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眼睛为生活开光

2015-11-14车延高

心潮诗词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体诗业余时间旧体诗

车延高

用眼睛为生活开光

车延高

脱去军装,离开铁打的营盘,进入地方,是一道门槛;告别中年,迈进五十岁,开始奔六,又是一道门槛。散心时,去江边走走,恰遇深秋,岸边千顷芦花白头。这时会想到“天涯共此时”,这时耳边如果有风吹过,以一颗平常的心度事,你能否忘却烟笼寒水,把一脉江水听得诗情浩荡?

王庆新做到了,在他眼里,一江秋水不是愁。只要有追求,浪花就不会被河流抛下。其后的日子里,他的业余时间傍上了旧体诗,用一份坚持和执著打理时间,剪不断,理“烦”乱,写出了抒发心声的《秋声集》。

不论写旧体诗或新体诗,都要学会用眼睛为生活开光。这样你才能于生活里找到和悟性同名的禅觉,当今的人很艺术,把它叫灵感。王庆新对诗写作的精力投入是业余的,但他观察生活的眼睛是专注入微的,他总在生活里弯腰,这就得到生活额外的青睐和特许,他不觉得日子平凡、单调,注意对周边的事物悉心观察,肯把“夜雨猿鸣当解语”,同样的生活经历中,他善于开光的眼睛里就常常伸出手,帮他把一些梦寐以求的好句子捡起来。读他的诗集,我感觉许多好句子就是从生活中淘来的。

不要一提官员写作就嫁接不务正业,倒要思谋业余时间如何务正业。同样八小时工作,同样的八小时以外,他的时间为什么有效利用了?是灵感孤光独照?是岁月单独为他开了小灶?还是他像拧毛巾一样把白驹过隙的时间从业余空间里挤了出来?看他一字一字写出的作品,我明白: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人就是用业余时间垒高了自己超于常人的台阶。

读王庆新的诗稿,总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都当过兵,都在公务员队伍里,都是不要鞭子抽,傻呼呼地挤进时间的缝隙里写诗。奇怪的是你不怕吃苦,但有些人不理解你的吃苦,总问:哪来的时间?真想写出个黄金屋!你有时看周围也困惑,有的通宵达旦地推牌九、搓麻将,不说一双手累不累,“长城”垒起来,推倒,再垒,再推到,我想时间如果能开口,也许会说,歇歇吧,我累了。如此想想挺有意思,同在夜深时,你熬着熬着,人家在那厢喊:和了!你一惊,灵感又来了,天知,你一夜未眠,黑眼圈是一个人的广告。

从骨头深处说,我是酷爱旧体诗的,不仅微言大义,而且是核当量,是高倍压缩后的能量释放,写到极处真的是一句顶一万句。曾见有人借杜工部的《绝句》喻事,讽刺一些官场现象:开会讲话,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出国考察,一行白鹭上青天,云游四方;业务能量,窗含西岭千秋雪,一片空白;工作作风,门泊东吴万里船,浮在水上。读后就感觉直抵要害,入木三分。但我是姓车的叶公,喜好旧体诗,但羞于写旧体诗,自知国学功底浅,怕露怯,怕看人家笑掉大牙。这其实是懦弱,而王庆新比我勇敢,他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韵律、平仄、对仗等于学中遵循,但又不拘泥因循,他是自信的,诗歌是心性和情感的表达,我用笔写自己的心,我阅读、研究古体诗的格律,但我不被其桎梏。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焰火。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其实回头想想他是对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历史又走了百年,作为写作者,我们为何还要作茧自缚,为何不能在汲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和发展中创新,纵放情怀,跟随人们新的审美方式去丰富、改良,出新古体诗的写法?其实我们反观历史,一些名家留下的千古绝唱,按旧体诗格律、平仄等严格要求,也有失律走韵的。若从不落窠臼处着眼,错对也许有得一争。不信你去读读李白的《蜀道难》。

在生活中睁眼,再把看到的消化,吐出来,落于稿纸,作为记忆留存,只是笔对心负责。不求闻达,不为稻粱谋,就是真情趣。谁若说这是附庸风雅,也行,请在一身劳碌之后俯身案前试试。其实,业余时间从一派喧嚣中抽身真要一种定力和甘于寂寞,动笔要静,动笔就是一头牛拉着思维在没有边际的大脑里耕耘,灵感如果是花,稿纸上堆满的汉字就是作者心里的庄稼。

不要以为秋天只是萧索,在王庆新眼里,秋天还有一地金黄,秋天红高粱吹动风,是在地里收割的汉子才有资格听到的秋声。

看王庆新的诗不累,因为诗里有味精,我叫它生活的情趣。我选了些句子:“为人最是高明处,一分顽皮九分痴”、“红尘一骑无音讯,此去长安尽是山”、“蝴蝶泉边三道茶,古渡桃园白族村”、“欲向仙子借一片,剪给娇妹作嫁裙”、“李白不识来时路,将船买酒稻花香”。这些句子我不能说多么出类拔萃,但它们是诗人心里流淌出来的,和眉毛上的汗水同质。更重要的是他的诗歌表达中有一份质朴的真,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浓妆淡抹,有些句子就像在生活中一眼望见,信手拈了过来,如:“最是暑期风景好,柳荫深处剥莲蓬”、“老妻岸上呼声急,浅水湖中比狗刨”。很有生活细节和情趣,给读者的就是一幅画面。对不留心的人而言,这是一闪而过的平凡,但作者有心,眼睛就把它牢牢抓定了。进入创作很难说是灵感升华了它,还是它触发了灵感。

在我的记忆里,古体诗、近体诗有许多千古传唱的诗篇和名句,但我没找出一篇是因为格律拔白超俗而进化为千古绝唱的。这让我想起李白,他生性洒脱,不习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所以他的“古风”一概不守纪律,横空出世,我行我素。我认为他是对的,艺术是灵感的孩子,孩子就该天真,自由是他向往的秩序。

所以我看王庆新的诗稿,一双眼只寻找有没有我喜欢的好句子,至于格律、韵律、平仄等有专业人士品评,我是门外汉,我想的是从现在起和他一样,一边学一边写。

看完作者的手稿,忙里偷闲写下这些文字,算是交稿了。

我敢断言,这本诗集只是个开头,他摆不脱的,门前有两条大江流日月,只要手里的笔相信墨,只要一颗诗心肯听键盘上生产的流水声,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写下去!写着写着就成为一个句子: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系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古体诗业余时间旧体诗
老舍的旧体诗
重返旧体诗世界的鲁迅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旧体诗词的现代走向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Short News新闻播报
古体诗词确实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