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倾听、反馈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15-11-12董广
董广
[摘要]倾听与反馈是有效传播的理想模式,也是沟通的基本原则。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其存在极其重要的关联,有效的倾听与反馈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从传播学相关原理去观察当前的思政治课教学,有助于改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并提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倾听;反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45-02
倾听与反馈是有效沟通的两个方面,也是信息有效传播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教育理念将“倾听”与“说教”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时“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说”,更要积极、主动地去“听”。“倾听”出学生的想法和思维的变化、个性的问题及共性的错误,通过相应的补充、纠正、鼓励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获取正确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沟通。反馈可以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可交流的互动过程,成为一个可调节控制的系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倾听与反馈理应也必须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从传播学的视野看,倾听与反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倾听是反馈的前提和基础,反馈是倾听的目标与动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循环往复的,它们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传播学视野下的倾听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最佳教学效果应是师生间的信息达到有效传播。在现实课堂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的信息表达准确程度、信息内容的组成结构、信息的难易程度等都会影响信息的有效传播,导致信息在编码与解码过程中造成“误读”。另外,受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可以形容为教学内容的“议程设置”者和意识形态的“守门人”,这就容易导致“权威”和“话语霸权”现象的出现,“政治说教”式讲授造成师生地位的严重失衡,受者的“选择性接受”也最终导致思政课教学“有限效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学会有效倾听。
(一)积极参与信息的编码和解码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信息的编码与解码都是双向的,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参与都会影响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提前做好倾听准备,努力建构平等、民主、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创造师生积极参与信息编码和解码的环境。
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必须要依靠“倾听”,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以《形势与政策》为例,部分高校担任此门课程的教师是辅导员。在学生眼中,辅导员就是直接管理者和领导者。从心理上讲,部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如同设置了一道鸿沟,成为师生间平等交流的障碍。因此,思政课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中,要善于积极倾听,坚决不能以领导者自居,要多多听取不同学生的意见,认真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妥的批评意见,教师要认真倾听,协商引导,在沟通中引导学生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某种社会思潮或思想观念背后隐藏的东西,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自觉养成敢于发表意见、认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育者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倾听,努力与学生形成“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客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任何单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主体-客体关系,都不过是‘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段和环节;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就载负着、实现着‘主体一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但这种关系形成的前提是教师要真正的倾听,主动打消学生的各种疑虑,积极对信息进行编码与解码,消解师生间有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隔阂,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传播。
(二)控制有效传播的变量
传者、信息、渠道、受者、反馈、噪音和环境共同组成了传播的要素,传播者的态度、技巧、传播的信息、传播的内容结构、传播符号和渠道构成了传播过程中的变量。这些变量既可以是传播的“促进者”,也可以是传播的“阻碍者”,关键在于传播者能否认真倾听并有效控制这些变量,否则会出现“误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是传播的信息、传播的内容结构和传播的技巧。
传播的信息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典型变量。一般来讲,传播信息的可信度越高,学生越能改变接受信息的态度,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信息源的可信程度。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精通历史、政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视野,所传播的信息必须要让学生感觉值得信赖。假设自己对课堂知识不够熟识,对学生的问题不能给予其合理的解答或对课堂信息中某一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模棱两可,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何谈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倾听,矫正信息源的准确性。其次,控制传播内容,使其能为学生所理解。
根据“言语双重结构”,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信息的传播包含命题内容和言外语势两个层次的意义,只有这两个层次的意义被师生相互理解时,教师的言语行为才算得到成功执行。哈贝马斯用言语的双重功能来表示四个有效性的声音,只有陈述事实的逻辑声音、言外语势的规范声音、真实性的有效声音、可理解性的有效声音都实现的之时,思政课教师传播的话语才能不被歪曲、误读,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如期实现。在信源可信程度高、教学内容能被学生理解的同时,传播技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手势不要太夸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提问、表扬等方式,提高学生有效接受的报偿,刺激学生参与信息编码、解码的积极性。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反馈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倾听、不及时反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一种话语行为的无效传播。反馈的目的是促进课堂内容的有效传播,对信息的内容、传播的过程及传播效果的动态监视与矫正。因此,高校思政课师生间应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首先必须保证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如果反馈的信息不真实,就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运行,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反馈信息认真调查分析,去伪存真。其次,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要把握反馈的时机。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每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都需要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若反馈滞后,就容易使“学生正确的学习反应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强化而无法建立,而错误的学习反应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而逐步趋向定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再次,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互动,运用激励性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构建积极地反馈机制,关键是要保持传播渠道、路径的畅通,包括师生间、生生间的反馈路径。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观察课堂,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一般来讲,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接受程度往往能从其面部表情和神态、情绪反应等方面有所表现,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掌握这些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而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实际上则是信息控制系统(教师)将特定信息输入给受控系统(学生)后,通过分析其反馈的信息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接受情况的过程。但是,设计的课堂提问不宜过多,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层次,“满堂问”只会淡化教学主题。生生间的反馈路径建设,需要思政课教师的鼓励。生生间的反馈信息往往比师生间的反馈更逼真。从完整的传播看,整个反馈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围绕课堂进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系统的稳定,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容忽视,虽然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欠佳。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课堂反馈意识,随时矫正学习的效果、态度和方法。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构建积极地反馈机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构建有利于获得反馈的传播环境,营造和谐课堂,提高师生间、生生间反馈的有效性,把握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反馈的路径和渠道。
新媒体技术日益勃兴、层出不穷的今天,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掌握传播规律,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高校思政课课堂,认真倾听,积极反馈,做好课堂内容的“议程设置”者和意识形态的“守门人”,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由传统向“媒介”的转换,适应并积极应对“媒介思政”大传播格局的到来。相信不久的将来,因材施教,适应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私人定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有可望实现。
参考文献:
[1]裴笛.主体问性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灌输教育[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0-133.
[2]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