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诗人 曲坛泰斗
——论羊春秋在当代散曲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
2015-11-14周成村
周成村
(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 长沙 410001)
学者诗人 曲坛泰斗——论羊春秋在当代散曲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
周成村
(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 长沙 410001)
羊春秋(1922-2000年),湖南省邵东县人,字子高,别署公羊,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国立师范学院文学系。为迎接共和国的诞生,投笔从戎,于同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第二支队,先后担任大队秘书和中队指导员。解放后以教书育人为业,文革前执教湖南师大中文系,1976年任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期先后担任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长、海峡两岸曲学会会长,《中国韵文学刊》主编,直至辞世。
羊春秋先生少年聪颖,学贯古今,德行高致,著作等身,是当代湖南学术界的泰斗,是全国散曲坛上的一面旗帜,对散曲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 继往开来,钩深致远的理论探索
羊春秋对曲学研究的关注和起缘,在《散曲通论·序言》中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与诗词鼎足而三的散曲曾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但在理论研究上远逊于诗词。真正把散曲作为一种独立研究对象,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任中敏先生。他的《散曲概论》一书有草创之功,但是全书仅六万余字,为资料所限,闻见所囿,搜集欠全,论断嫌偏,不足以餍学子求知之欲。更令人遗憾的是,任氏之后六十年来,无继响者。羊先生决心“充实之,光大之”,于是在前人论曲的著作中,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口未尝绝吟,手未尝停披”,于1966年写成《元曲十论》十万余字。孰料文革飚起,书稿被抄,遂火化为蝴蝶。迨浩劫一过,先生重理旧业,遂萌发撰写《散曲通论》的念头。嗣后又应西北师范学院之邀,为研究生讲授元曲。于是在《元曲十论》的基础上分章节写成讲稿,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此后经反复增删润色,于1992年12月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可以说,《散曲通论》是先生历经劫波的心血之作,也是散曲界的扛鼎之作。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热烈的反响,盛赞“它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空白”,是“六十年来第一响”。该书获得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羊先生亦被批准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终生享受者)。
《散曲通论》凡十章三十七节,共三十三万余字。作者通览元、明、清三代,对散曲的源起、体制、声律、章句、辞采、作家、流派等做了多层面、多视角的论述,不惟体系严密,结构宏伟,而且“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被古人欺”,对前人的观点进行辨证综赅,正本清源,自出机抒。下面就其要点而述之:
