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①
2015-11-14刘玉杰
刘玉杰
理查德·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刘玉杰
内容提要:理查德·瓦格纳因其歌剧而世界著名。其作曲家身份得到广泛认同,而其剧作家身份并未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文学研究新视野的引入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瓦格纳。首先以作为戏剧诗人的瓦格纳为视角论证对其歌剧进行文学研究的合理性,其后试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国外、国内的瓦格纳戏剧研究概况做出梳理,以期引起国内学界对瓦格纳文学研究的关注。
理查德·瓦格纳 歌剧 文学研究 研究综述
在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开设的The Wagner Experience课程网站首页上,展示着这样的引语:“据说在基督耶稣和莎士比亚之后,理查德·瓦格纳是被书写最多的人(It has been said that after Jesus Christ and Shakespeare more has been written about Richard Wagner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瓦格纳在西方文学及文化史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人们对瓦格纳的了解仍旧是片面的,对瓦格纳歌剧的熟知也大多只是对歌剧中音乐的熟知,比如他最广为流传的“婚礼进行曲”(Treulich geführt ziehet dahin)和“女武神的骑行”(Walkürenritt)。也就是说,世人所熟知的瓦格纳往往是作为作曲家的瓦格纳,而对作为戏剧诗人的瓦格纳则所知甚少。瓦格纳研究界存在着同样的情况。
一、作为戏剧诗人的瓦格纳
之所以提倡对理查德·瓦格纳歌剧进行文学研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重视歌剧剧本的创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戏剧家的瓦格纳一生共创作歌剧剧本13部 :《仙女们》(Die Feen,1833)、《禁恋》(Das Liebesverbot,1834)、《黎恩济》(Rienzi,1838)、《漂泊的荷兰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1841)、《唐豪瑟》(Tannhäuser,1843)、《罗恩格林》(Lohengrin,1845)、《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1852)、《女武神》(Die Walküre,1852)、《西格弗里德》(Siegfried,1856)、《神界的黄昏》(Götterdämmerung,1852)、《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1857)、《纽伦堡的工匠歌手》(Die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2)、《帕西法尔》(Parsifal,1877)。另外,瓦格纳还著有大量戏剧诗学论著、戏剧批评(如《歌剧与戏剧》、《宗教与艺术》等)以及短篇小说(如《朝拜贝多芬》)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瓦格纳对于戏剧(歌剧剧本)创作的重视体现在:在400多年的歌剧史上,瓦格纳之前几乎所有的歌剧剧本均非由作曲家本人创作,而且歌剧剧本是为配合作曲家的音乐而创作的,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瓦格纳则不仅仅既谱曲又创作剧本,而且变革了剧本被音乐支配的地位。瓦格纳在《歌剧与戏剧》批判了传统歌剧艺术中音乐占主导地位的现象,指出:“歌剧这个艺术种类的错误就在于:表达手段(音乐)成了目的,表达的目的(戏剧)成了手段。”这里的戏剧指的尽管是“综合了词汇诗人、音调诗人(指音乐家)和演员之手段的完美化的戏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但他确实强调了词汇诗人所起的作用。他把歌剧艺术中的诗人比作建筑中的建筑师,认为诗人“给他们的共同活动规定目的和分工”。也就是说,这个诗人不是歌剧中那个按照音乐家的意图安排场面、按照音乐结构写歌词的人,而是为整个戏剧结构负责、为了一个真正的诗之目的径自创作的真正的诗人。
瓦格纳甚至不满于“歌剧”这一名称,将自己的艺术称之为“Musikdrama”(意为“音乐戏剧”)。强调Musikdrama精神上的重点就落到戏剧上,人们会想到它与迄今的歌剧脚本不同,这差别在于音乐戏剧中的戏剧情节不仅是为传统的戏剧音乐而设置,而是相反,音乐结构取决于一部真正的戏剧的特有的需要。
