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15-11-14程晓丽
程晓丽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
1.引言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的产物,指在同一话轮中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过程(Liebscher,Dailey-O’cain,2005:235)。20 世纪60年代末,美国颁布“双语教育法”,语码转换研究开始涉足语言课堂。课堂环境下的语码转换(以下简称课堂语码转换),指语言课堂两种或多种语言的选择使用(宋芳、张敏,2008:42)。就国内英语课堂而言,主要是英语(目标语)和汉语(母语)的选择转换。课堂语码转换与双语社会的语码转换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又具有独特模式(高军、戴炜华,2007:51)。Qian等(2009:720)认为,目标语在外语课堂中既充当教学媒介语,又是最终要掌握的语言,因而外语课堂语码转换注定将更加复杂。
和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步较晚,严格说来直到21世纪初才直接涉及这一领域(如张桂萍、王新凤,2001;陆效用,2002;郭铭华,2002等)。本文首先对国外同期相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00年以来国内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以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总结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尝试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议。
2.国外相关研究
Martin-Jones将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转引自Qian等,2009)。早期研究受美国双语教育的影响,主要关注双语课堂交际中语码转换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和频率。研究方法基本以量化为主,如计算外语课堂上教师运用两种语言实施不同功能的频率。
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Milk,1981)开始对收集到的课堂录音进行分析,并将单语话语研究所建立的描述性框架引入课堂语码转换。他们开始关注教师和学生如何利用两种语言完成任务,母语在课堂中的交际功能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仍然以量化为主,归纳和统计最为常见,关注的焦点主要为教师的个人言语行为而非师生间课堂话语的顺序衔接(唐丽萍,2003:8)。
Zentella和Erikson等将定性民族志研究运用到课堂语码转换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到来(转引自Qian等,2009)。他们从语言学和文化背景角度对师生的教与学进行细致的情景分析(situational analysis)。进入21世纪,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继续关注母语使用的数量、原因以及语码转换的功能、结构 (Storch & Wigglesworth,2003;stünel &Seedhouse,2005;de la Campa & Nassaji,2009;Qian等,2009;Horasan,2014)。此外,师生对课堂语码转换现象的看法(Carless,2008;River,2010;Meij& Zhao,2010;Viakinnou-Brinson等,2012;Cheng,2013;Macaro& Lee,2013);课堂语码转换和学生身份建构的关系(Ellwood,2008)等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常用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母语使用的看法,仅通过分析教师话语去发现母语的功能。虽然它们也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但部分结论纷杂无序,如母语使用的数量(Tian&Macaro,2012:371),调查结果和实际观察到的数据不一致(Moore,2013:241)。需要对语言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语码转换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一些新兴的研究动向不容忽视。
首先,从社会文化视角研究语码转换在二语或外语课堂中发挥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功能(Antón&Dicamilla,1999;Centeno-Cortés & Jiménez Jiménez,2004;Leeming,2011;Gánem-Gutiérrez & Roehr,2011;DiCamilla & Antón,2012;Moore,2013)。在这些研究中,母语的作用得到了肯定,母语的使用不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心理认知工具,从内部如自言自语,和外部层面如师生、生生间的相互支持帮助调节人的认知活动,从而建立和维持认知主体之间的交互性 Antón& Dicamilla(1999)、DiCamilla&Antón(2012)。对母语和二语在课堂写作任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了母语作为心理认知工具,在二语写作讨论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和认知功能,而二语的这一功能仅在高水平学习者中表现突出。Centeno-Cortés& Jiménez Jiménez(2004)对问题求解型任务中的自言自语进行研究,发现母语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认知和元认知功能。在任务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即使是高水平学习者也开始使用母语。
其次,不少研究者意识到需要明确母语的使用具体会在那些方面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Ferguson 2003,2009;Levine,2003;Carless,2008;Tian &Macaro,2012;Lee& Macaro,2013)。研究者们纷纷从二语或外语课堂的口语交际、合作写作、词汇习得、语法、语音等方面探讨语码转换的使用。Tian&Macaro(2012:381)的研究是仅有的少数几个有关语码转换和学习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它调查了在专注于形式的环境下,听力理解活动中,教师语码转换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二语相比,语码转换在词汇习得中有一定优势,但必须保证二语的主体地位;语码转换也仅限于短暂的、实词的替换,且不能违背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Viakinnou-Brinson等(2012)对比了单独目标语语法教学和使用目标语和母语进行语法教学的效果。结果出人意料,单独目标语教学比语码转换教学更有助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除此之外,涌现理论视角、批判生态视角也对语码转换研究产生影响。Moore(2013)调查了日本大学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中母语的使用,指出外语课堂中母语的使用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需要考虑一系列的环境要素,如学习者能力、任务类型、任务参与度、同伴之间的熟悉度等等。因此,研究者需要去理解情景化的、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使用,需要关注两种或多种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流畅、自然地交融(转引自Moore,2013)。批判生态论认为,判断二语或外语学习者表现的标准不是本族语者,而是不断发展涌现的双语或多语学习者的所思所感(同上)。这些新兴的理论视角都正在完善着人们对外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的了解。
