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下消费体验的文学观
2015-11-14王燕子
王燕子
当前,自媒体文学以其不可小觑的韧性,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势头,跻身于人们各种碎片化的时间中,形成了创作最快捷、回馈最鲜活的文学类型,自媒体时代的个体主导,自我传播,共享消费的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并改变成就了一种新型的消费体验式的文学观念,但这种观念还是会受到固有的文学思维模式的影响。本文将从身份定位、创作形式、阐释方式三个方面,对自媒体时代的文学观念进行探讨。
一、代入式的身份体验
自媒体的特色在于点对点的对等传播,这里的“点”,指的是具有独立个体行为的传播者,自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便是在点的基础上,与其他受众进行点对点传播互动的文学行为,与其他媒介文学的区别在于,自媒体文学的作者面对的众多点,是有别于普通大众的粉丝群。
由于娱乐新闻的渲染,社会大众的“歧视”,粉丝大多被定性为潜在的狂热分子,他们有着被假定的社会紊乱的心理特征,是一群病态的,甚至是危险的“他者”。但是,当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成为我们社交媒体的主要选择方式时,“粉丝”已经成为“WE”(我和我们)与他人互动中必须具有的一种身份特征,“粉”只是一种“关注”行为,而“粉丝”等同的只是关注者,有时兼当传播者或评论者。在这个意义上说,粉丝是具有明确目标性选择权,以消费性为核心,兼具一定生产性,可以对文本意义进行消费性再生产的受众群。有了这个明晰且中性的定位,我们才可以正视粉丝效应中生存的自媒体文学。
自媒体文学中的作者和读者,因为自媒体特有的互动式媒介语境的影响,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与读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媒介的转换进行了改变。作者在写作者这个身份之外,还是一个展示写作行为的传播者;读者除了是阅读者之外,还是一个品评写作行为的关注者,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一个希望代入式体验写作行为的消费者,甚至可能是具有再生产传播的创造者。换句话说,自媒体文学的创作者不仅需要写作文学,还需要将自身写作行为,甚至自我形象提供给读者;而自媒体文学的读者不仅需要阅读消费文学文本本身,还需要在互动体验中观赏消费作者写作行为,在获得体验满足之后再进行生产性传播。
以较早进行小说连载的微信公众号“微杂志”为例。“微杂志”开始是以【微杂志·书影音】、【首部微信小说连载】及【小微会客厅】三个栏目的形式进行。最初,书影音与号称微信首部连载小说的《摇的是你,不是寂寞》(以下简称《摇》),可以做到每日一更。《摇》的作者是“NBC 二当家的”,网络业余写手。小说叙述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围绕主人公莫小为,一名微信昵称叫“NBC 二当家的”的IT 人士,在爱情,职场,家庭三维度中的喜怒哀乐。就作品内容而言,《摇》属于典型的屌丝励志风格,为了生产阅读欲望,让读者产生迫切的阅读期待,设置了主人公对不同类型的女性渴求及征服的情境,为使读者在轻松和愉悦中获得阅读快感,作品语言多使用混搭戏仿体,可以说,这是常见的网文风格。
有段时间《摇》的更新速度严重滞后,只能凭借书影音每日对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的推荐介绍,维系与粉丝之间的互动,而小微会客厅会将粉丝的长回复或者是有亮点的问题,每日都进行整理回复,轮流由小微或二当家的进行总结发布。因为微主信息资源的有限,微杂志后来增设了可以与粉丝互动的【下一站旅行】栏目,栏目发布的是粉丝们有关某地旅行的各种吐槽,多为资讯,感想等驴友贴,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完全可以看成是驴友App 的运用。之后,还仿照这种模式,又开设了一个【电影·微吐槽】栏目,专门收集粉丝有趣且具有煽情效果的电影观感。随着粉丝量增加,微杂志还有计划性地设置集体互动游戏,这样有助于粉丝与微主的情感联络。除此之外,微杂志还开设了语音版,每期60 秒,风格属于怀旧感性,情感疗愈型。为了让微信号能顺利延续下去,微杂志开始有计划进行了商业运作,当然不是向粉丝收费,而是推出手机APP 广告,或者其他微信账号的广告等。