其实,瓦格纳对文学的重视,使得其歌剧剧本具有很高的文学性,“瓦格纳以前的歌剧剧本很少能通过文学标准。瓦格纳的最大优势在于他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诗人,他在几乎每一部德国文学史中的地位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文学地位可从其对后世文学流派和作家的影响得到印证。就文学流派而言,至少对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就具体作家而言,则各个国家均有重要作家受其影响。俄国象征主义理论家、作家安德烈·别雷创作上的最高理想便是“戏剧化与音乐性共存”,认为瓦格纳是“俯就诗歌的音乐家”,而易卜生是“高攀音乐的诗人”。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曼曾说:“若有人问,我所敬仰的大师是谁,我说出的一个名字会使我文学界的同仁感到惊讶:理查德·瓦格纳。”)、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让·米伊在《追忆似水年华·序二》中指出,“(普鲁斯特)借鉴里夏德·瓦格纳关于艺术之间相互补充的想法,以及用主导主题创作的想法。”)、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守望灯塔》中有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重写)、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瓦格纳《帕西法尔》中的昆德莉在其创作的唯一剧本《床上的爱丽丝》中具有重要作用)等无不深受其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以及当代文学中的余华、赵玫等作家也多多少少受其影响。
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歌剧之所以是歌剧,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类型,关键在于其音乐性。因而在欧美的瓦格纳研究中,音乐学的研究占据着中心地位。然而尽管如此,文学、哲学、舞台表演等角度的研究也呈现出许多著作。目前中国的瓦格纳研究仍然以音乐研究占主导的态势,尽管呈现出对其剧本思想寓意研究的重视,但多仍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瓦格纳研究专家布莱恩·麦基在其专著《瓦格纳与哲学》中写到,很多年以来许多人看过《帕西法尔》之后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我认为音乐是无与伦比的——但你可以告诉我它到底在讲什么吗?”这一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不仅向我们传达出瓦格纳歌剧剧本长期遭人漠视的信息,也告诉我们其剧作是有着深厚意蕴的戏剧,值得从文本出发进行深层次的文学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瓦格纳在西方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深远影响,与此相应,国外的瓦格纳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迈克尔·塞夫勒(Michael Saffle)的《理查德·瓦格纳:研究与信息导引》(Richard Wagner: A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Guide)一书可看作是国外瓦格纳研究成果的汇总。该书从作为作曲家的瓦格纳、作为乐剧家的瓦格纳、作为诗人的瓦格纳、瓦格纳与反犹主义等17个方面,全面而详尽地收录、评述了多语种瓦格纳研究资料。总体上讲,国外瓦格纳研究呈现出整体性、跨学科性、思想性的特点。
(一)传记研究国外的瓦格纳传记研究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繁荣现状。德国汉斯·马耶尔(Hans Mayer)的《瓦格纳》与狄特·波希迈耶尔(Dieter Borchmeyer)的《理查德·瓦格纳:作品—生平—时代》,均将瓦格纳的生平、思想发展、歌剧创作融合在一起,是具有学术性的传记,可谓其中的经典。欧内斯特·纽曼(Ernest Newman)的四卷本(有近2 700页)传记《理查德·瓦格纳的一生》(The Life of Richard Wagner)是英美世界瓦格纳传记的代表作。此外还有德国约翰·钦瑟罗的《歌剧宗师瓦格纳传》、英国霍华德·葛雷(Howard Gray)的《瓦格纳》、法国马塞尔·施奈德(Marcel Schneider)的《瓦格纳画传》、美国麦可·坦纳(Michael Tanner)的《瓦格纳》、俄罗斯西多罗夫的《瓦格纳传》等等。
(二)思想主题研究
思想主题研究集中在对瓦格纳戏剧中的权力、欲望、爱情、女性、拯救等问题的研究,研究对象多集中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黎恩济》、《尼伯龙族的指环》、《帕西法尔》等剧作上,论及其他剧作的成果较少。
