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国内隐喻研究述评
2015-11-12李碧瑶陈俊达张士东
李碧瑶 陈俊达 张士东
摘 要:隐喻作为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得到学者的重视。近10年来国内隐喻研究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本文分三个层面进行梳理:语言学层面,跨学科、跨文化层面,应用层面。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对象更加具体、丰富,层面更加立体、深入,思路更加理性、客观。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隐喻理论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有待完善、隐喻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以及对跨文化隐喻现象的研究仍略显不足。
关键词:隐喻;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173-04
“我们用以思维与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①隐喻已渗透到了概念构建乃至日常话语中的方方面面。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共出版、发表隐喻研究相关论著千余部(篇)。笔者不揣鄙薄,试对近10年来国内关于隐喻研究的发展状况做一系统述评。
一、语言学层面
学界不断扩展隐喻研究的宽度,研究对象更加丰富多样,在词汇隐喻、语法隐喻、隐喻能力、跨文化隐喻现象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词汇隐喻
以词汇隐喻为例,近10年学界的研究呈现出从对名词本体隐喻研究扩展至短语动词、复合词、习语,以及名词以外其它词类的研究。
短语动词研究方面,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构成,近10年来学者在分析其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开始从隐喻角度对小品词的语义建构进行解释,以对over、up、in等小品词的研究较为典型。王朝培将隐喻方法和概念合成理论相结合,尝试提出解释英语短语动词成语化语义形成的新模式。②复合词研究方面,林正军、杨忠解析了英语复合词的认知理据,指出隐喻和转喻、复合空间理论以及语法隐喻理论是复合词构建的策略。③黄洁研究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结构的解释力。④习语研究方面,习语研究是近10年来的一个热点。习语并非只是语言形式和规约义的随意搭配,概念隐喻是习语意义建构的主要依据。徐景亮探析了习语图式的建构理据,并建构了习语图式的理解模式。⑤刘桂玲、林正军探讨了习语的理据性以及习语隐喻意义的概念整合机制。⑥名词以外词类隐喻方面,如动词,张建理、朱俊伟对动词隐喻的本体进行研究,以动态识解论对整个读解过程作出构拟。⑦许梦卿、程晓堂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认为英汉语介词语义范畴的不对应以及重介词短语、搭配,轻介词语义的外语学习环境是造成介词in语义使用偏差的主要原因。认为英语介词语义各义项并不是任意的,是以空间意义为核心,以空间隐喻描述其他非空间的事物而构成的多义网络。⑧人们常常用空间思维去认识时间,据此,朱晓琴指出语言形式与语义的关系为:语符量越多,语义信息量也越多;语符间距离越近,语义效果越强。⑨绪可望、杨忠认为就某些空间关系而言,构式内部形成了类典型的范畴集合,空间隐喻是形成集合的重要手段,在构式外部,通过概念整合,以基本构式为核心形成了复杂的构式网络。⑩张建理、骆蓉对汉英空间—时间隐喻进行了深层次对比分析,指出汉英时间隐喻表征类同,但在时间概念语言例示上具有差异。11彭卓对英语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语义进行研究,指出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from延伸出时间域、对象域、数值域、状态域和逻辑关系域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12王勃然以介词at-on-in为例,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用法做出了合理解释。13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具有相通性,其共同的身体结构使隐喻具有共同的体验基础,这使得英汉空间隐喻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同时,不同的社会基础与文化经验使隐喻具有差异性。
(二)语法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指出语法隐喻是用“隐喻式”代替“一致式”。近10年来,语法隐喻理论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针对语法隐喻的转级向度研究,韩礼德认为产生语法隐喻的级转移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转移,而丛迎旭、王红阳认为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是由小句联结或小句被压缩为小句或者词组,属于语义删减类,名词动词化、名词形容词化、形容词动词化等范畴转换发生级阶上移,属于语义扩充类。14林正军、杨忠认为从历时视角看,从一致式到隐喻式的语义映射和转级具有单向性;而在共时层面上则具有双向性。认为语法隐喻语义映射的方向及转级向度取决于情景语境和交际意图。15何清顺认为语法隐喻转移向度呈现单向性规律,级转移具有双向性的观点不符合语法隐喻的发生机制。16陈瑜敏、黄国文在语法隐喻框架下对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进行对比分析,考察了词汇语法层与语义层之间的错位关系对语篇易读度的影响和原因。17
(三)語义、语用角度下的隐喻研究
学者从语义角度出发,对隐喻在词义演变、歧义词、多义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丰富了隐喻在语义研究方面的成果。如歧义词研究,赵晨构建了歧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同形歧义词和转喻多义词的心理表征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更具分立性,但在转喻多义这个维度上是相反的。并指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常规隐喻的加工过程近似于同形异义词,并遵循顺序通达模式。18多义词研究,王文斌提出了多义词词义演变的仙人掌发展模型,指出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是从相似性到类比。19新词研究,吕世生认为大量的新词语语义是隐喻生成的文化语义,这是新词语的本质特征。20邵斌、何莲珍、王文斌基于语料库,以碳族复合词为考察对象,对英语新词背后的认知机制做出了深入分析。21高永伟认为对英语词语新义的研究与新词一样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更好地体现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有助于词典的编撰及修订。22模因论框架下概念隐喻的传播机制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张立新曾指出:“隐喻概念映射的意象图式为隐喻生成提供了模因因子,比如物理空间的空间、动力、路径、容器、管道等意象图式,形成‘概念隐喻(或根隐喻)和‘延伸隐喻。‘概念隐喻属于基本模因,‘延伸隐喻是隐喻复合体,对应于表现型模因。”23李捷、何自然曾指出不同社会或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因受文化、传统、习惯、时局等影响而形成动态的社会语境。24张平运用模因学理论解释了隐喻现象及机制。25隐喻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张玮、张德禄指出隐喻在语篇中的意义推进可以发展为“隐喻序列”与“隐喻合并”两种隐喻构型。26
