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则与自由的对抗
——歌德《飞行的大钟》分析

2015-11-14李师花

世界文学评论 2015年1期
关键词:歌德旷野诗文

李师花

规则与自由的对抗

——歌德《飞行的大钟》分析

李师花

内容提要:笔者试图对歌德《飞行的大钟》一诗进行全面周详的分析。所谓分析,即对原文进行拆分,从诗的内部,即音韵、文字、句法及语法结构、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支撑并阐述本诗的主题:规则与自由的对抗中,规则是最终取占上风。作者借此警醒人们,要遵守规则,否则就要接受惩罚。

歌德 飞行的大钟 叙事歌谣 规则与自由的对抗 文本分析 阐述

叙事歌谣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将诗歌性、叙事性、戏剧性熔于一炉。叙事歌谣虽写于几千年前,但其中所揭示的道理却是直到今天也适用的。《飞行的大钟》一诗就是一首典型的叙事歌谣,由歌德于1813年落笔写成,篇幅短小,脍炙人口,易于理解。本文主要对歌德这首经典叙事歌谣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诗文分析

(一)试译与原文

Die Wandelnde Glocke 飞行的大钟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I1Es war ein Kind, das wollte nie,从前有个孩子,

2Zur Kirche sich bequemen,对去教堂总是抗拒,

3Und Sonntags fand es stets ein Wie,到星期天,总想个法子,

4Den Weg ins Feld zu nehmen.走上去旷野的路。

II5Die Mutter sprach: "Die Glocke tönt,母亲说:“大钟在敲响,

6Und so ist dir's befohlen,这就是它的命令,

7Und hast du dich nicht hingewöhnt,如果你不习惯前往,

8Sie kommt und wird dich holen."它就来将你带领。”

III9Das Kind, es denkt: Die Glocke hängt小孩,他想:大钟高高

10Da droben auf dem Stuhle.悬挂在钟架之上。

11Schon hat's den Weg ins Feld gelenkt,刚一放学,

12Als lief' es aus der Schule.他就跑向了旷野。

IV13Die Glocke, Glocke tönt nicht mehr,大钟,大钟不再敲响,

14Die Mutter hat gefackelt.母亲感到犹疑。

15Doch welch ein Schrecken! Hinterher多骇人那!后面

16Die Glocke kommt gewackelt.大钟摇摇摆摆地追来。

V17Sie wackelt schnell, man glaubt es kaum;晃得好快,真难以置信;

18Das arme Kind im Schrecken,吓坏可怜的小孩,

19Es läuft, es kommt, als wie im Traum;他在飞奔,像进入梦境;

20Die Glocke wird es decken.大钟将会把他覆盖。

Ⅵ21Doch nimmt es richtig seinen Husch,但他准确把握时机,

22Und mit gewandter Schnelle灵敏、快速地

23Eilt es durch Anger, Feld und Busch穿过草地、田野和灌木,

24Zur Kirche, zur Kapelle.跑向教堂,跑向祈祷室。

Ⅶ25Und jeden Sonn- und Feiertag每逢周日和节假日,

26Gedenkt es an den Schaden,他都会想起这次教训,

27Läßt durch den ersten Glockenschlag伴随着第一声钟声,

28Nicht in Person sich laden.(289-290) 自觉去做礼拜。(207)

(二)本诗产生的年代和背景

据歌德的秘书里默记述:里默和歌德的儿子奥古斯特有一次碰到一个儿童,说他怕听教堂的钟声。他们就寻开心地说,教堂的钟会从钟楼上飞下来在街上晃来晃去,奥古斯特并用伞模拟其状。里默将这个玩笑告诉歌德。歌德当时并没有注意,但后来却据此写成这首叙事歌。又据采尔特给歌德的信(1814年3月9日)曾告诉歌德,说波西米亚有一座山,其形如钟,人从一定的远处经过,对于幻视的眼睛就好像这座钟山在后面移动跟踪一样。本诗于1813年3月22日作于波西米亚的泰普利茨。(207)

