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2015-11-12滕华英

关键词:研究型汉语言应用型

滕华英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目标略显不足。针对教学现状,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264-02

目前,学界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两大类。研究型大学以老牌高校为主,以培养学术型、理论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大学的主体是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这类高校,立足于为地方,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为地方各行各业培养公关、秘书、宣传、企划、广告等人才。这类人才,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际上,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非尽如人意。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一些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往往眼高手低,缺乏必需的读、说、写、评等综合动手能力,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察我们的教学,结合我們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地方性本科院校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办学经验,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在传统研究型高校的基本课程体系中加上一些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于2001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广告学3个专业,主要培养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出版编辑、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面向基层工作的应用性中文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集中实践平台”,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平台。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大同小异,借鉴得都是传统研究型高校的课程体系,除了课时不一样,其他方面与研究型高校基本一样。

在课程结构上,突出表现在理论性、概论性课程较多,应用性、操作性课程较少。文学课程过分重视文学史知识,强调学生对文学发展历史的掌握,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使得“作品选”成为附属品或点缀。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感悟、阐释等方面却不如以前。语言类课程把大量的课时用于语音、词汇、语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种偏重理论的课程结构,放在研究型大学是行得通的,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地方性高校来说,未免本末倒置。

目前,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大学教室为阵地,仍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这样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改革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真正服务地方经济,首先应该调整课程体系,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基础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学课程中合并相关课程,改线条式讲解为块状式讲解,开设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修课,着重通过对作品的深入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在语言课的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懂多少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定制写作课程,外聘各色人才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

根据能力型教学目标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首先,删减教学内容。不管是基于课时的考虑和,还是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删减都是必要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既占据了相当的课时,对培养学生能力也没有多大益处。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曾说:“我们希望本科的基础课逐步减少概论与史的内容,加强专书导读,主要往积累型而不是拼贴型的教育方式上走。”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北京大学都需要减少概论与史的教学内容,更别说地方性本科院校了。

在删减内容的同时,我们也要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最新的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因为高校所授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积累,缺少因知识的陌生化带来的初始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深度与广度上与中学语文拉开距离,使学生获得步入一个全新学术领域和层次的新鲜感,从而产生更上一层楼的成就感和期望值,避免因教学内容与已有知识大同小异,使学生产生怠意和失望。因此,专业老师应注意吸收学术研究前沿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鲜活的知识信息和学术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来尝试解决问题,藉以激发学生对专业价值的全面认识。例如,文学课上引导学生以熟悉的微博体来解读《论语》,对当今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进行比较,学生个个都兴趣十足,成为感慨万千的老夫子。语言学课上,“隐喻”是一个传统的内容,学生都知道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加入这些最新发现,往往让学生耳目一新,产生“哦,真的吗”的疑问。这种思辨型的互动授课,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愉悦感、致用感。这样,即便是中学学过的作品,如果老师能另辟蹊径讲出新意讲出深度,学生也会觉得这门课有意思,进而愿意去听去学。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所讲的内容长期没有新意没有深度,学生会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心理,从而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不管是对教学内容的删减、深化和增加,都要高屋建瓴,统筹规划。目前,各学科老师大多都是从本学科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缺乏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沟通,因此可能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重合之处。因此,相关学科的教师应该相互协调,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从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应增加地方性文化知识的传授。突出地方特色,设置专题、专书、专人研究,通过“通一书而晓百书”的方式来训练学生,既形成特色,又培养能力。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地方性的文学佳作。这些均可以形成专题、专书、专人研究课程系列,形成课程特色。冯小刚《天下无贼》的电影大家都很熟悉,而《天下无贼》的小说却鲜为人知,而它的作者正是江苏徐州丰县作家赵本夫。赵本夫还有很多颇具影响的作品,完全可以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开展专人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天下无贼》和赵本夫的其他作品,展开专门的学习研究。

改革教学方法,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偏少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文科专业尤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应该革新教学形式,增加学生走出课堂、观摩实物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体验专业知识致用的乐趣。在文学课上,配合本地专题、专书、专人课程教学,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搜集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还可以安排作家的讲座、作家的课堂、学生对作家的访谈等等,在与作家的对话中深刻感受作家作品的魅力。这样多渠道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评等综合能力。语言类课程,广泛收集从古至今各种好玩有趣的语言文字游戏,要求学生从学习到模仿到创作,从实训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或者直接把学生带到碑刻、楹联、匾额相对集中的文化遗产现场,面对实物来教学。写作课上,应广泛调动学校和社会资源,安排学生进入学校办公室、报社、网站、公司等,从事一线的文字工作,从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不管是文学课还是语言、写作课,都要注意恢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增加大量名篇名段的诵记,安排各种文体的拟作与随笔等,锻炼学生的汉语读、说、写、评等综合能力,不要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难以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

总之,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是这个专业在这类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基础学科的改革来看,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切实突出“地方性”和“能力培养”,不断探索,为应用型人才的的培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3).

〔2〕尹建学.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3〕金璐璐.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探微—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温儒敏.“守正创新”:北大中文系的改革思路.[EB/OL] 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php?id=10632& direction.

〔5〕滕玉梅.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6〕钱国英,土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7〕廖开顺.论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问题[J].人才开发,2003,(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研究型汉语言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