可以说,微杂志营造了一个五味杂呈的小空间:“雅”可品评清谈书影音,成就一种文艺范;“俗”可参加有奖问答,只图大家一乐;“正”可在“身体还是灵魂在路上”的口号下,读粉丝们自己书写的驴友贴及影评贴;“邪”可看《摇》,满足一下微信世界中的交友幻想。由此看来,《摇》的拖延和粗糙之所以被读者原谅,那是因为微杂志提供的氛围让人欲罢不能,如同到了一家可以让自己放松愉悦的会所,饭菜差点也能将就,重要的是环境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微杂志”有段时间增设了一个栏目【微杂志·封面女郎】(后改为【微杂志·美女兽】),不定期刊载女粉丝投稿的照片及照片背后的故事,自称将由二当家的充当“毒蛇评委”,小微当“和稀泥”者。此举可视为二当家在《摇》小说之外,继续延伸主人公莫小为阅女无数的风格,实现小说外虚拟空间的第二次行为秀。而粉丝读者则可以在这场秀中体验一把,或者是男性玩味女性的快感,或者是女性展现个性的欲望,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大家都能明白这只是一场游戏。《摇》的写作传播过程,成为了一场众人可以参与的狂欢体验,作者在生产阅读欲望,延宕欲望期待,读者则在体验中彰显欲望,获得满足。到目前为止,《摇》已经发表完第一季和第二季,并开始推出其他几部小说连载。微社区的互动也开始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都是根据粉丝的反应相应进行调整,和传统的媒体文学栏目相比,对粉丝体验度的关注及调整栏目的自由度高了很多。
二、参与式的创作体验
自媒体与其他媒介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阅读者不仅消费信息,还会贡献内容,这是种参与性的体验需求,它使得文本创作进入到一种互动式写作阶段。这种互动式写作方式,是对传统写作方式的一种现代性变革,当然,也有其利弊:利,可表现为交融共享;弊,可视为芜杂碎片,不过,碎片看多了,也就成为常态化的一种现象表征了。
值得注意的是,粉丝读者毕竟还是以消费为主,生产性的互动式参与还是少数,这使得自媒体文学的互动式写作,大多只能呈现出一种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形式,但是,这种共同参与的写作体验,正是自媒体文学消费性的表现。
参与性文化是消费主义的一种新样式。消费者可以在参与中,保持对媒介内容的持续性关注。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当真正承担起生产者的任务,或者某种功能时,消费者将暗示自己应以生产者的姿态,融入整个媒介内容的叙事链中。由此一来,消费者将不再满足某类单个商品的经验,而再次消费相关的衍生性商品。于是,消费、参与、再次消费,这将形成消费链条的良性循环。提供参与性体验的机会,也成为了成功绑定消费者的营销方式。当然,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参与,可以提供与主导性媒介内容完全不同的激进选择,进而修改或者偏移原有的消费内容的走向,对原有主导性媒介的霸权地位,具有一定的质疑性和颠覆性。我们可以通过六粉们对六六的创作参与,窥一斑而略知全貌,了解参与性创作体验在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因为六六编剧的电视剧《宝贝》,插入大多广告,六粉们更钟情于纸质书籍的《宝贝》(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作品《宝贝》并不是以孩子为主要内容,而是呈现了在情感危机时代,70 后、80 后及90 后三组家庭,不同的感情经历和生活轨迹。对于是否出续集,从哪个视角切入,选择哪条主线开始创作,在网上引发了众多六粉们的评论及探讨,这些意见都可以看成是六粉们参与性的创作贡献。
六六曾在新浪微博上,转发评论了@咪蒙mimeng 的一条支持微博,写到:“我本来只打算出一部,不知为什么这本剧本翻的书这么大卖!我受宠若惊!若再出一本,你们投票决定是写冯莹70 后这一对抗击婚姻之疲的还是QQ 这一对对未来充满欣喜的?投完我就开始倒腾!”这条微博发表之后,评论区就有了很多粉丝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义的谋划献策:
@粉红柠檬:都写啊!这部戏不是因为某对夫妻的故事而好看,而是因为几个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立体,从多角度反映问题而好看。
@安初荣:作为一个80 后,极其想要知道那对80 小夫妻的命运。我就不信了,男弱女强对于80 后来说还真就木有未来咩?