第一,关于散曲的起源。古人对曲的起源众说纷纭。羊先生在阐述前贤的见解之后指出,“以上诸说,从不同的侧面,各得曲的一源,皆不足以得其全。”曲的产生,原因有四:一是词的衰微。词本起于民间,后来逐渐成为文人手中的专利品,从而使广大群众对“卖弄学问、堆垛成腐”的宋词失去兴趣,一方面在旧的歌词中寻求变化,一方面在新的俗曲中寻找养料,经过推陈出新,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曲便应运而生了。二是外乐的传入。宋元之际,金人进入中原,“胡乐番曲”随着他们的战马,传遍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加速了曲的成熟和繁荣。三是俗曲的影响。“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间小调感情真挚,语言通俗,有着深厚的民间气息,许多民歌即演变成曲牌。四是语言的发展。诗歌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语音的变化,句型由整齐而日趋参差,由七言的长度而逐渐延伸,便是理有必至,势所必然了。
第二,关于散曲的流派。对散曲流派的划分,历来有不同看法。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它分为丹丘、宗匠、黄冠、承安、盛元、江东、西江。东吴八体;清人刘熙载《艺概·曲概》将散曲分为清深、豪旷、婉丽三品;任中敏《散曲概论》提出“仅列豪放、端谨、清丽三派,已可广包一切”。羊春秋先生认为,朱权的“八体说”有的以题材划分,有的从地域着眼,有的又分时代类别,自混疆域,自乱体例,并不科学。刘熙载的“三品说”较之朱权虽前进了一大步,但同样存在理论缺陷。清新、深邃本是艺术的共同追求。豪旷而乏清新,深邃则流之于“怒张叫嚣”,婉丽而无清新深刻,则失之于“轻浮低级”。所以“三品论”亦非确论。至于任氏“三派论”亦有令人疑惑之处。“端谨”一派,间乎豪改与清丽之间,貌似风格问题,实则多为思想陈腐艺术平庸之作,不能自立一帜,与豪放、清丽相抗而三分天下。因此,羊先生提出“以简驭繁,以宽求细,只分本色派与文采派,或者豪放而清丽派”。他在对元明清作家作了具体分析之后进一步指出,本色派中有富于文采的佳什,清丽派中亦不乏豪放的杰作,所不同的只是谁为主流,谁为支流;谁为主干,谁为分支。羊先生删繁就简,于微观处见宏观,以宏观统帅微观,包举三代,囊括百家,从而使纷繁复杂的流派毕显出清晰的脉络。
第三,关于曲的主旋律。这是羊先生在曲学研究领域提出的新概念。他认为,元明清三代的知识分子因民族的忧患、政治的黑暗、仕途的偃蹇、生命的没有保障,形成一种普遍的时代失落感,这种失落感迫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把自己的心声倾吐出来。又因为不同作家道德观、价值观和美学观的差异,从而在散曲领域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的主旋律,即消极的避世、愤怒的鞭挞和执着的追求。羊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高屋建瓴地剖析三代散曲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利于对古代作品作出本质的认识和分析,对于后学者如何继承前人的精华是有深刻指导意义的。
《散曲通论》是羊先生精心构建的一座散曲理论大厦,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对前人成果的精辟论述,也有自己独到而深邃的见解,确是羊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
羊先生的曲学理论成果除《散曲通论》外,主要的还有三组与之相辅相同的文章。一组是九十年代前后发表的论文三篇:《元人散曲略论》、《略论元代民间小曲的艺术特色》、《从元人散曲谈到我国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另一组是1997年《湘潭日报》为羊先生开辟的的专栏中的五篇文章:《谈谈元代的新体诗歌》、《散曲的一般形式》、《散曲两个主要流派的风格》、《对偶常使散曲增色》、《诙谐泼辣是散曲的又一特色》;第三组是“序言”三篇:《元明清散曲三百首·序》、《首届海峡两岸散曲讨论会论文集·序》、《全国第二届古代散曲研讨会论文集·序》。这些文章既有对《散曲通论》有关论述的发挥和补充,也有许多十分重要的新观点。例如,他在《从元人散曲谈到我国诗歌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说:“我认为,我们的传统诗词的继承和革新,应该是在元人散曲的基础上来继承,来发展的。”这一观点是具有前瞻性的,已为许多有识之士认可,并已付诸于探索开拓的具体实践。羊先生泉下有知,定会额首相贺的。
二 筚路蓝缕,乐于奉献的组织领导
