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文化》2015年第1、2、3、4期总目录

2015-11-14

文学与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叶嘉莹名著文学

《文学与文化》2015年第1、2、3、4期总目录

[文化视角]

“关帝崇拜”文化现象三题 陈洪(1)

金圣叹《沉吟楼诗选》所涉交游六人考 陆林(1)

古代功臣画像的文学接受 王隽(1)

《庄子》“堕肢体”新解兼及“庄”“孟”之思想交锋 王志(1)

从受众与传播角度看唐传奇的俗化 鲍震培(1)

论梆子腔在秦地之外的传播 朱恒夫(2)

清中后期蒙族名宦明谊仕履艺文考 陶慕宁(2)

汉译广律制戒因缘的研究 陈映锦(2)

论明清文学史实研究的“自足”之境——以陆林教授的新著《金圣叹史实研究》为例 张小芳(3)

林淑贞教授《对跖与融摄:唐人生命情调与审美风尚》序 罗时进(4)

[文化研究]

记忆的德性及其与中国记忆伦理化的现实路径 赵静蓉(1)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 张均(1)

个体记忆的道德超越 刘大先(1)

作为“意象”的都市:从老城区到五大道 闫立飞(2)

老工业基地的创意景观改造与城市记忆再生产——以沈阳铁西区的工业博物馆改建为中心 刘岩(2)

绿色恶之花:醉爱中国高尔夫 夏铸九(3)

高尔夫、空间与资本主义的第三重矛盾 王行坤(3)

以“绿”为名的城市圈地运动 陈航英(3)

大地上的恶之花:高尔夫球场的环境问题 郑炜(3)

华丽高尔夫背后的阴影——起底高尔夫球场的劳动用工 梁敬婷(3)

“高尔夫场”:一个资本主义的飞地 夏永红(3)

技术的现状[德]埃里希·霍尔(4)

此在交流研究[美]张正平(4)

[小说与小说批评]

评蔡义江先生的脂砚斋畸笏叟观 欧阳健(2)

《蜀山剑侠传》情爱描写剖析 罗立群 李榕(2)

李伯元与《绣像小说》研究 王燕(2)

宋元话本与说话伎艺的文本化 徐大军(3)

时事剧、时事小说与舆论场 任增霞(3)

论《儒林外史》中与科举有关的人际关系 叶楚炎(3)

当代小说“前史”的乡村化空间及其讲述——以陈翔鹤和《一个绅士的长成》为例 王再兴(3)

一部别开生面的官场讽喻小说——《我不是潘金莲》新探 纪德君(3)

汉晋二种复生类型发微 张庆民(4)

红学史现状及红学流派批评史的新建构 赵建忠(4)

简论清末时新小说中的缠足书写 郭辉(4)

明清同性恋故事的福建地区表现与文人认识[韩]崔允珠(4)

[学术争鸣]

立足文本,历史、客观、严谨地研究古代小说——对刘再复《双典批判》的几点质疑 鲁德才(1)

我为什么说“之乎者也”非口语 孟昭连(2)

对孟昭连先生论之乎者也的商榷意见 施向东(2)

“之乎者也”没有迷 杨琳(2)

语言与文字、口语与书面语的时空差异问题应该考虑 孔祥卿(2)

古汉语“也、矣、乎”等词的基本功能是表示语气 王红旗(2)

关于“之乎者也” 李剑国(2)

一个外行人对孟氏观点的看法 王志耕(2)

[文学文献]

张养浩著作述考李修生(1)

徐世昌诗集叙录崔建利(1)

《唐才子传校笺》的校笺方法及方法论意义 唐萌(1)

《四库总目》明初闽诗人别集提要举正 何宗美(2)

朝鲜王朝时期的《世说新语》在韩传播 孙勇进(2)

《西游记》当代通行本的递嬗——以人民出版社新版《西游记整理校注本》为中心 竺洪波(4)

[诗学与词学]

诗意的营销——重新审视初期新诗的话语建构 陈爱中(3)

“传播的诗”:电影之于诗歌立体创构的意义 梁笑梅(3)

唐五代隐逸词探论 罗贤淑(4)

诗与歌的“合流”——论现代歌词与新诗的关联 罗振亚 侯平(4)

佩戴“文学徽章”的事物——论新月诗派的生成要素 叶红(4)

[城市文化与“天津学”]

足迹、群落和天津文化特征 张春生(2)

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的建构及其内在冲突辨析——以二十世纪早期天津旅行指南为中心 侯杰 常春波(2)

推进有天津特色的城市雕塑科学发展之路 王鹤(2)

万壑千岩变态生——浅谈天津地方文化研究中的几组对立概念 王振良(3)

天津青年会广播电台与社会服务——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 赵天鹭(3)

[文学思想与文化]

“闲情”抒发与中古文学之演进 张峰屹(1)

经学是一把双刃剑——论经学对文学的沾溉与拘囿 刘勇刚(1)

[宗教文化]

“野狐禅”非佛源考 杨琳(1)

佛传文学考论 王丽娜(1)

[“中国通俗文学视野中的名著研究”笔谈]

“悬置名著”之后的名著研究——以《文学遗产》2000~2013为中心的探讨王 文君(1)

“悬置名著”之后——关于新世纪名著研究的两个统计 邓瑗(1)

解决通俗文学研究失衡问题——以《文学评论》为考察对象 杨正娟(1)

“悬置名著”与明代小说研究——以21世纪以来明代小说研究的博硕士论文统计为基础 贺莉(1)

[文学理论与批评]

价值尺度的厘定——鲁迅批评的文化使命 黄健(2)

现代转型与鲁迅的文化选择汪卫东(2)

终于黑的恶鬼似的站着鲁迅——鲁迅魔性叙事及其文化使命 王学谦(2)

[文学与跨文化交流]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论纲 黎跃进(3)

重构“知识”主题——埃柯历史编纂元小说对史传文学的“摹拟” 刘璐(3)

英雄的使命:《荒原》拯救主题的人类学阐释 苑辉(3)

[纪念叶嘉莹先生从教70周年专栏]

从漂泊到归来叶嘉莹(4)

论叶嘉莹先生的传统吟诵 华锋(4)

叶嘉莹词学阐述中的生命之美——生命真美与精微之美 吴晓枫(4)

千春犹待发华滋——略论叶嘉莹先生的诗教传承 陆有富(4)

迦陵年表 张静可 延涛(4)

猜你喜欢

叶嘉莹名著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