一是关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黎恩济》的主题研究。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的专著《献死之心: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性与神圣》(Death-Devoted Heart: Sex and the Sacred in Wagner's "Tristan and Isolde")分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性与神圣之间的复杂关系。瑞秋·努斯鲍(Rachel Nussbaum)的论文《瓦格纳的〈黎恩济〉与国民塑造》(Wagner's "Rienzi" and the Creation of a People)探讨了黎恩济政治革新的失败原因在于,其依靠法制的政治理想的不彻底性与乌托邦性。
二是关于《尼伯龙族的指环》的主题研究。萧伯纳的论著《瓦格纳寓言》(The Perfet Wagnerite:A Commentary on the Nibelung's Ring)探讨了《尼伯龙族的指环》中的金钱、权力等问题;德里克·库克(Deryck Cooke)的专著《我看到世界毁灭:瓦格纳〈尼伯龙族的指环〉研究》(I Saw the World End: A Study of Wagner's "Ring")等是针对《尼伯龙族的指环》的研究。
三是关于《帕西法尔》的主题研究。彼得·巴塞特(Peter Bassett)的《瓦格纳〈帕西法尔〉:灵魂之旅》(Wagner's "Parsifal": The Journey of a Soul)研究了其中爱、信仰和希望等主题;赫克托· K · T ·扬(Hektor K. T. Yan)的论文《再论犹太问题:瓦格纳〈帕西法尔〉中的反犹与种族》(The Jewish Question Revisited: Anti-Semitism and Race in Wagner's "Parsifal")论述了其中的反犹思想和种族主义;琳达·哈钦与迈克尔·哈钦(Linda Hutcheon & Michael Hutcheon)的论文《梅毒、原罪与社会秩序:理查德·瓦格纳的〈帕西法尔〉》(Syphilis, Sin and the Social Order: Richard Wagner's "Parsifal")探讨了作为身体的疾病、基督教的原罪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桑德拉·科西嘉(Sandra Corse)的论文《〈帕西法尔〉:瓦格纳、尼采以及现代主题》("Parsifal": Wagner, Nietzsche, and the Modern Subject)探讨了现代性语境下瓦格纳与尼采。
四是涉及多部作品的主题研究。西蒙·威廉姆斯(Simon Williams)的专著《瓦格纳与浪漫主义英雄》(Wagner and the Romantic Hero)界定了19世纪的英雄主义,分析了瓦格纳全部剧作中的英雄形象,总体来看是孤立的、带有艺术家气息的英雄,也指出其作品带有乌托邦倾向。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的论文《“没有性关系”:作为拉康主义者的瓦格纳》("There Is No Sexual Relationship": Wagner as a Lacanian)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了瓦格纳歌剧中的性关系。在与姆拉登·多拉(Mladen Dolar)合著的《歌剧的第二次死亡》(Opera's Second Death)中,齐泽克以“I do not order my dreams”为总题,分三章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族的指环》、《帕西法尔》中的色情、死亡欲望、性等展开了拉康式的分析。
(三)整体研究
一方面,瓦格纳倡导并在其歌剧中践行“整体艺术”,因此很多瓦格纳的研究成果也采用将文学、音乐、舞台表演等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托马斯·格雷(Thomas S. Grey)主编的《理查德·瓦格纳和他的世界》( Richard Wagner and His World)一书从论文、传记语境、未来的音乐、瓦格纳与巴黎、拜罗伊特时代等方面收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托马斯·格雷的专著《瓦格纳的音乐诗文:文本与语境》(Wagner's Musical Prose: Texts and Contexts)研究对象为瓦格纳关于音乐的文字,将其置于音乐、美学、批评的语境之中,旨在指出瓦格纳的散文作品对理解其音乐、戏剧的关联性。露西·贝克特(Lucy Beckett)的专著《理查德·瓦格纳:〈帕西法尔〉》(Richard Wagner: "Parsifal")研究了《帕西法尔》的文学源头、音乐与舞台表演等问题;威廉·金德曼与凯瑟琳·塞耶(William Kinderman & Katherine R. Syer)主编的论文集《瓦格纳〈帕西法尔〉指南》(A Companion to Wagner's "Parsifal")从文本、音乐、接受三个方面的八篇研究论文。