(三)主 题

这首叙事歌谣中讲述了一个原本爱去田野里面玩耍、不愿去教堂的小孩,在受到大钟追击的惊骇以后,乖乖去教堂做礼拜的故事。在诗的开端,孩子顺着自己的天性,喜爱投向自然的怀抱,拒绝去往教堂。但正因为如此,受到大钟的追捕,在田野中自在玩耍的孩子被硬生生地赶去了教堂。由此便塑造了一对矛盾体:从诗文的表意来看,是旷野和教堂;但更深层次地考虑,旷野代表的是自由,而教堂代表的则是规则,自由和规则的对抗便是本文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按照诗节发展的顺序,一开始自由是占上风的,但中间经过一番抗争,规则终归取得胜利。

(四)音韵结构

本诗采用的“抑扬格(Jambus)”韵步。它以一个弱起音节起步,后面紧随一个强音节,然后弱强音节交替出现。“抑扬格”韵步通常用来叙事。其中每段第一行和第三行的尾音节押韵,第二行和第四行的尾音节押韵。在德语中这样的韵法叫作交替韵(Kreuzreim),也是德语诗歌中较为常用的押韵方法。(26)

下面我们以第一段为例来展现本诗的音韵。以下用X表现扬声(长声),用x来表示抑声(短声)。

1Es war ein Kind, das wollte niex X x X x X x X

2Zur Kirche sich bequemen,x X x X x X x

3Und Sonntags fand es stets ein Wie,x X x X x X x X

4Den Weg ins Feld zu nehmen.x X x X x X x

全诗都如第一段一样采用了“抑扬格”,韵法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叙事性强。在这样抑扬顿挫的声调中,整个故事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

(五)文字、语法—句法结构

诗文的字里行间都会透漏出作者的重要想法,为了准确把握作者的所思所想,我们需要从诗文的选词入手,参照词典,把握好每个词的意思;然后对各类词汇加以分类分析,揣摩作者的本来意图。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以句法、语法为切入点,分析诗文的句子成分。这是在对诗文进行语义分析时,必不可少的一步。对《飞行的大钟》的文字、语法—句法结构分析如下。

(1)文字结构

动词的选择和运用:把动词进行分门别类,我们可以发现整首诗的动静关系。除却情态动词和助动词以外,本诗一共有22个完全动词。在这里我们将这22个完全动词分为两类: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分类如下:

静态动词(9个):命令(befehlen)、 勉强同意(bequemen)、 想(denken)、 犹豫不决(fackeln)、 回想起(gedenken)、 习惯(gewöhnen)、 相信(glauben)、 悬挂(hängen)、 让(lassen)

动态动词(13个):覆盖(decken)、 赶快(eilen)、 找到(finden)、 拿、取(holen)、来(kommen*3)、 装载(laden)、 跑(laufen *2)、引导(lenken)、 拿(nehmen *2)、 说话(sprechen)、 发出响声(tönen *2)、 摇晃(wackeln)、 徜徉(wandeln)

从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动态动词明显多于静态动词。在动态动词一组中,很多词重复出现:来(kommen)出现三次,跑(laufen) 出现两次,拿(nehmen)

出现两次,发出响声(tönen) 出现两次。所以综上所述,作者运用大量的动态动词,在本诗中描述了一副极富动感的画面,从而将整个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名词的选择和运用:本诗中共有21个名词,全部是具体名词,没有抽象名词。这一点非常有利于叙事,对于诗中整个故事情节生动具体的展开非常有帮助。此外,诗中只有一个复合名词Glockenschlag(Glocke+Schlag),其余都是简单名词。可以说名词的选择是简单明了的,读者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文中所有名词根据其所属的类别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其中有两大类的名词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与教堂有关(6个):钟(Glocke *7)、敲钟(Glockenschlag)、祈祷室(Kapelle)、教堂(Kirche *2)、星期天(Sonntag *2)、钟架(Stuhl)

自然、风景(4个):草地(Anger)、灌木(Busch)、 旷野(Feld *3)、道路 (Weg *2)

本诗中关于教堂和旷野的名词是最多的,由此可见二者是出于核心地位的,且彼此间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抗或矛盾。再对这两组做进一步观察就可以发现:无论各个组中词的数量,还是每个词重复的次数,与教堂有关的名词都处于绝对优势。所以,我们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教堂与旷野的相互对抗中,最后教堂以其优势胜出。作者通过名词运用,再进一步地印证了本诗的主题。

在基本独立于诗文意义的情况下,仅从动词、名词的分类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本首诗是比较动态的,教堂和旷野的对立构成了本诗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句子进行分析。

