是“礼貌距离”。这种“距离”以及在请求、建议的句式中起到“回旋余地”作用的“不确定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礼貌原则(袁晓宁,2006)。

袁晓宁(2006)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过去时、进行体之所以有“礼貌委婉”的功能是因为它的“动态过程”这一语义特征所衍生的“距离”、“不确定性”所形成的。这种“不确定性”是人类的一种礼貌原则通过隐喻认知模式在英语语言中的映射和投射,是在人类认知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六、结束语

将礼貌这一传统问题同认知结合起来研究大学生英语言语中的礼貌认知性,是我们对语言研究深化的必然结果。从认知的角度而言,礼貌是理解的结果,不是语言形式传递的结果,即语言形式本身不存在礼貌,礼貌是一种认知——语用效果,那么这种认知效果和礼貌取得的社交语用效果之间是否存在排列顺序或优先问题?它们是否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如何将这两种效果统一起来,建立一个既可以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交文化特征又能够说明人类认知特点的、综合性的理论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思考与继续研究的课题。

[1]Brown,P.&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Brown,P.& S·C·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A].Ed.E·N·Goody.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 -311.

[3]Escandell- Vidal,V.Politeness:A relevant issue for relevance theory[J].Rvista Alicantina de Estudios Inglesses 1998,(11):45 -57.

[4]Fraser,B.Acquiring Social Competence in a Second Language[J].RELC Journal,1978,(2):1 -21.

[5]Fraser,B.Perspectives on Politeness[J].Journalof Pragmatics,1990,14,(2):219 -236.

[6]Goffman,Erving.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67.45.

[7]Jary,M.Relevance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a.(30):1 -19.

[8]Jary,M.Is relevance theory a social?[J].Revista Alicantina de Estudios Ingleses,1998b,(18):157 -169.

[9]Kasper,Cabriele.Linguistic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193 -218.

[10]Lakoff,R.The logic of politeness.In T.C.Smith-Stark &A.Weiser(eds.).Papers from the Nin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M].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s Society,1973.

[11]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12]Leech,G.N.Plitesse: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J].外国语,2005,(6):3 -31.

[13]Matsumoto,Yoshiko.Reexamination of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Politeness in Japa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8,(12):403-426.

[14]Mey,J.L.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15]Spencer-Oatey,H.Cross-cultural politeness:British and Chinese conceptions of the tutor-student relationship[D].Lancaster U-niversity,1992.

[16]Spencer-Oatey,H.Culturally Speaking: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M].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use,2000.

[17]Spencer- Oatey,H.& Wenying Jiang.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indings:moving from politeness maxims to sociopragmatic interactional principl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3,(35):1633-1650.

[18]Spencer- Oatey,H.Culturally Speaking:Managing Rapport through Talk across Cultur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9]Thomas,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95.

[20]Walters,J.The Perception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Spanish[J].Tesol,1979a,(19):289 -296.

[21]Walters,J.Strategies for Requesting in Spanish and English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and Pragmatic Differences[J].Language Learning,1979b,9(2):277 -294.

[22]Watss,R.J.,S.Ide & K.Ehlich.Politeness in Language:Studies in Its 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2/2005.

[23]Watss,Richard J.Polite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4]Zegarac,Vlad.What i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J].In Current Issues in Relevance Theory[M].(ed)Villy Rouchota& Andreas H.Jucher.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8.

[25]曹志希,陈友良.语言结构的认知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5,(1):161-164.

[26]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27]高航.礼貌现象研究评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9-15.

[28]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礼貌现象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46-49.

[29]刘润清.关于 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和研究,1987,(2):42-46.

[30]冉永平.礼貌的关联论初探[J].现代外语,2002a,(4):387-395.

[31]冉永平.认知语用学探微[J].外语学刊,2002b,(4).

[32]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3]束定芳,王虹.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与礼貌原则[J].外国语,1993,(3):7-13.

[3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5]王建华.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2001,(5):25-31.

[36]徐盛桓.礼貌原则新拟[J].外语学刊,1992,(2):1-7.

[37]袁晓宁.表态性过去时及进行体礼貌功能的认知轨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猜你喜欢

面子礼貌语境
“Face Culture” in China and America
某贪官的面子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面子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暗恋是一种礼貌
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