八十年代初期,在改革开放春潮的鼓舞下,羊春秋先生完全不计文革中自己遭遇的劫难,表现出为人民事业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他在诗中写道:“莫唱当年行路难,峥嵘岁月杂悲欢。须眉何虑千茎白,肝胆尚余一寸丹。生对人民无愧色,死随马列有孱颜。而今休负殷勤望,十驾功成不解鞍。”他在兢兢业业做好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一方面深入进行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繁荣社会科学事业的组织工作。他为创建中国韵文学会四处奔走呼号,担负了艰难而繁杂的筹备事务。1984年11月,中国韵文学会在长沙成立,羊先生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后来继任会长,并兼任《中国韵文学刊》主编。
中国散曲研究会是在中国韵文学会曲学分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羊先生联手海峡两岸曲学专家,为凝聚全国曲学研究队伍,扩展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酝酿和攻艰克难,于1990年2月在石家庄宣告,成立中国散曲研究会,羊春秋先生担任理事长,门岿先生为秘书长,同时聘请了一批曲学大家为顾问,如任二北、赵朴初、顾学颉、吴晓玲、王季思、郑骞、罗忼烈等,真正是群贤汇聚,星光灿烂,阵容是何等之盛!为新时期的散曲研究开辟出一条大道。二十多年来,中国散曲研究会在羊春秋先生及其继任者谢伯阳、赵义山两位会长的举旗带领下,将曲学研究与培养人才、指导散曲创作相结合,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创了一个散曲事业复兴和发展的新时代。羊先生和其他创建者的开拓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三 大笔如椽,成就卓荦的散曲创作
羊春秋先生学富五车,诗词曲赋皆工,深谙前人法度。就其数量而言,诗为首,曲其次;而就质量而论,当以曲为先。著名学者何严在《迎旭轩韵文辑存·序言》中说:“羊老之词,力学能到;羊老之诗,力学难到;羊老之曲,虽力学不能到也。”2012年,潇湘散曲社为纪念羊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整理出版了《羊春秋散曲集》,得小令141首。套数6篇,带过曲2首、自度曲1首。由于文革前的作品被毁,这个数量不算太多,“但却字字珠玑,艺术造诣堪称上乘”,思想内容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先生所作散曲,多为纪行揽胜、感事抒怀,就其风格而言,清丽与豪放兼备,水乳交融。如【中吕·山坡羊·南岳纪行·观日出】:
天风飒飒,松涛哗哗,朝阳冉冉浴红霞。难描画,正惊诧,抬头只见星辰挂,放眼忽惊天地窄。山,在脚下;云,在脚下。
作者把天风、松涛、朝阳、红霞、星辰尽揽怀中,在江山如画的描绘中抒发老当益壮的豪情,令人如临其境,振奋欲飞。在羊老的作曲中,这样的佳作比比皆是。又如《仙吕·寄生草·游索溪谷·黄龙洞》:
百态千姿模样,三宫六院门巷。龙王开宴设琼浆,猴王偷果闹天堂,君王纳宠拥罗帐。搬演了人间争攘,阅尽了人间沧桑。
作者以两组合璧对,一组鼎立对构成全篇,采用拟人的手法,勾勒出人间争攘和沧桑的世相,发人深省。
羊先生早年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其后投笔从戎,参加为人民解放的战斗,是一个怀抱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的人,是具有担当意识和用世热情的才人志士。虽然他也和同辈的知识分子一样,曾经有过住牛棚、挨批斗、挂黑牌的厄运,有过迷惘和愤怒的心路历程,但是,他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共产党和国家民族的忠诚“虽九死而未悔”。这是他的作品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如【南吕·金字经·筑堤】:
肩挑千秋业,手筑万里堤,胸隐九霄鹏搏意。飞,纵横九万里。鸿鹄志,岂容燕雀知。
这是作者文革前的一首小令,其鸿鹊冲天之志充溢于字里行间。在其后的十年浩劫中,羊先生虽受尽屈辱,但他突破自身个人荣辱的小圈子,以学者睿智的目光观察社会,审视历史,思考前景。以“一杆彩笔大如椽,一尺刚肠直若弦,一双慧眼明如电”的犀利笔触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反映出他刚正不屈的品格和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如【双调·拨不断·悼刘少奇同志三首】:
其一
烈火旁,刀丛间。几番虎穴英雄显,一片丹心日月悬,十年浩劫忠奸乱。攒双眉一声长叹!
其二
功难掩,才无限。满洲一举白军乱,沪上一呼黑狗窜,安源一怒红旗遍。笑谈间鹏搏九万。
其三
明珠暗,瓦缶喧。长弘化碧恨难堪,精卫衔木海难填,蜀鹃啼血魂难返,兀谁不泪湿罗衫?