(2)句子结构

本诗共有28行,其中只有一行是自己单独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余27行要么在句中换行,要么在词句中间换行。这样的诗句读来,呼吸是不通畅的:每个断行处要求读者停顿,可因整个句子还没有完成,又要求读者无停顿地继续读下去。这样在读时,便会形成一种紧张感,甚至是一种窒息感。本诗中有大量这样的诗行、诗句不统一结构,所以整体看来,本诗仅通过断句这一点便营造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在里面。

从句子类型来看,本诗中以陈述句和简单句为主,简单易懂、平铺直叙,方便读者理解。

(六)修辞结构

本诗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比较(Vergleich)和拟人(Personifikation)。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

第19行:他在飞奔,像进入梦境;

这里将小孩逃避大钟的追捕这个情节比作梦境。一方面,印证了第17行的“真难以置信”;而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出了小孩的恐惧:在极度恐慌中,他已难以分清梦境和现实了。

而拟人手法在描写大钟时多次出现。教堂大钟本是死物,但文中作者却将大钟拟人化。它不仅能主动将不听话的小孩带走、罩盖,还能以很快的速度摇摇晃晃地前进。大钟因其没有脚且身躯庞大,作者没有用奔跑(laufen)这类的词,而是用了摇摇晃晃(wackeln),使读者不禁联想起醉汉走路时摇摇晃晃的笨拙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但尽管如此,大钟的速度却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让人感到惊骇,这种对比更增强了本诗的戏剧化效果。通过赋予大钟人的特征,本文更加生动形象,更富画面感,更具动感,戏剧化效果更加突出。

(七) 叙事角度

本诗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叙述,较为客观。

(八)时 间

本诗的时态非常丰富,既有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也有现在时和将来时。但总体来说,可将全文分为三个时间阶段:过去、现在和将来。按照时间发展顺序,作者有层次将整个故事为我们一一叙述开来。但有的地方却时态混乱,让读者有一种时间穿梭的感觉,好似亲身经历一般。

第一段和第二段里面,除却母亲说话的内容,大部分用的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两段简单介绍了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母亲说话的内容里面,却是各种时态混杂,现在时,完成时和将来时交替出现,极具舞台效果。在母亲的威胁、恐吓中,我们在过去、现在、未来中来回穿梭,不仅仿佛亲眼看到了严厉的母亲,好像也随着母亲的话语领教了不听话的后果。

第三段里面,前两行“小孩,他想:大钟高高/悬挂在钟架之上,”用的现在时,而后两行“刚一放学,/他就跑向了旷野。”又用回了过去时。通过不同时态对比,作者着重强调了调皮小孩的念头,我们眼前好像真的出现这么一个画面:小孩托着下巴,不以为然地想,哼,大钟就挂在那,它才不会来追我那。而紧接着,作者又转到了过去,将我们带入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第四、五、六段里面,大部分用的现在时。这本来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作者却运用了现在时,就好像大钟追捕小孩这个情节真实、具体地发生在现在,发生在读者眼前一样,活灵活现,生动形象,非常具有戏剧效果,使读者印象深刻。

而第七段里,用的也是现在时,但第25行中的“每逢周日和节假日”这样一个时间状语却将这段的情节指向了将来。以“大钟追捕小孩”这个情节作为现在的话,那“小孩吸取教训,按时去做礼拜”就理所应当地发生在将来了。

通过丰富的时态变化,作者不是在给我们讲故事,而是在给我们演故事。整首诗就是一出绝佳的戏剧,在不同的时态穿梭中,我们好似亲眼见证了整个故事。

(九)空间、方向

纵观整首诗,我们可以发现小孩行为走向的变化。从开始的“对去教堂总是抗拒”到“走上去旷野的路。”然后发展成为“刚一放学,/他就跑向了旷野。”到“穿过草地、田野和灌木,/跑向教堂,跑向祈祷室。”,最后到“伴随着第一声钟声,/自觉去做礼拜。”简而言之,诗文开始是:从教堂到旷野。而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变成了:从旷野回到教堂。这样一种方向的逆转,突出了教堂和旷野这样一对矛盾体,此消彼长。而最后诗文以小孩心甘情愿去教堂做礼拜为结尾,方向再也没有了逆转,表明在教堂与旷野的冲突中,教堂取得了决定性、最终性的胜利。