@dandan 翟:90 那一对,这对写出来有新意,说实话,70 那一对出轨小三的故事太常见了,不如天真女与可爱大叔的结合吸引人。
@耀Phaeton:冯莹~~~这对!太具有教育意义了,冯莹的所作所为可能是我们婚姻生活中的指路明灯。QQ 这对是偶像剧,不是您六六的风格。
@向左美食向右美梦:我反而觉得静波和李川奇、孙哲和王珏(为续集好),即使静波孙哲是原配。感情这东西吧,说不好是性格互补好一些还是同时强大好一些,他们给我的感觉就不是合适,没有那种非要在一起的感觉。
……
从六六续作的回复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第一,自媒体的互动和便捷,让参与性创作的体验成为可能;第二,自媒体的开放和包容,可以让参与性创作出现多种向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六六续作初衷的商业立场,成为文本创作可能的探讨现场。例如,@粉红柠檬 认为文本结构应具有整体性,这是从作品的审美角度提出的意见,虽然没有使用文学理论之类的学术术语,只是从受众是否觉得“好看”的出发点进行评论,但就是这种最真实的需求,道出了艺术的真谛——结构的有机整体性,这无形中反驳了为满足受众口味定做作品的商业初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粉丝读者都有那么理性,@安初荣 就是以自身需求为前提,娱乐消费型的案例。@dandan 翟 却有些特别,虽然做出了选择,但并非仅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前提,而是根据作品创新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在她看来,70 后的小三出轨故事太过于模式化,为了突破婚姻描述简单化的困境,可以选择90 后的婚姻作为演绎对象,但在建议中使用的描述词“天真妹和可爱大叔的结合”,明显是韩剧版的套路,但并不是每个编剧都能写出这种类型的作品。与之相比,@耀Phaeton 对70 后婚姻模式的投票,可算是对六六写实风格的肯定,在她看来,作为90 后的婚恋代表,QQ 的描写类型绝对属于偶像剧,这并非六六擅长的路数,可以说,这名读者算是六六的铁杆粉丝。作为铁杆粉丝的前提是,一定要熟悉作家的风格,不是乱点菜谱,胡乱下单,而是针对作家的风格,作出殷切的期盼,摇旗呐喊。而@向左美食向右美梦 是那种能够理性分析故事情节,作出可能性预测的粉丝,她的建议虽然不在六六提供的选择项之内,但无疑也可以作为创作过程中的拓展项备用。
此外,六六续作事件的回复,还有很多类型,笔者只是选用了几则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粉丝读者的参与性体验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粉丝读者对六六的创作行为,抱有的是一种肯定,她们热情而理性的参与,是一种情感投入,也是一种智力投入,这种投入既满足了自己参与互动的欲望,也是对六六续作进行再次消费前的期待累积,因为投入是会产出的,作为“臭皮匠”的身份进行了智力投入,自然也会以审视者的身份,对衍生作品进行再次消费。这是场“准DIY”游戏,自媒体平台为这场互动,提供了绝佳的营销场地,粉丝读者满足了“自己动手”的欲望,作家也提前刺激了粉丝的消费信心,双方皆喜。
三、消费式的阐释体验
粉丝读者的参与性行为,都是在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但是,“消费”一词,很容易让学者型读者产生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阅读是一个神圣的词,对作品的领悟,对文本的阐释,都应持有一种敬畏的态度,这种对文本仰视而谨慎的姿态,可以保证自己在超验世界中,获得自我提升;而消费则被纳入一种形而下的世俗,对精神无益。这种观念将“消费”概念狭义化了。消费社会对文学最大的影响,是将消费思维的逻辑渗透到文学观念中,任何生产都需要消费,没有消费行为自然不能彰显产品的价值,也不能拉动再生产,文学消费也不例外。但是,消费可以有多种方式,敬畏式阐释只是消费类型中的一类,属于精英主义的方式。如果将“消费”一词当成是“多元化”阅读的代名词,相信偏好精英文学的读者,不会再将消费文学看成是“亵渎”文学了。
如果将文学阅读当成是一种阅读消费,那在任何媒介环境中都可以进行,但在自媒体平台中,这种阅读消费有所不同,它不是单独个体的阅读行为,而是在一个虚拟式的社会化群落中进行的消费式阅读,实际上已经将德里达的“异延”现实化显现,并进行了集束化分群。换言之,自媒体平台的阅读行为,是一种粉丝部落式的消费阐释型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粉丝阅读是一种社会过程。在学者亨利·詹金斯看来,“在这种社会过程中,个人的阐释经过与其他读者的不断讨论,进而被塑造和巩固”。这些讨论一方面扩展了读者的文本经验,使其超越了初始的阅读阶段,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自发或自觉地选择性进入某一个阐释话题,从而在粉丝群的集束部落中,获得群体归属感,由此一来,在讨论中加以巩固的阐释意见,会更加完整地融入到粉丝读者的生活中。自媒体平台将这种粉丝阅读方式放大化,因为跻身其中的读者,都会自觉或被动地归入某种集束部落中,成为文本异延过程中的某一种意见,或参照性意见而存在。如六六续作事件的回复,便可看成是《宝贝》一书情节结构再延伸的可能性讨论,差异性的延迟成了粉丝读者的阐释表述,而粉丝读者的回复与讨论,作为异延的文本现象,集束的形成了几种列阵,相互对应的存在,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但都是同一地存在的。
如果从豆瓣网的读书评论来看,这种集束部落型的异延现象会更明显。仍以《宝贝》一书为例,该书第一版发行于2013年5月,截止2015年10月1日为止,豆瓣网的评分是6.9 分(10分制),在标题为“生活本如此,不必太苛责”的热门评论中,读者“密斯陈”评论到:
