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2015-11-13周荻楠樊云茜
周荻楠 樊云茜
摘 要:利用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信贷发展滞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 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43-02
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2013年全省农村人口为1722.07万人,占总人口的47.44%,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拥有较大的农村消费群体。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掌握其消费规律及消费发展趋势,对培养新的消费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1.基本消费情况。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可以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基本指标,而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图1是2000~2012年三者的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贫困、温饱、小康阶段之后,现正处于富裕阶段,且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另外,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人均支出的增长。但是,由于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实性,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上还有较大的差距,2000年,山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941.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43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4.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48倍。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19倍,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21倍。结果表明,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更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消费水平。
2.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额明显增加,从2000年的1149元增至2012年的5566元。从平均消费倾向来看,2012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8,比2000年提高了0.28,且一直呈稳步提高的态势。而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0~2012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13年共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这种差异说明,农村居民更注重于即期消费,这会导致居民手中的积蓄减少,应付紧急支出的能力有所减弱。
二、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可分为八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每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其消费结构。
2000~2012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额也在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其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食品是山西农村居民的首要开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其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8.64%逐步降至2012年的33.42%。
居住支出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有所波动,但其比例仍随收入的增加在不断提高,这表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000~2006年消费比例从11.78%增加到15.08%,而后从逐步降至8.95%,其排名由2000年的第三名下降至第五名。之所以呈现这种变化,是由于在2006年9月起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在该方面的负担。
衣着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从2000年排名第四下降至2010年的第六位,但最近两年又有所反弹,上升至第四位。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仍然偏低,还停留在吃穿住的消费模式中。
随着农村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讯设施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该项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从2000年的4.25%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11.25%,排名也由第六名稳步上升至第三名。
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从5.25%上升至8.8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收费制度不合理,另一方面(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3页)是居民提高了健康意识。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比重为5.36%,比2005年增加了1.69%。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上升,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尤其是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只有提高收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2.居住支出及交通通讯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加。应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拓农村市场,顺应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3.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虽有所上升,2012年达到8.8%,但与全国的1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
4.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0.4%。应当发展农村商业经济,建立购物网点,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消费信贷政策,扩展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
5.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养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发展农村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意愿,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齐福全,陈孟平.京津沪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2] 贾琼,李振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4(4)
(作者单位:周荻楠,晋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樊云茜,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山西临汾 041000;作者简介:周荻楠,晋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通讯作者:樊云茜,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