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柴静学演讲技巧
2015-11-14浦润民
文_浦润民
跟柴静学演讲技巧
文_浦润民
柴静在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中使用了哪些演讲技巧,使她的演讲格外出彩?一场好的演讲就是一场好戏,好戏的看头就在于戏剧性。
1.故事
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演讲一开始就让人打瞌睡,而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是一针让观众保持注意力的兴奋剂。
柴静所选择的故事是她的女儿。刚出生、身患疾病的女儿的脆弱形象很容易博得同情,这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个演讲的情感基调。
故事不仅用于引入,更应该贯穿全篇。数不清柴静的演说用了多少自己的、别人的故事,而一个道理通过故事传递要比直接灌输容易得多。
2.引起共鸣
引起共鸣,就是让观众觉得故事里的人“像自己”,从而拉近台上与台下的距离。
柴静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事,揣测观众的想法,运用细节来引起共鸣。柴静描绘了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场景,这些场景是人内心普遍的向往,却因为雾霾而不能实现。同时,柴静的演说里充满了细节,而细化到最小的事会让你觉得雾霾真的影响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3. 自问自答
柴静是如何串起这100多分钟的纪录片的呢?担任这一重任的是问答。柴静演讲的三大主题都是用问号来标注的,连每一个分支都是用问题来串联的。而且柴静不仅给出答案,还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详细地讲给听众。
另外,柴静有一个口头禅—“对吗?”每问一次“对吗”,虽然你嘴上不说,但潜意识里其实都在认同柴静,无形中你与她的距离就被拉得很近。这也可以被认为是引起共鸣的一个小方法。
4. 及时总结
及时的总结可以让听众明白一个段落已经结束,并吸收结论,迎接新的章节。而结论的呈现也应当简洁清晰。
5. 幽默
适时的幽默是点睛之笔,无论什么情感基调的演讲都可以含有幽默的成分。柴静的演讲在悲愤交加中时常可见幽默的身影,而这不但没有削弱演讲的力量,反而让人们对那些阴暗面更加嗤之以鼻。
6. 多用图,少用文字
能用图的地方坚决不用文字。也许你没有幕后团队来为你打造丰富的动画和视频,但有时一张图就足够了。当然,柴静的演讲也并非充斥着绚丽的视频,更多的还是一幅幅图片配以她本人的讲述。她多次在幻灯片上展示了复杂的图表、法律条款以及报告,而面对这些资料,她承认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然后转而以通俗的方式向观众解释,这样反而比让观众自己去理解更加有效。
7. 外观
穿着低调。观众是来听演讲的,不是来看走秀的。调暗灯光,甚至连幻灯片的背景最好也是黑色,让观众似乎是在观看电影,这样才能更加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