另一方面,瓦格纳在西方文化方面影响深远,因而有很多从哲学、宗教、历史等角度对瓦格纳做宏观的、整体性研究。尼采论述瓦格纳的文字见于《悲剧的诞生》、《瓦格纳在拜罗伊特》、《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等,他对瓦格纳从热情褒赞到狠毒贬抑的态度,不少观点确实掺杂了个人偏好的因素,但也有很多立论可谓深中肯綮,比如他认为“瓦格纳概括了现代性”、“他的歌剧是拯救的歌剧”。布莱恩·麦基(Bryan Magee)的专著《瓦格纳与哲学》(Wagner and Philosophy)论述了诸如费尔巴哈、叔本华哲学对瓦格纳戏剧的影响;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的《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对一种遗产的批评》(Darwin, Marx,Wagner: Critique of a Heritage)一书认为,19世纪的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三人分别开启了生物学革命、社会革命、艺术革命,是宏观的思想史研究。海因里希·魏芮(Heinrich Weinel)的论文《理查德·瓦格纳与基督教》(Richard Wagner and Christianity)深入探讨了瓦格纳及其作品与基督教的复杂关系。所罗门·米勒(Solomon Miller)的博士论文《瓦格纳的沃坦之路:德国理想主义、瓦格纳的散文创作与道德进步的观念》(The Path of Wagner's Wotan: German Idealism, Wagner's Prose Writings, and the Idea of Moral Progress)是将瓦格纳的散文著作置于德国哲学中的理想主义以及伦理道德的宏大视野中的综合研究。乔纳斯·卡尔森(Jonas Karlsson)的博士论文《理查德·瓦格纳与德国反犹主义的兴起》(Richard Wagner and the Rise of German Anti-Semitism)论述了德国反犹主义与瓦格纳之间的密切联系。艾伦·安巴里(Alan Anbari)的博士论文《理查德·瓦格纳的历史观》(Richard Wagner's Concepts of History)论述了瓦格纳对于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历史阶段的认识,以及歌剧的历史演变等。
(四)戏剧艺术研究
一是对瓦格纳戏剧总体风格的研究,安东尼·巴罗内(Anthony Barone)的论文《理查德·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与晚期风格》(Richard Wagner's "Parsifal" and the Theory of Late Style)用晚期风格理论观照了《帕西法尔》一剧;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在对瓦格纳的研究经历了从欣赏、批判再到肯定的阶段。1933年写成的《瓦格纳笔记》(Notiz Über Wagner)对瓦格纳歌剧中的艺术和技术革新称赞有加。而在《瓦格纳研究》(In Search of Wagner, 1952)和《试论瓦格纳》(Versuch Über Wagner)中,集中批判了瓦格纳作品商品化的倾向和成为法西斯精神源头的整体艺术观。
二是对瓦格纳某个戏剧技巧的研究,苏珊·桑塔格的文章《流动的瓦格纳》探讨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帕西法尔》中的流体意象。阿多诺在1963年的《瓦格纳的现实性》(Wagners Aktualität)肯定瓦格纳剧作中的戏剧冲突、主导动机等特点。
(五)比较研究
根据研究方法将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为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三大类。
第一,影响研究。一方面是瓦格纳戏剧创作中受到的文学影响,雷蒙德·弗内斯(Raymond Furness)的专著《瓦格纳与文学》(Wagner and Literature)探讨了瓦格纳戏剧的文学源头;欧文·李(M. Owen Lee)的专著《雅典娜的歌声:瓦格纳与古希腊》(Athena Sings: Wagner and the Greeks)古希腊对瓦格纳创作的影响,埃斯库罗斯三联剧《奥瑞斯提亚》对四联剧《尼伯龙族的指环》的影响。丹尼尔·福斯特(Daniel H. Foster)在《瓦格纳的〈指环〉与古希腊》(Wagner's Ring Cycle and the Greeks)一书中指出,瓦格纳通过阅读古希腊古典政治学、诗学著作,建立起自己的黑格尔式戏剧发展理论,具体到《尼伯龙族的指环》就是:《莱茵的黄金》和《女武神》具有史诗式的民族认同,《西格弗里德》则是抒情诗式的个人认同,《神界的黄昏》则以民众认同的悲喜剧结束。埃德加·伊斯特(Edgar Istel)的论文《瓦格纳与莎士比亚》(Wagner and Shakespeare)用影响研究的方法细致分析了莎士比亚对瓦格纳戏剧创作的影响,比如《一报还一报》对《禁恋》的影响等;琳达·西格尔(Linda Siegel)的论文《瓦格纳与E·T·A·霍夫曼的浪漫主义》(Wagner and the Romanticism of E. T. A. Hoffmann)论述了霍夫曼的浪漫主义小说对瓦格纳的影响。