(十) 诗文结构

按照情节发展,我们可以将整篇诗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二、三段)主要以过去时介绍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小孩不愿去教堂,妈妈对他加以警告,但小孩却不当回事儿。

第二部分(四、五、六段)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主要以现在时具体展现了小孩逃避大钟的追捕这个画面,动感十足。对这一部分再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第四段和第五段,主要是讲大钟追得飞快,小孩感到惊骇。这两段中相继用了两遍“惊骇(schrecken)”这个词,且第五段中的“真难以置信”,“像进入梦境”更是说明了小孩的这种恐惧心理之强。而在第五段的最后一行“大钟将会把他覆盖”,小孩的恐慌达到极致,而全文也达到高潮。之后第六段以一个但是(doch)开头,表明这里事情出现了转折,小孩恢复了理智,开始冷静下来,“准确把握时机”,并且步伐也变得“灵巧”了起来,最后奔向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地——教堂里的祈祷室。

第三部分(第七段)以现在时指向将来,是整个故事的尾声:小孩吸取教训,按时去做礼拜。

二、《飞行的大钟》诗文诠释

以上的分析都反复提到了教堂和旷野这一对矛盾体。诗文中的孩子不愿去教堂,总是顺着自己的性子去旷野中玩耍,最后在大钟的逼迫下不得不选择了教堂。在这里,教堂是一种人文的东西,象征着规则、秩序;而旷野是一种自然的东西,象征着自由。人都有追求自由的天性,然而却生来注定要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着。诗文以一个小孩为主角,是因为小孩还比较懵懂,未受教化,还比较愚昧。所以他所做的选择都是天性使然。去往旷野、向往自由,不喜束缚,是人本能的追求。可是生活在大环境下,或是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必然要遵守这个环境的规则、秩序。如果抗拒,就像文章小孩所做的那样,不管不顾地继续奔向自由,必然会受到规则的惩罚。

相较于旷野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场所,教堂无疑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了。如果这就是规则、秩序允许你活动的空间的话,那么旷野,也就是自由给予你的空间看起来是无限大的。可是不遵守规则、秩序,惩罚是必然的。所以,不守规则的人有两种选择:要么乖乖归顺,要么接受惩罚。诗文中,惩罚的方式是什么?是被大钟罩盖,被局限在一个比教堂还要狭小的空间里面。正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一样,热爱自由,充满激情,不顾绿蒂已然订婚这个事实,依然狂热地追求自己所爱。可是最后却把自己逼上了死胡同,选择了自杀。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它的前提就是规则、秩序。如果盲目追求自由,置前提于不顾,那很可能会“被困于大钟之下”,作茧自缚。

第二段中出现了母亲这个形象。前面我们说,孩子象征的是未受教化、比较愚昧、没有经验阅历的人。那相较来说,母亲则属于开化的、阅历经验丰富的长辈了。这里,长辈以自己的经验之谈来劝诫晚辈遵守规则,并对违逆的惩罚做出了警告。除此之外,我们不应忽视“母亲”这两个字的字面意义,这是与孩子血肉相连的人,与孩子最亲近的人。这样一个人所说的话,是真诚的,充满关切的。这说明,对于这样一个不守规则的孩子,规则并没有直接给予严厉的惩罚。而是先派“母亲”这样一个形象进行温柔、好意的劝诫,劝其回头。可无奈劝说无果,规则才派了“大钟”这样一个形象对其惩罚。

母亲是代表“柔”的长辈、劝说者的话,那大钟则是代表着“刚”的惩罚者了。值得注意得是,第三段中写道:“小孩,他想:大钟高高/悬挂在钟架之上”。这时的大钟是静止的,对孩子来说,此时的大钟存在感是很低的。所以小孩才会无视它,无所顾忌地继续奔向旷野。可是一旦违反规则,“大钟”的严厉无情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尽管它是“摇摇晃晃的”,显得有些可笑,但是却是快得难以置信,显示出它实施惩罚的坚决和力度,让人除了恐惧之外只怕是再也笑不出来了。幸好小孩还是机智的,第六段以“但是(doch)开头,表明事情发展出现了转折:他在极端恐惧之中,突然急中生智,恢复了理智,最后灵巧、快速地奔向了教堂的祈祷室,奔回了规则的怀抱。可是,小孩刚开始为什么会无视如此厉害的“大钟”呢?因为它是静止的,是小孩生活中的常物,小孩习惯了他的存在,所以才不会感到任何威胁。就如同规则一样,规则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不会对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恐惧。可一旦我们胆敢越雷池一步,敢去违反规则,那规则就要显示出它严厉的一面,对我们做出相应的惩罚了。