第三阶段至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已从教师个人话语的交际功能转移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行为。混合研究成为主流(de la Campa&Nassaji,2009;Dicamilla & Antón,2012;Moore,2013;Macaro&Lee,2013),质性数据搜集和分析手段被广泛采用。会话分析常被用于研究课堂话语的顺序结构和互动模式(Liebscher&Dailey-O’Cain,2005;stünel & Seedhouse,2005;Cheng,2013)。此外,课堂观察、问卷、访谈(三角验证)(Horasan,2014),录音录像,叙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Wang和Kirkpatrick,2012),案例研究(Qian等2009)等实证研究方法大量使用。
3.数据收集
笔者于2015年4月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2014年期间在国内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最终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本研究的文献来源。
为了能收集到全面的数据,对研究现状做出详尽的描述,本研究对课堂语码转换的界定参考了Ellwood(2008:541)的方法,即凡是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了非英语的其他语言即为语码转换。我们在主题、篇、关键词和摘要的条目下分别输入“课堂语码转换”、“教学媒介语”、“母语与二语/外语”进行单独检索和交叉检索。之后通过仔细阅读论文摘要和通读全文,最终确定了23篇符合要求的文章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4.统计结果与分析
因为收集时间在年初,本研究在数据库里没能查找到2014年度的相关论文。此外,该领域核心论文也是从2001年开始出现。因此,从总量来看,13年间国内较高水平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发展缓慢,大多数时间外语类核心论文的发表数量在1-2篇,2005年空缺。在23篇论文中,有11篇(近一半)发表在最初的4年,可以窥见这一话题刚刚引入国内学界引起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明晰研究现状,本文将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对23篇论文进行剖析。
首先,参照郑新民和左秀媛(2014:8)的标准,将23篇文章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即凡是提供了“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数据收集、分析”等详细信息的文章被确认为实证研究,否则为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分为定性、定量和混合研究三类。使用了结构式数字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的为定量研究;结论非建立在数字和计算之上,而是通过非结构资料的分析得来为定性研究(张培等,2013:66)。混合研究的界定参考了Creswell(2009)的标准,即在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均涉及量化和质化的才是混合研究,否则按其主要方法倾向归为定量或定性研究。非实证研究参照林正军等(2009)分为理论思辨、学科描述和经验介绍型。最终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类型历年分布
4.1 非实证研究
从表1可见,13年间非实证研究11篇,占总量的47.8%。其中理论思辨最多,共7篇(63.6%),学科描述类文章4篇,没有经验总结类文章。除王慧,孔令翠(2013)对藏区英语教学的理论思辨分析外,91%的非实证研究都集中在2010年之前。
研究内容方面,理论思辨类文章主要分为三个研究方向:1)课堂中如何使用母语(张桂萍、王新凤,2001;李颖,2010);2)课堂语码转换的原因(顾韵,2004;李伯利,2009);3)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郭铭华,2002;席红梅,2008;王慧、孔令翠,2013)。鉴于国内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步较晚,4篇学科描述类论文基本以回顾、介绍国外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为主(唐丽萍,2003;衡仁权,2004;李小辉,全冬,2010)。周星、毛卫娟(2006)将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做了细致的划分,从使用情况、功能、师生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尽述评。
4.2 实证研究
4.2.1 研究内容
12篇实证论文展现出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尝试、努力和取得的进展。研究初期人们对母语在外语课堂中的使用持争议态度。陆效用(2002)认为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使用呈正相关,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乔佳义(2003)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英语为媒介语的教学效果优于以英汉双语为教学媒介语的效果。
第二阶段,研究者主要利用问卷和访谈了解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原因以及师生对母语和目标语使用的态度和看法。王俊菊(2003)利用两套自编问卷了解师生对外语课上使用母语的态度和喜欢程度;师生对母语角色和作用的看法。陈立平(2004)、董连忠、朱庆龙(2007)在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访谈,在了解师生对待英语专业课堂语码转换态度的基础上,试图挖掘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原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话语行为,也包含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语码选择。研究方法不拘泥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增加了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录像)。课堂话语虽然仍以口头为主,但出现了对书面语码的研究。刘家荣、蒋宇红(2004)通过分析课堂录音,对课堂会话中师生、生生之间语码转换的次数和类型进行了统计,指出六种生生语码转换类型。高军、戴炜华(2007)利用主体语框架模式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交际互动中的语码转换模式,分析了语码转换的三大教学功能,发现语码转换功能和模式并非一一对应。王晓燕、王俊菊(2012)从会话分析视角分析了英语课堂学生口语互动中的语码转换频率及功能。谢晓燕(2011)利用课堂录音、录像以及追溯式访谈,探讨英语专业课堂里教师的母语使用量、母语的教学功能以及使用母语的原因。