另一方面,瓦格纳的剧作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查尔斯·查德威克的《象征主义》一书探讨了象征主义文学所受到的瓦格纳影响,比如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所强调的音乐性、法国戏剧家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戏剧等。另外,法国文学中,左拉小说也受瓦格纳影响,加尔文·布朗(Calvin S. Brown)的论文《左拉小说中的音乐,尤其是瓦格纳的音乐》(Music in Zola's Fiction, Especially Wagner's Music)发表后,罗伯特·尼斯(Robert J. Niess)与加尔文·布朗展开了一场对话,形成论文《再论瓦格纳和左拉》(Wagner and Zola Again)探讨瓦格纳对左拉创作的影响。梅·弗里德曼的《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一书论述了瓦格纳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音乐的流动性与意识的流动性的相似是这一影响的原因。约翰·狄各塔尼(John Louis DiGaetani)的专著《理查德·瓦格纳与英国现代小说》(Richard Wagner and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论述了20世纪前半叶,约瑟夫·康拉德、E·M·福斯特、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五位重要的英国小说家在小说主题、象征、形象、结构等方面受到瓦格纳歌剧的影响。蒂莫西·马丁(Timothy P. Martin)是致力于乔伊斯与瓦格纳比较研究的代表,发表的系列论文有《乔伊斯、瓦格纳与艺术家主人公》(Joyce, Wagner,and the Artist-Hero)、《乔伊斯、瓦格纳与吸血鬼》(Joyce and Wagner's Pale Vampire)、《乔伊斯、瓦格纳与流浪的犹太人》(Joyce, Wagner,and the Wandering Jew),并于1991年出版专著《乔伊斯与瓦格纳:一种影响研究》(Joyce and Wagner: A Study of Influence),多方面论述了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发展重要源头的瓦格纳对乔伊斯的深刻影响。约翰·卢卡斯(John Lucas)的论文〈帕西法尔〉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Wagner and Forster: "Parsifal" and "A Room with A View")研究了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与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间的关系。英国文学中,阿尔加侬·查尔斯·斯温伯恩(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受到的瓦格纳影响也得到了学界关注,弗朗西斯·塞弗父子(Francis Jacques Sypher Jr. and Francis Jacques Sypher)的论文《斯温伯恩与瓦格纳》(Swinburne and Wagner)分析了英国拉斐尔前派诗人斯温伯恩的诗歌在创作上受到瓦格纳的影响,尤其是《特利斯特拉姆圣地》(Tristram of Lyonesse)深受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帕特里夏·斯隆(Patricia Sloane)的论文《理查德·瓦格纳的亚瑟王原型、魏士登女士与T·S·艾略特的〈荒原〉》(Richard Wagner's Arthurian Sources, Jessie L. Weston, and T. S. Eliot's "The Waste Land")分析了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魏士登女士的民俗学著作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
第二,平行研究。埃里克·本特利(Eric Bentley)的《作为思想家的剧作家》(The Playwright as Thinker)中的第四章“易卜生与瓦格纳——一种对比”就是典型的比较研究;托马斯·曼的《易卜生与瓦格纳》一文认为两人的作品是19世纪的标志,并指出《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与《帕西法尔》内在精神的一致性,这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典型的求同研究;奥托·魏宁格的《亨利克·易卜生及其诗剧〈培尔·金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将易卜生与瓦格纳早期、中期、后期作品做了比较。在弗朗西斯·弗格森(Francis Ferguson)的《戏剧的观念》(The Idea of a Theater)中就将瓦格纳与拉辛进行比较研究。此外,还有瓦格纳与小说家的平行研究,如马克·魏娜(Marc A. Weiner)的论文《烤面包干与玛德琳蛋糕:瓦格纳和普鲁斯特的创造性回忆》(Zwieback and Madeleine: Creative Recall in Wagner and Proust)从平行研究的视角分析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追忆似水年华》中主人公的回忆、心理压抑等,以及两个文本的产生。
