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呐喊者
——鲁迅与韦斯特
2015-11-14宋昱
宋 昱
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呐喊者——鲁迅与韦斯特
宋 昱
内容提要:韦斯特的作品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具有相同的元素:韦斯特极力唤醒沉溺于荒谬的美国梦下的人们,而鲁迅在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下试图从麻木中唤醒国民。韦斯特与鲁迅笔下的主人公也具共同点:他们都是社会重压下精神扭曲的人物。本文比较研究韦斯特和鲁迅的作品,试图探讨二者作品相同内涵的原因所在。
韦斯特 鲁迅 精神病 创伤 异化
尽管鲁迅与纳撒尼尔·韦斯特两位作家从未有过任何的交集,也无任何证据显示双方曾受到过对方的影响,但从他们的作品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两人很多地方可谓不谋而合。鲁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韦斯特活跃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地域上来讲,二人相距遥远,因此他们二人是一种跨越地域的精神聚合。
一、创作的背景时代
在创作主题上,其实两人的创作重心都是混乱。这样的结果,是作为一个目光锐利的作者对不确定状况的反应:历史动荡感,对社会巨变威胁的感应,对思想意义上和生态意义上社会倒退的最明显的表现。就好比在当代中国文学中,这种文学作品明显且集中在20世纪上半叶,以鲁迅的作品为主,例如《明天》、《孤独者》、《狂人日记》等。20世纪上半叶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社会是一个急剧动荡的社会,一个民不聊生的社会,一个精神上病态的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从当时的社会的现实出发,或揭示个体的创伤,目的是唤醒与救治。其中,鲁迅的作品不仅仅展现当时社会的现实,更是跨域时代,看民族集体,看个体人性,从生命意义上、文化意义上和哲学意义上揭示一个民族的满目疮痍 。例如在作品《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都具有令人震撼的道德力量以及深刻的社会意义。
现在来看韦斯特的作品,韦斯特一生短暂,仅留下四部小说。小说的背景大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整个社会在经历了物质繁华的狂欢后陷入了全国性的经济崩溃,人们在20年代理想主义的急剧衰落之后,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步入了一个严酷的艰难时代。在20年代急速膨胀的城市,消费和低级的公众娱乐活动的瓦解性诱惑力之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传统的道德观受到摒弃,新的狂欢主义并不能融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这也是韦斯特作品中一贯体现的客观事实。30年代后,经济崩溃带来的恐慌更是使人们陷入了普遍的信仰危机。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体现。用主人公“寂寞芳心小姐”的话来说,这是个死气沉沉的世界,放眼望去,这个世界里所有的形象都是那么令人不悦与窒息。天空看上去像是被一块脏抹布擦过,公园中萧瑟荒芜的景象,即使已经是在五月份里也感受不到任何生机,毫无生气的土地需要用那些绝望的读者的眼泪来浇灌。酒吧里的窥视孔里露出的眼睛布满血丝,心脏是一块凝结了的冰冷的油脂,而他的感觉像冰冷油腻的脂肪一样。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散发出一种病态的气息,并且压抑到令人窒息。
由此可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两位作家的创作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造成两者的作品产生共鸣的背后成因。
二、凡俗人物与弱者
人物是作品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评论家对作品进行评论的焦点。从作家对某一特定类型人物的反复书写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作家的性格特征和世界观、人生观,感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气息。从人物塑造方面来看,鲁迅与韦斯特都把目光投注到“小人物”身上,描绘他们的艰辛与困惑,诉说他们的苦恼与追求。
鲁迅与韦斯特笔下的人物,大都是中下阶级的人物,都是一般的凡俗人物,属于社会中的弱者,作者都刻画出猥琐、庸俗、变态、畸形的人性。他们笔下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残酷的社会重压之下,可悲、可怜、可鄙。
《蝗灾之日》中,在这部以好莱坞为背景的小说中,人物大多是演员,他们不仅是舞台上的演员,也是人生舞台上的演员。台上台下其实很难区分了。喜剧演员哈利一生忠于自己的艺术,却不得不挨家挨户地推销自制光滑剂谋生,他一面推销,一面表演,既取悦于顾客,又在自我欣赏。这位末流演员死后连棺材钱都没有剩下,只好靠女儿费艾卖身去换来。故事中更可悲的还有许多到加利福尼亚来追求明星梦的人们,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为的是能到这个充满阳光和柑橘的地方来过他们梦想的生活。但是他们最终得到的只是重复的虚假,憧憬的生活不过是幻想。何默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饭店工作了大半辈子,有了一笔自己的积蓄,因为肺病的缘故辞去了工作,到洛杉矶来休养。但有病的并不只是他的肺,更是他的灵魂,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已经使他麻木,虽然他还保持着善良和容忍,但已经失去了表达自己的能力。在他不计一切地帮助了费艾,还无条件地容忍她的一切要求,但还是被她遗弃了,他也终于绝望了,被彻底激怒而失控。在最后的情形里,这个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小职员也成了乌合之众的猛士,以可怕的暴力来发泄愤怒。小说中人物的梦想、希望与理想在大萧条时期的社会与精神环境中可悲地夭折了,在平凡、枯燥、肮脏的都市生活压力下,他们失去了人的价值与尊严。
这些人物与鲁迅笔下的那些心灵扭曲和心态畸形的人物, 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华老栓、涓生、闰土等,确实存在着可比照的共同点。比如何默与《伤逝》中的涓生:二者都是精神上的懦夫,都没有勇气去爱自己所爱的人,因此只能生活在痛苦的哀叹之中。再如哈利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都或多或少的因为自己的身份或者才华而自命不凡,但其实一直忍受着贫困交加的生活,也因生活的窘迫,尊严一直被人踩在脚底,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悲剧人物。可以说韦斯特的小说是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美国人的无助、挣扎与彷徨;而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也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人可悲可怜的形象,每篇故事掂在手里都沉甸甸地有分量,每篇故事让人读来笑中有泪,泪中有笑,有一种直透心魂的魄力,令人读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三、“病”与“创伤”