此外,国内学者也开始了一些全新的探索。田丽丽(2012)研究了母语与二语词汇学习的关系,发现母语在二语词汇发展的早期起促进作用,之后便逐渐减弱并消失。于书林(2013)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师的书面反馈文本和追溯式访谈,探讨教师书面反馈中的母语中介功能。母语的使用、反馈形式与类型的关系?影响书面反馈中使用母语的因素?于书林的研究为课堂语码转换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4.2.2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12篇(52.2%),似乎比张培等(2013)调查的国内实证研究百分比(47%)高出一截。然而,就同期而言(2000-2010),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实证研究不足一半,只有总量的44.4%。2010年之前的实证研究共八篇,一半为量化研究(50%),纯质化研究1例,混合研究3例;2010年之后全部为混合研究,共四例。下文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考量12篇实证类论文(表2)。
表2 实证研究论文具体数据
研究对象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数据分析20名高一学生(混合) 完成卡片问答型任务和图片叙述型任务,现场观察、录音录像2012分析英语专业一年级80名学生(混合)语料转写后通过word文档找出英语和汉语数量,再按照任务类型和完成时间整理;语码转换功能举例17篇听力文章中的目标词汇。词汇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所有培训中师生课堂互动的定性数据SPSS13.0(平均成绩、标准差);定性数据分析2013 22位大学英语教师(混合) 采用目的取样的方法选 教师反馈编码和量化分析;访谈数据编码和质性分析
研究对象。12篇论文中,9篇(约82%)专门针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其中2篇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高军、戴炜华,2007;于书林,2013);4篇以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王文宇,文秋芳,2002;乔佳义,2003;刘家荣、蒋宇红,2004;田丽丽,2012);另有3篇针对大学英语课堂师生语码转换(陈立平,2004;董连忠、朱庆龙,2007;谢晓燕,2011)。仅有2篇文章(15.4%)针对中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王俊菊(2003)以498名初中学生和10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母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王晓燕、王俊菊(2012)以20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课堂同伴互动中,语码转换在不同任务类型中的频率和功能。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录音录像、问卷、访谈是最为常见的数据收集手段(表3)。课堂录音录像高达50%,问卷和访谈的使用均达到41.7%。有3篇论文提到了课堂观察(25%),以保证数据收集的准确性。3篇论文分别通过期末测试、大学英语1-4级考试、词汇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获取研究数据。口头和书面语料各使用一次,分别为学生的互动式交流以及教师的书面反馈。有声思维使用一次。在这些研究中,使用1种数据收集方式的文章有4 篇(33.3%),两种的有7 篇(近58.3%),三种及以上的2篇(16.7%)。有3个问卷调查提到了先导研究,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表3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统计结果
数据分析。12篇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方式以量化分析为主,主要计算百分比、均值、频率、标准差、卡方值等。质性分析在2007年之前仅有两次,之后应用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语码转换的功能划分。纯质性研究仅有一例。未见采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较为复杂的统计手段。
5.思考与展望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2001-2013年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尽管发展缓慢,但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研究反映出了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田丽丽,2012;于书林,2013等)。特别是2010年之后,实证研究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对英语课堂教学启发颇深。现在研究者们已不再纠结于英语课堂是否应该使用母语,而是如何在实践中结合特定教学环境、明智选择教学语码,最终促进目标语的学习。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就内容而言,首先,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模式、频率、母语使用的原因、师生对语码转换的态度看法等,而语码转换具体在哪些方面、如何影响目标语学习研究不足。未来需要有更多研究从语言习得角度明确课堂语码转换所扮演的角色。尽管目前国内已有这方面的尝试,如田丽丽(2012),但研究的广度仍需拓展,英语课堂语码转换对语法、语音、听说、写作等的影响如何?我们急需在这些领域开展深入的调查。
其次,国内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步较晚,部分论文还处于引介国外理论、实验或现象描述阶段,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如仅通过问卷了解课堂语码转换的原因、母语使用的数量,仅通过课堂观察臆测归纳语码转换的功能、模式等。出现了研究结果杂乱,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情况。目前国外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常见的理论分析视角包含:会话分析、认知、社会文化、语言生态角度等,我们不妨在初期借鉴一下这些理论,在国外理论的指引下,走一条“引进、实践、消化、吸收”的道路(郑大湖、戴炜华,2013),在实践中验证、发展适合本土特点的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体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三语学习环境下的课堂语码转换研究。