第三,跨学科研究。上述很多研究具有文学、音乐等的跨学科研究性质,在此不再赘述。其他方面较有新意的有罗尔夫·斯滕伯格(Rolf Sternberg)的论文《想象、地理与瓦格纳歌剧》(Fantasy, Geography, Wagner, and Opera),从地理风景诗学的角度研究了瓦格纳歌剧背景地点的意义。
三、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瓦格纳身兼音乐家(作曲家)和文学家(剧作家),其后的瓦格纳研究也往往一分为二——音乐研究与文学研究。中国最早的瓦格纳研究可追溯至音乐学家、作家傅彦长1923年在其主编的《音乐界》月刊上撰写发表的《人间方面的“华格那”》(1923年7月第5期)、《华格那乐剧的概观》(1923年8月第7期)两篇文章。
但从文学角度看待瓦格纳戏剧的则是王光祈的专著《西洋音乐与戏剧》(1925)。该书分为三编,每编均有对瓦格纳(时译“瓦庚来”)的论述。上编“西洋歌剧进化短史”中有1/5篇幅是论述瓦格纳其人其作的;中编“近代西洋歌剧作家及其作品”共介绍61位作家及其作品,瓦格纳及其儿子在列;尤其是下编“近代西洋剧本之解剖”中的“模范剧本”一节,专论瓦格纳剧作《纽伦堡的工匠歌手》(时译“歌唱名家”),认为此剧为瓦格纳艺术成就最高之剧。
之后,多有学者向中国介绍瓦格纳。比如丰子恺1929年发表在《一般》杂志上的长文《乐剧建设者华葛纳尔及其名曲》,但多主要从音乐角度介绍瓦格纳。
值得一提的是郑振铎于1927年出版的《文学大纲》,这是首次将瓦格纳纳入文学史的著作,尽管只在第三十六章“十九世纪的德国文学”第五节中用一段文字的篇幅加以论述。其后,刘大杰于1938年出版的《德国文学概论》,亦将瓦格纳纳入文学史,并在其第五章“浪漫主义的勃兴”中专辟一节来论述瓦格纳及其剧作——第五节“歌剧作家瓦庚来”。刘大杰认为瓦格纳剧作深受佛教思想影响,并继承了王光祈的观点,认为《纽伦堡的工匠歌手》为其巅峰之作。
尽管早在20世纪20年代瓦格纳就被介绍到中国,但一方面由于瓦格纳歌剧受到纳粹的青睐,一方面由于中国长期处于战乱的不安定之中以及新中国建国后意识形态等原因,瓦格纳在中国的接受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最早的瓦格纳剧作完整译本在1964年才出现,这归功于胡其鼎翻译的《漂泊的荷兰人》。迎接这一迟来的开端的是之后几十年的沉寂,瓦格纳剧作的翻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瓦格纳”作为词条进入1982年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1998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瓦格纳研究的真正序幕。1997年由高中甫、张黎等主编、翻译的《瓦格纳戏剧全集》的出版,打破了多年的沉寂。其后,又有姚丽静、周士红翻译的《漂泊的荷兰人》(2001)和鲁路翻译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等译本问世。
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必然依赖于其戏剧剧本的翻译,剧本的中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其文学性得到承认的彰显。因此,中国大规模的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应该从1997年《瓦格纳戏剧全集》的出版算起。随着1999年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在中国的首次演出,到2013年瓦格纳诞辰200周年《帕西法尔》的中国首演。借助歌剧演出的传播效应,瓦格纳不仅越来越被中国人所了解,也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总的来讲,国内学者的瓦格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主题研究
国内这方面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具体探讨爱情、婚姻、死亡、反犹等主题。比如杨九华的博士论文《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徐鹏博的硕士论文《华格纳的反犹太思想》、李莉的论文《爱与救赎——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张尧钦的论文《理查·华格纳的〈精灵〉探讨》等。康啸的论文《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的思想寓意》研究了基督教寓意、佛教寓意以及种族主义等三个方面内容。李泉乐的硕士论文《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思想寓意研究》对其神秘主义、宗教主题进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成果多由音乐学学者做出。
(二)人物形象研究