“……以前的我对于生育嗤之以鼻,读完《宝贝》,我却领悟延续生命的神圣和倾心付出的意义,即使伴随着无数苦恼折磨痛苦,需坦然面对。……还有个有意思的:静波嫁的是挣钱能力不强但是性格很好的孙哲,孙哲则欣赏静波的聪明和能干。但是最终,静波心里暗暗对一位有才又能干的成熟男人倾心,而孙哲对温顺的前女友说,你有不一样的好。是不是说,当初对方吸引我们的品质最终会因为时间而成为我们厌恶的缺点,而人又总是太贪心,什么都想拥有。”
“密斯陈”这条评论发布时间是2013-05-21 23:44:22,给《宝贝》一书的评价是4 颗星,在评论下方,有38 人认为该评论有用,并有各类跟帖,讨论回复。回复中主要针对如何看待婚前与婚后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理由此产生的情感危机,多是从自身经验出发,这种讨论多为开放性,而非定论式,例如,
2013-05-31 20:50:29 密斯陈
2013-05-31 15:35:18 在路上
我表嫂曾经这样说过:婚前的优点婚后会变成缺点;而婚前的缺点会变成婚后的优点。
======
如果真这样,我觉得很好哇~~但是如果有的人缺点和优点是一样呢。
这类跟帖回复讨论,与其说是对文本的阐释,不如说是选其一点,以“为我所用”的方式,将文本内容或结构作为引子,对自己的生活或者观念进行重新解读的过程,换言之,文本的价值如何并不是阐释的重点,重点在于将文本的“有用之处”,转换为一种丰富复杂的自身经验。
除了肯定型之外,当然还有否定型的讨论,在2013-05-29 09:55:24,一篇标题为“六六与《宝贝》,大胆写自己”的评论中,读者“静七”洋洋洒洒贴出了一千五百多字,只给了两颗星的评价,在评论下方,有2 人觉得有用,1 人觉得没用。在“静七”看来,“对于家庭剧高手的六六来说,《宝贝》真是一个败笔,其三个月赶制而出,粗俗烂造,剧情苍白无力,编造痕迹太重,时间不吻合”,不仅如此,评论中还列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宝贝》一书中逻辑性混乱,不合常理。当然,静七也没有全篇贬低,在评论中,她将六六的婚姻境遇与她笔下的家庭剧进行比较,认为六六的婚变史,为她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六六用着这些取之不竭的原型,稳坐家庭社会剧的霸主编剧宝座,无人可撼”。静七的评论与密斯陈的评论,形成了不同的意见阵营,复调并存于自媒体平台上,任何读者都可以选择进入,或者被动归入某类阵营中,分享个人的阐释。
在豆瓣网的书籍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书籍,影视等文本,都有类似于这种多向度的评论回复,跟帖讨论,及是否有用的归类置顶,这些阐释,完全可以视为德里达“异延”的现实化显现,它们或显或隐的形成不同的集束群落,开启了文本意义阐释权的持续性斗争。
结语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很多的生活方式。如江冰教授所言,80 后90 后“网络一代”与前辈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具有一个“第二生存空间”,在这里他们拥有的虚拟体验,是有别于前辈的重要特征。最主要的是,对于网络一族来说,这种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都已经融为一体了,人机(电脑或智能手机)合一,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他们自由的从网上收集各种信息,以个人喜好选择话题和社区,分享传播自己的意见和理念。
文学是人学,这一点无须更改,但人是多元的,人也是变化的。特别在媒介时代,新媒介的变化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文学自然也会应时而变。自媒体提供了一个特殊化的传播环境,传统文论中的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都无法解释这种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变化,这是一个在消费体验语境下,创作传播的文学。与传统文学观相比,在身份定位,创作方式以及阐释方式上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特色。对于习惯于自媒体环境的人来说,文学不再是精神奢侈品,需要焚香沐浴后,以敬畏膜拜的姿态,等待它给我们带来醍醐灌顶的精神洗礼,文学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如茶米油盐,普通实在,只需要以平视的心态,消费体验着作家与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并与他人分享这一切。
注释:
a 六六:微博[EB/OL].http://weibo.com/u/1706987705。
b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50页。
cd 密斯陈:《宝贝》评论[EB/OL].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81817/。
ef 静七:《宝贝》评论 [EB/OL].http://book.douban.com/review/5995492/。
g 江冰:后青春期:再论“80 后”文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h 王燕子:介质:文本媒介的意义演说,阴山学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