研究方法方面,尽管实证研究在总量上超过了非实证研究,但多为零星个案研究,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小,研究语料来源于较短时间的观察所得,有的研究仅为1节课40分钟的课堂观察录音,缺乏系统性的、规模化研究,使研究结果普遍性大打折扣。第二,部分研究数据收集方式单一,应该丰富收集手段,增加三角验证。此外,虽然实证研究中出现了不少质性的数据收集手段,如课堂观察、录音录像、访谈等,但量化分析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尽管2010年后更多的研究采用混合分析方法,但基本都是以量化为主的混合,质性分析仅被用于呈现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或原因。Creswell(转引自张培等,2013:68)曾明确指出“厚描写”的质化研究的重要性,它可以呈现细节、背景、情感,能让读者“身临其境”,自行分析检验数据和研究结果。语码转换是英语课堂环境下,拥有相同母语的师生之间自然选择的结果,母语的出现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急需我们对其环境要素进行细致的描写。因此,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出发,需要有更多的质性分析,让读者能结合自身情况“对号入座”。第三,已有的研究多以大学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为研究对象,而中小学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严重不足。林正军等(2009:103)曾在研究中指出:“中小学英语教学所涉及的教师和学生人数最多,学习英语时间最长,是我国外语教育中最重要的领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中小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因此,需要有更多研究者把目光转向中小学英语课堂,分析外语学习初级阶段的语码转换。
总之,外语课堂环境下的语码转换在经历了人们的质疑、回避之后,现在应该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英语课堂中师生对目标语和母语的选择转换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特别是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与其尴尬面对,不如深挖这一现象,展开系统的研究。Macaro(2005)早在10年前就曾指出,课堂语码转换应该成为教学大纲设置的目标之一,而国内现行的各级英语教学大纲对这一现象都描述或规定得相当笼统,急需有更多的实证研究结果来增强人们对课堂语码转换的理解和意识。
[1]Antón,M & F.Dicamilla.Socio-cognitive Functions of L1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in the L2 classroom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9,83(2):233 -247.
[2]Carless,D.Student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Task-Based Classroom[J].ELT Journal,2008,62:331 -338.
[3]Centeno - Cortés,B.& A.F.Jiménez Jiménez.Problem-Solving Tasks in a Foreign Language:the Importance of the L1 in Private Verbal Thin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4(1):7 -35.
[4]Cheng,T.Codeswitching and Participant Orientations in a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3,97(4):869 -886.
[5]Cheng,X.L.Research on Chines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Classroom Code-Switching:Beliefs and Attitudes [J].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13,4(6):1277-1284.
[6]Centeno-CortéS,B.& A.F.JiméNez JiméNez.Problem-Solving Tasks in a Foreign Language:The Importance of The L1 in Private Verbal Think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14(1):7 -35.
[7] Creswell,J.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Quantitative,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3rd Edition)[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Inc.2009.
[8]De La Campa,J.C.& H.Nassaji.The Amount,Purpose,and Reasons for Using L1 in L2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9,42(4):742 -759.
[9]Dicamilla,F.& M.AntóN.Functions of L1 in the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ofBeginning and Advance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2,22(2):160 -188.
[10]Ellwood,C.Questions of Classroom Identity: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Codeswitching in Classroom Peer Group Talk?[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8,(92):538-557.
[11]Ferguson,G.Classroom Codeswitching In Post-Colonial Contexts:Functions,Attitudes and Policies [J].AILA Review,2003,16:38-51.
[12]Ferguson,G.What Next?Towards an Agenda for Classroom CodeswitchingResearch [J].InternationalJournal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2009,12:231-241.
[13]GáNem-GutiéRrez,G.A.& K.Roehr.Use of L1,Metalanguage, and Discourse Markers:L2 Learners’Regulation During IndividualTask Performa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21(3):297-318.
[14]Horasan,S.Code-Switching in EFL Classrooms and the Perceptions of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ies,2014,10(1):31 -45.