姜岳斌的论文《尼伯龙根神话:黑格尔的误读与瓦格纳的扭曲——兼论西格弗里德形象在德国文化中的异变》从文化变异角度探讨了瓦格纳对西格弗里德形象的扭曲;滕晓冀的论文《瓦格纳歌剧〈帕西法尔〉中人物形象解析》则集中分析了《帕西法尔》一剧中的人物形象;游睿的硕士论文《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英雄研究》着重分析了沃坦、齐格蒙德、西格弗里德三位英雄人物;吴会云的硕士论文《瓦格纳歌剧〈唐豪瑟〉中“唐豪瑟”人物形象分析》认为唐豪瑟是一个融骑士、恋诗歌手、异教者、基督徒为一体的人物形象。
(三)戏剧理论研究
瓦格纳大量的戏剧理论著作,也带动了国内的相关研究。陈世雄的《瓦格纳的戏剧理论》是国内较早介绍瓦格纳戏剧理论的论文;张望的博士论文《理查·瓦格纳的诗学》则是国内目前唯一一篇相关博士论文,周宁主编的《西方戏剧理论史》也吸纳了张望的专章论述《浪漫主义戏剧理论的终结:瓦格纳主义的精华》等。
(四)传记研究
民国时期多为报刊或专著中相关介绍、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王次炤的《歌剧艺术的改革者——德国音乐家瓦格纳的生平和作品简介》(1986)、刘雪枫的《神界的黄昏——瓦格纳和音乐戏剧》(1994),以及赵鑫珊的《瓦格纳·尼采·希特勒》(2007)等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传记,对瓦格纳在中国的流传起到巨大作用。
(五)译介研究
总体来讲,瓦格纳剧作的翻译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不能满足研究者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翻译时间晚。中国最早的瓦格纳剧作译本是胡其鼎于1964年翻译的《漂泊的荷兰人》,高中甫、张黎等主编的《瓦格纳戏剧全集》直到1997年才得以问世。二是翻译版本少。除《漂泊的荷兰人》(共三种译本,胡其鼎1964年版,何乃钦1997年版,姚丽静、周士红的2001年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共两种译本,高中甫、周依萍、胡其鼎、申文林的1997年版和鲁路的2003年版)五剧外,其余八种剧本都只有一种译本。三是翻译质量不高。《瓦格纳戏剧全集》尽管做到了“全”,但翻译质量却遭到不少人怀疑。另外,目前没有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瓦格纳学术专著译本。
此外还有比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如李巧慧的论文《瓦格纳与乔伊斯:现代主义音乐和文学的交响》、洪力行的博士论文《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界的华格纳风潮(Wagnérisme)——一个跨艺术研究的思考》等。
总体来看,国内瓦格纳研究远远落后于国外瓦格纳研究。一方面,客观上与语言、文化的异质与阻隔有着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主观上与国内研究者的数量与构成也有关系,数量上瓦格纳研究者较少,构成上研究者多集中于音乐学、戏剧学,他们尽管也从文学角度研究瓦格纳,但囿于学科的界限,往往并不彻底。期待更多外国语言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者投入瓦格纳歌剧的文学研究中,使得中国的瓦格纳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注解【Notes】
①论文根据作者硕士学位论文《颓废与救赎——〈帕西法尔〉主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版)引言中部分内容扩展完善而成,特此说明。
②http://www.utexas.edu/courses/wagner/home.html,2015年7月5日访问。
③因本论文研究对象为歌剧剧本,故创作时间以剧本最终完成时间为准,而非传统的总谱完成时间。《莱茵的黄金》、《女武神》、《西格弗里德》、《神界的黄昏》四剧合称《尼伯龙族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其顺序依照剧情发展排列,而非创作时间的先后。
④可分别参考[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可参考Timothy P. Martin. Joyce and Wagner: A Study of Influ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⑥可参考陈子善:《新文学巨匠笔下的瓦格纳》,载陈子善:《纸上交响》,百花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⑦此书第一版名为《理查德·瓦格纳:研究导引》(Richard Wagner: A Guide to Research),由Routledge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⑧参考艾士薇:《阿兰·巴迪欧“非美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3—165页。