少奇同志蒙冤屈死是文革中的头号冤案。作者在一、二首曲中列述了少奇同志的光辉足迹,盛赞少奇同志“丹心日月悬”、“鹏博九万”的高贵品质和恢宏气概,以深沉的笔墨表现出对少奇同志的挽悼深情,表达了对文革的彻底否定。
羊先生十分重视散曲的美刺功能,其笔下对社会百态的剖析是剔透的,全方位的。有“苍蝇碰壁”、“黑蚁争食”的丑陋,有“胜似鼠,猛如虎”的贪婪,有“派头多骄来头不小”的官僚,有“逢人吹吹,遇事唯唯”的奴才……。真是“挥斥间,万怪赴毫端”。羊先生将散曲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作为鞭挞丑恶的工具,如投枪匕首,像一团熊熊烈火,鞭辟入里,痛快淋漓,使读者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得到美的享受,呼唤起社会的正义和清风,传播的是一种正能量。如在【正宫·塞鸿秋·大雪】中写道:
害虫夺走口中粒,大水吞噬了湖畔地。雨金当不得食,雨王当不得衣。喜此丰年瑞,解我倒悬急,把希望都播在这白茫茫雪原里。
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对“害虫”、“大水”“雨金”、“雨玉”的鄙弃和对“大雪”的赞美,奏响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美妙乐章。
羊先生是语言艺术大师,深得作曲之要,强调各类对偶和形象生动的比喻是酿造“曲味”的食粮,这在其作品中俯拾皆是。如“腰间不佩虎鱼符,履上不镶明月珠,杖头不挂一青蛙”、“五脏早让秋阳曝,双眼每将秋水漱,四愁不向秋风诉”,写自嘲;“铁肩膊承担着千秋肮脏罪,热心肠蕴藏着万丈虹霓志。为真理摔了上天梯,斗妖魔你出了担山力”,以两组合璧对颂扬张志新烈士的崇高;“想起那冰儿雹儿,不由得鼓鼓囊囊的气;摧残的花儿叶儿,一霎间狼狼藉藉的坠;全不管蜂儿蝶儿,酿不成点点滴滴的蜜;更那堪莺儿燕儿,镇日价凄凄惶惶的啼”,揭露文革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清泉如月月初三,黄碛成山山逾千,惊沙拂面似鸣环”,抒写对月牙泉的赞美。羊老的语言风格尤其在套曲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如【南吕·一枝花·甘伏老·尾声】:
箪瓢陋巷,曲肱草堂,生来就是穷酸相。耻腰折五斗,眉摧万贯,把副人心肝变做驴肺肠,便封妻荫子何荣光?我宁可戴一顶雪虐霜饕的冬烘帽,着一袭酒污泪渍的中山装,挥一柄遮日招风的破蒲扇,靸一双沾泥带水的旧鞋帮。苜蓿盘,齑盐汤;鱼鸟乐 ,琴书香;稚孙顽,老妻棒;亲朋来,情话长;棋一局,酒三觞;耳根热,醉态狂;天地窄,胸襟宽,煞强如屈死在黑蚁争穴的旧官场。便孔圣人要我执丹器立两廊,玉皇爷要我挥巨笔写天纲,咄咄,我也不改变这乔模样。
羊老拥有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和纵横捭阖的彩笔,这使得他的作品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赵义山教授在《湖湘古今散曲选·序言》中说:“纵观羊氏之作,可谓小令、套数兼擅,豪放、清丽皆备,雅趣、俗趣亦各得其宜。其语言锤炼得是那么精纯,运用是那么圆熟,表达是那么自然,仿佛风行水上,云流碧空,不求奇观,却自呈妙趣。此老真曲中斫轮师、射雕手。”这样的赞誉和评价,羊春秋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责任编辑
徐 炼周成村(1946- ),男,湖南安化人,现为湖南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潇湘散曲社社长。研究方向为古典诗词散曲。
I207.24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006-2491(2015)02-0020-04
1006-2491(2015)02-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