[15]Lee,J.H.& E.Macaro.Investigating Age in the Use of L1 or English-OnlyInstruction:VocabularyAcquisition by Korean EFL Learners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3,97(4):887-901.
[16]Leeming,P.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Use of L1 During Pair Work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21(3):360 -382.
[17]Levine,G.Student and Instructor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Target Language Use,First Language Use,and Anxiety:Report of a Questionnaire Stud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3,87:343 -364.
[18]Liebscher,G.& J.Dailey-O’Cain.Learner Code-Switching in the Content-Bas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5,89:234 -247.
[19]Macaro,E.Code-Switching in the L2 Classroom:a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y[M]//E.Llurda.Non-Native Language Teachers:Perceptions,Challengers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fession.New York:Spring Science,2005:63-84.
[20]Macaro,E.& J.H.Lee.Teacher Language Background,Codeswitching,and English-only Instruction:Does Age Make a Difference to Learners’Attitudes[J].TESOL Quarterly,2013,47(4):717-742.
[21]Meij,H.V.D.& X.G.Zhao.Code-switching in English Cours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0,94(3):396 -411.
[22]Milk,R.An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Allocation of Spanish and English in a Bilingual Classroom [L].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Research Journal,1981(2):11 -26.
[23]Moore,P.An Emergent Perspective on the Use of the FirstLanguage in the 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3,97(1):239-253.
[24]Qian Et Al.Codeswitching in the Primary EFL Classroom in China—Two CaseStudies [J].System, 2009,37:719-730.
[25]Rivers,D.An Exploration of On-Task Language Policy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J].ELT Journal,2010,64:261-271.
[26]Storch& Wigglesworth.Is There a Role for the Use of the L1 in an L2 Setting?[J].TESOL Quarterly,2003,32:760-770.
[27]Tian,L.& E.Macaro.Comparing the Effect of Teacher Codeswitching with English-OnlyExplanationson th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A Lexical Focus-On-form Stud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12,16(3):367-391.
[28]üStüNel, E. & P. Seedhouse. Why that,in that Language,Right Now?Codeswitching and Pedagogical Foc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5,15:302-325.
[29]Viakinnou-Brinson,L.et al.The Effect of Target Language and Code-Switching on the Grammatical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Level College French Student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12,45(1):72-91.
[30]Wang,D.P.& A.Kirkpatrick.Code Choice in the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Multilingual Education,2012,(2):3.
[31]陈立平.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34-40.
[32]董连忠,朱庆龙.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母语使用情况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7,121(6):56-60.
[33]高军,戴炜华.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研究和实验分析[J].外语教学,2007,28(1):51-55.
[34]顾韵.学生口头报告中无意语码转换现象分析[J].国外外语教学,2004,(4):32-36.
[35]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57(4):24-27.
[36]衡任权.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104(6):64-68.
[37]李伯利.教师课堂英汉语码转换语用理据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25(1):135-138.
[38]李小辉,全冬.L2写作中的语言转换研究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10,139(6):35-41.
[39]李颖.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与认知分析——西方相关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0,7(6):74-77.
[40]林正军,刘永兵,王冰.国内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1):100-104.
[41]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4):285-291.
[42]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90(4):11-15.
[43]乔佳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媒介语对比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5):372-377.
[44]宋芳,张敏.外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42-45.
[45]唐丽萍.语言课堂语码转换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3(1):5-10.
[46]田丽丽.从Jiang Nan词汇表征处理模型看母语与二语词汇学习[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4):66-70,95.
[47]王慧,孔令翠.藏区英语教学媒介语问题与基于藏族学生母语的藏授英语教师培养[J].外语学刊,2013,174(5):109-113.
[48]王俊菊.助跑器?绊脚石?——一次有关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J].现代外语,2003,26(4):394-402.
[49]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4):64 -67,76.
[50]王晓燕,王俊菊.同伴互动语码转换研究——基于英语学习者的课堂口语语料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35(3):60-66.
[51]席红梅.探析英语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现象[J].外语学刊,2008,144(5):136-138.
[52]谢晓燕.英语专业课堂教师母语使用的数量、功能和原因调查[J].现代外语,2011,34(3):271-278.
[53]于书林.教师书面反馈中的母语中介功能探究: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J].外语界,2013,155(2):77-86.
[54]张桂萍,王新凤.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1,84(3):82-84.
[55]张培,张昕昕,韩子钰.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方法类型:2000-2010[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66-69,95.
[56]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1):54-61.
[57]郑新民,左秀媛.外语教师研究:明确的研究问题及恰当的研究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8-12,19.
[58]周星,毛卫娟.外语课堂教学媒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05(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