⑨这两篇文章后收入傅彦长:《音乐文集》,三民公司1929年版。
⑩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最早的译本并非出于文学目的,而是出于音乐目的,该书“出版者的话”中明确说明:“外国古典歌剧脚本的出版,目的在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根据原版歌剧总谱或音响材料对歌剧进行批判研究时提供必要的参考(对歌剧产生的背景及剧情内容、人物唱词的了解等)。”见[德]理查德·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雨三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⑪分别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28—102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5—657页。
⑫ 文学评论(如萧伯纳的《瓦格纳寓言》)和带有学术性的传记(如狄特·波希迈耶尔的《理查德·瓦格纳:作品—生平—时代》)不考虑在内。另,艾士薇翻译的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学术专著《瓦格纳五讲》有望在2015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3][德]理查德·瓦格纳:《瓦格纳论音乐》,廖辅叔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202页。
[2]张望:《理查·瓦格纳的诗学》,厦门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7页。
[4]高中甫:“后记”,载《瓦格纳戏剧全集(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608页。
[5][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雨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页。
[6][俄]安德烈·别雷:《象征主义》,转引杜文娟:《诠释象征:别雷象征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7]朱雁冰:“译者序”,载[德]托马斯·曼:《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朱雁冰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8][法] 让·米伊:“序二”,载[法]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第1卷·在斯万家这边》,徐和瑾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9]Bryan Magee. Wagner and Philosophy.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0, p.276.
[10][德]尼采:《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3页。
Richard Wagner is well-known for his Operas. He is widely accepted as a composer, while as a playwright, he doesn't get much academic attention which he deserves. New academic horizon of literary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agner. Firstly, from the point of Wagner as a poet, the literary study of Richard Wagner's operas is justifiable. And then,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 overview of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Richard Wagner Opera Literary Study Overview of Studies
Liu Yujie is at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His major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刘玉杰,武汉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Title: The Literary Study of Richard Wagner's Operas and an Overview of Studies from Home and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