那么,凡俗人物与弱者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鲁迅与韦斯特告诉我们,是“得病”与创伤后的异化。
鲁迅和韦斯特对人性、对社会的非凡洞察和深刻理解是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和社会体验息息相关的。鲁迅与韦斯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似的,两人又都经历过家庭没落的尴尬。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回忆到每天到他在当铺与药铺之间来回奔波的情景。使得他很早就领略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韦斯特本也是来自美国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大萧条时期,韦斯特的父亲破产后,他不得不在一家饭店里工作,饭店里那些潦倒落魄的顾客整天看着报纸,寻找招聘广告。他们装模作样的表面掩饰不了内在孤独、恐慌、沮丧和窘迫。而且韦斯特不止一次地亲眼目睹了客人从饭店的顶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对韦斯特来说,他要写的不是大萧条下物质的匮乏,而是摄影机拍不下来的灵魂的贫乏和疾病。这点和鲁迅不谋而合。
鲁迅的《呐喊》中,有数篇故事都会围绕“病”展开的。例如《狂人日记》与《白光》中的人物患的是“精神病”,《药》与《明天》中的人物患的是“肺病”,《孔乙己》与《阿Q正传》中的主角最后落下了“残疾”。这些故事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人可悲可怜的形象,每篇故事掂在手里都有沉甸甸的分量。无论鲁迅描写的病态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其实都是映射出病态中国社会下国民那病态的灵魂,一个民族的灵魂生病了,世人却毫无察觉,仍旧过着虽生犹死自欺欺人的生活。鲁迅在《呐喊》中毫不留情地揭同胞的丑,但其真正用心却在于用自己的作品对那些处于停滞麻木状态中的同胞进行振聋发聩的警醒。鲁迅之所以无情,正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同胞窒息致死。因此,他要大声疾呼,大声呐喊,借此唤醒麻木沉睡的同胞。
同样,韦斯特也用讽刺和黑色幽默的手法,给在大萧条下被美国梦蒙蔽的世人一声呐喊。韦斯特笔下有各种各样的梦,发财梦,救世梦,明星梦,为了追随这些梦,美国人同样在韦斯特的笔下丑态百出,没有尊严。韦斯特将这些没有任何保留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如果说鲁迅笔下的人们是“生病”,那么韦斯特就是创伤后的异化。异化是人类因极度孤独、焦虑而失去自我的结果,在韦斯特的小说,这种异化便是由心理上的创伤造成的。例如在《寂寞芳心小姐》中,读者问到:为什么我这么卑微?有的读者问: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不堪?一封封来信仿佛沉重的十字架,承载着写信人的无数创伤与痛苦。这些向“寂寞芳心小姐”求救的信件中,其实也揭示了当时中下阶级的美国人的困窘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一个丑态百出的美国社会。
与此同时,可以注意到,与“寂寞芳心小姐”信件往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女性,可见女性的生存环境更加令人堪忧,她们承受的暴力与折磨远远大于男性。在这一点上,鲁迅的小说中也可以体现。鲁迅在小说中也是把女性界定成更加弱势的群体。女性更加容易被蒙蔽。例如《明天》中救子心切的单四嫂被神签与何小仙给蒙蔽,体现了当时女性的无知与逆来顺受的无奈。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中那个自称是“厌倦了一切”的德国妻子,何尝又不是被宗教蒙蔽与禁锢,苦苦地忍受着病痛而又无法解脱。
应该指出,鲁迅与韦斯特对祖国、对同胞的无情批评并不等于民族虚无或人性否定。对于人性,鲁迅和韦斯特都是最终肯定的。虽然说鲁迅是用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心理来描绘阿Q、闰土和华老栓们的,但是字里行间里,鲁迅始终没有抹去中国人民的那份善良与淳朴,那份存在骨子里的坚韧。鲁迅是仍然对人民大众寄予希望的,同时也对身处不幸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同情与怜悯。韦斯特也是如此,他并非表示人不能有梦,美国人无论何时都有雄心壮志,都有拼搏向上的精神,这是要给予绝对的肯定的。并且,韦斯特在解构美国梦时,他那无情揭露的背后同样是满怀怜悯。这才是韦斯特真正的感人之处。他同时也是为了警醒人们,千万别毫无准备地去当梦想祭坛上的牺牲。
鲁迅与韦斯特同为在乱世下的呐喊者,并都深感民族的危机,这种相似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二者倾注在作品里的对民族命运同样的深切关心与对现代社会同样的深刻批判。所以,鲁迅与韦斯特是一种跨越地域的精神聚合。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李桂荣:《创伤叙事:安东尼·伯吉斯创伤文学作品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2]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165页。
[3]杨国华:《现代派文学概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7页。
[4]钱素满:《韦斯特小说集》,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West's works and Lu Xun's The Scream and Wandering share the same elements: West strives to awaken the people indulging in the absurd American dream while Lu Xun tries to arouse the people from numb in a society of crushing poverty at that time. The heroes under West and Lu Xun's pens also have a lot in common: They are twisted spiritually under the heavy pressure of society.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 and Lu Xun's works, trying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same connotation of their works.
West Lu Xun Mental Disease Trauma Alienation
Song Yu is in English Department at Han Kou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is specialize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宋昱,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Title: The Similar Screamers under the Different Skies—Lu Xun and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