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带土
2015-11-13
“小苗带土”,即小苗带土移栽,这是六七十年代农村集体化生产时流行的一种俗语,也就是将水稻秧苗带着土块种下的一种插秧方式。这种小苗带土比常规的早稻插秧时间要提早好些时日,它是在尼龙薄膜棚的温室里育出来的秧苗,因而人们还形象地称它为“早翻早”,意思是早种早收再早种。对于这样的“三早”,有人还把它嫁接到了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如果哪个农家刚娶媳妇,媳妇成了孕妇挺着大肚子进门,人们会戏称其为“小苗带土”或者是“早翻早”。可见“小苗带土”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一种时髦的语言了。
小苗带土育秧既可在水田亦可在旱地上进行,当然前提条件要有肥沃的泥土作保证。这种秧苗下田的目的是突出一个“早”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种下后返青早,不倒苗。尽管还是春寒料峭,田畈里已见绿油油一片。当时倡导早稻种植不超“立夏”关,小苗带土的种植方式就是在“早”字上立下了功。
那时对于小苗带土的插种还特别讲究种植规格。最常见、影响至深的规格要数5乘3了,即竖行植株之间的间距是5寸(竖行一般为7株),横行植株之间的间距是3寸。当时生产队里还专门安排讲原则又精明的人员,拿着刻有尺度的竹竿到人们插秧的田间抓督查,尺寸放宽了就要立即纠正或采取补救。当时,个别“屡教不改”的到当晚计算工分时,就有可能要相应扣除分值了。因为大家都很自觉注意种植规格,这也体现插秧者的技能与水平,经常插不好秧也就觉得自己脸上无光。插秧时还每畦都用上秧绳,严格在秧绳固定的范围内插种。为了保证插秧符合要求的规格,也不管左右一些插秧快手穿他的“长袍子”,无奈地落于他人后面,为的是种田讲质量。
生产队那年代正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突出的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村村队队没有人为将土地抛荒的,将所有的田地种植计划排得满满的。大麦或油菜作物收割了抓紧种下二熟制的早稻。到了二熟制收割的季节,又会上午收割下午就翻耕土地种下了三熟制晚稻,这种种植结构就叫一年种“三茬”。小麦割了有的种植杂交水稻,有的待些时日种下晚稻,这种种植结构就叫“两茬”。无论“三茬”、“两茬”,都讲究递增亩产量。起先上层严格要求下面种足“三茬”,后来人们也会计算投入与产出的价值关系,对种植“三茬”很有怨言,于是一些生产队偷偷地改为种植“两茬”。对于这个变化,当时广播喇叭里传来乡里领导的讲话声:“一些地方擅自放弃‘三茬改为‘两茬,说什么‘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这是严重的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纠正过来”。农民朋友听了广播也不知所措,总觉得上面的要求总是有道理的,也不会硬顶着不干,有想法也就放在心里了。其实,“面朝黄土”的农民从心底里懂得种“三茬”不如种“两茬”划算,因为“三茬”让人太辛苦,还不如“两茬”投工少,若管理得当,年总产量不会低于“三茬”。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了家家户户,种植结构就彻底没有了统一的规定。到了近几年,特别是农业税减免后,农家有的只种“一茬”也够温饱了,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搞其他的副业或上岸经商与打工,“向农业进军”的力量真正得到了向“效益提升”的转移。于是,农田集约规模经营的种植养殖业也应运而生了。
现在“小苗带土”的印记已渐渐地从农民的脑中淡出与消失,当然,80后、90后的农村青年根本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所见所闻的更多的是机械化插秧、播种、施肥、除虫及机械化收割,看到的是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富裕,更没有居民农民之分的界限,把如今农民田间劳作与五彩缤纷的效益农业看成是最美丽的生态风景。
有时想,“小苗带土”尽管成为历史,但它很具时代色彩,它在多种粮、种好粮的年景里势必功不可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