可以说,母亲和大钟都是规则的守护者,一柔一刚,刚柔并施,让你最后不得不臣服于规则之下。

诗文中,大钟前进的方式是“摇摇晃晃”。这个表达共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以副词的形式出现(gewackelt),一次是以动词的形式出现(wackelt)。大钟身躯庞大,且没有脚,这样摇摆着向前确实有些可笑。惊骇(schrecken)这个词在文中也出现了两次,且基本都是和“摇晃”一起连着出现。第一次是在第四段的后两行中“Doch welch ein Schrecken! Hinterher/Die Glocke kommt gewackelt”。在感叹句中出现。感叹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直译成中文为:这是怎样一种恐惧啊!作者借以这样一种句式来表现此时小孩的恐惧。可是小孩真的感到恐惧吗?就算有,后面一句中的“gewackelt”表现出来的喜剧成分也多少将这份恐惧弱化了。而第二次是在紧接着的第五段的前两行“Sie wackelt schnell, man glaubt es kaum;/Das arme Kind im Schrecken”。这里依然说大钟是摇晃着的,可是后面却紧接着补充说是“快,且令人难以置信”;而这次的Schrecken是以介词短语的形式出现的:im Schrecken。 中文直译过来就是淹没在恐惧之中。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恐惧,不需要假以任何感叹句式假以强调。可以说,这里的恐惧和前面所说的恐惧是不同的,前面的恐惧更像是作者强加给小孩的;后面的却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更真实。说起规则的惩罚,人们可能感到可笑,就像看“摇摆的大钟”如同一个笑话一样,可是它一旦显示出它的严厉,人们便如那个小孩一样淹没在恐惧之中了。

最后一段中,小孩终于吸取教训,定下心来,开始乖乖去教堂。这里用的现在时,表明去教堂,也就是遵守规则这件事情成了小孩生活中的常态。且这里,直到文章的结尾处,再也没有出现方向的逆转。这表明了规则和自由的争斗中,规则终会取得最终胜利,表现出了作者本身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取舍。

三、总 结

通过对文章进行拆分,从音韵、文字、句法及语法结构、时间、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堂与旷野,从深层次来说,规则与自由的矛盾与对抗便跃然纸上。通过讲述这样一个平凡简单的故事,作者旨在告诫读者:要顺应规则,否则便会受到它的惩罚。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Goethes Werke. Hamburger Ausgabe in 14 Bänden. Textkritisch durchgesehen und kommentiert von Erich Trunz, München: C. H. Beck, 1996, Bd. I.

[2][3]歌德:《歌德文集歌德诗集》,钱春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Horst Joachim Frank.Wie interpretiere ich ein Gedicht? Eine methodische Anleitung. Tübingen: Francke Verlag, 1991.

[5]吴建广:《用优美的形式描述丑恶的事实——保尔.策兰〈死亡赋格〉分析》,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第6卷第2期。

[6]Günther Drosdowski. DUDEN.Die Grammatik,Mannheim,Leipzig, Wien, Zürich: Duden, 1995.

[7]Günther Drosdowski. DudenDas große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in sechs Bänden. Mannheim, 1977.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llad of Goethe Die Wandenlende Glocke by separating the text into small pieces, like rhyme, word, syntax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 time and space and so on, in order to support and interpret the theme of the poem: in the confrontation of rules and freedom, rules have finally taken the upper hand. This ballad shows that people should abide by the rules. Otherwise they will be punished.

Goethe Die Wandelnde Glocke Balla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Rules and Freedom Analysis of Text Interpretation

Li Shihua is from German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Research direction is German Literature.

李师花,同济大学德语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文学。

Title: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Rules and Freedom—Analysis of Goethe's Ballad Die Wandelnde Glocke

猜你喜欢

歌德旷野诗文
初冬的旷野(外一首)
初冬的旷野(外一首)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守望旷野(外三章)
晚年的歌德
旷野的风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千金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