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37北大、清华的最后一课

2015-11-14王昭举

连环画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吴宓陈寅恪北平

王昭举/编

1 1937年7月下旬,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北平。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北京大学校园内,由于校长蒋梦麟、文学院长胡适等要人已赴庐山参加政府会议,各项善后工作便落到了北大秘书长、中文系教授郑天挺身上。面对危局,郑天挺不顾夫人新丧,子女年幼,将其全部身心用于保护校产和组织师生安全转移。他先是决定向经济困难的滞校学生每人发款二十元,促使他们迅速离校,而后想方设法促使北大教授及其家属安全撤离。

2 郑天挺仍每天到校负责料理校产保管事宜与未能脱身教授们的生活。直到10月18日,地方维持会把保管北京大学的布告挂在二院门口,郑天挺才与在平全体职员合摄一影,又在二院门前地方维持会的布告底下单独拍了一张小照,算是与他恪守的岗位作了最后告别。11月17日,郑天挺与罗常培等北大教授,最后一批离开了沦陷的北平。用罗常培的话说:“北大残局就这样暂时结束了!”

3 坐落于西北郊的清华大学校内同样惊心动魄。时任外文系教授的吴宓常出入清华园,将寓中所有书籍、衣服被褥等物皆清点装箱,雇人力车拉回城内姑母家中保存。9月2日,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发出公告:“开学无期,现组织校产保管委员会,自9月份起停止发薪。”

4 9月23日下午,吴宓步行至西四姚家胡同3号陈寅恪宅,祭吊过世的陈寅恪之父陈三立。这次与陈寅恪相会,本不愿南下而意欲留在北平闭门读书的吴宓迫于情势,不得不做离开打算。在朋友和同事的劝促下,吴宓比陈寅恪提前一个星期,也就是10月26日,携两位女学生伴随叶企孙、熊大缜等人一起离平赴津,自此开始了流亡西南的乱离生活。

5 这个时候除了逃难的人群,尚有部分师生四处张罗准备男欢女爱,仍在兴致勃勃地“隔江犹唱后庭花”。北平沦陷的当天,清华一位教员正在城中举行婚礼,特邀清华文学院院长冯友兰主婚。想不到“后庭花之歌”还未开唱,当天晚上城门关闭,这对痴男怨女只有坐看北平沦陷,仰天长叹,在亡国恨与后庭花之间来回踱步徘徊。

猜你喜欢

吴宓陈寅恪北平
北平的秋
吴宓对借钱的不同态度
十路大军进北平
十路大军进北平
吴宓档案中的“红学”资料
陈寅恪的哀而不怨
郭沫若、陈寅恪致沈兼士——关于《“鬼”字原始意义之试探》的通信
陈寅恪与唐筼的爱情故事
吴宓与钱钟书
想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