(四)其它研究
学界对隐喻与转喻的关系、形容词化、概念流利性、情态隐喻、语气隐喻还有时态隐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同时对篇章隐喻的研究也呈上升趋势。如方义桂对形容词化类型进行探索。27魏在江对英汉语情态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为汉语情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28杨波、张辉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基本关系,并介绍了五种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29王靖潭、杨枫认为博喻通过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实现了整个语篇意义的隐喻化表征,并参与篇章的宏观建构。30
二、跨学科、跨文化层面
学界不断拓展隐喻研究的深度,研究层面更加立体深入。
(一)隐喻的认知研究
学者多从认知角度出发对隐喻进行研究,分析语言、认知、思维和隐喻之间的关系,如认知凸显与隐喻相似性、隐喻的投射机制、隐喻的主体—本体与喻体等。王文斌、熊学亮对认知凸显和隐喻相似性进行研究,认为隐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是基于相似性进行投射的,而相似性则是借助认知凸显得以实现的。31陈家旭认为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是语言世界观,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认知对比起着指导作用。32王小潞、徐慈华认为隐喻的映射过程受主客体因素的影响,隐喻认知主体因素包括隐喻接受者对隐喻的熟悉度和个体知识背景;而客体因素包括隐喻的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33董革非、颜晓川认为隐喻性语言的语义特征为我们洞察人类思维提供了一条途径,从语义反常性、多维性及隐喻程度性,可以得出结论,即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相应的创新性、发散性及规约化过程。34
(二)跨文化隐喻现象
隐喻是一种文化现象,背后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对英汉文化差异所产生的不同隐喻现象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能够加深对隐喻及相关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钱建成对“脸”的跨文化隐喻认知进行比较分析。35孙毅、杜亚妮指出汉英语言使用者身体结构及相关经验的相似性导致汉英双关隐喻存在相通之处,而二者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决定了跨语言双关隐喻势必具有歧义性。36唐树华、田臻研究了汉英物性形容词语义重合度,指出汉英物性形容词构形和所在谓语句构式的差异,是部分形容词抽象拓展差异的主要因素。37此外,学界还从隐喻与文化关系角度剖析隐喻的文化语义内涵。隐喻根植于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体现着文化相似性和文化差异性。学界对隐喻与文化的关系研究都認同文化差异影响隐喻的理解,同时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隐喻现象。张敬、李依分析了英语动物隐喻的不同,并指出最佳关联性可以有效解释动物隐喻翻译中的文化内涵问题。38贺梦依认为概念隐喻主要通过框架的预设、凸显和创造政治故事三种方式来构建意识形态,隐喻体现着意识形态。39孙毅、江雪琴指出汉英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身体结构及其体验范式决定了两种夸张隐喻的趋同性,而中西方民族的文化模型又衍生出跨语言夸张隐喻的差异性。40
(三)多模态研究
多模态研究始于90年代,近10年来成为热点。多模态隐喻语篇分析的兴起,多模态研究方法的进步,使得多模态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前“多模态隐喻研究结合平面及电视广告、漫画、电影、手势语等语类,聚焦多模态隐喻类别、语类性特征、隐喻意义建构与识解机制以及模态间融合互动和隐转喻互动关系等问题”。41如江桂英、王容花尝试进行了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融合研究。42梁晓晖探讨了多模态隐喻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创造性地将多模态应用于比较性文章写作中。43冯德正、张德禄、Kay OHalloran系统梳理了多模态研究在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三方面的最新发展。44
三、应用层面
学界在对隐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逐渐加强对隐喻理论指导下应用研究的探索。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隐喻与英语教学的结合、隐喻与翻译的结合、隐喻与文本分析的结合、隐喻能力方面。
(一)教学、翻译及文本研究
隐喻与教学的结合体现了隐喻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具有现实的可能性。隐喻可以与词汇、语法、文化教学相结合,与语言技能教学相结合。如陈海燕、汪立荣就EFL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培养进行实验,发现EFL词汇教学中隐喻意识的培养能显著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45杨娜认为二语隐喻能力的形成对二语词汇认知系统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46吴殿龙、胡振伟尝试探讨隐喻理论下的文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47唐玲、王维倩认为有必要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习者的概念隐喻意识,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二语隐喻能力。48同时由于英语教材中存在大量隐喻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归纳和分析,从而为隐喻教学提供参考。如孙亚、王立非基于隐喻使用状况对《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进行评估。49翻译方面:邓玉荣、曹志希将语法隐喻运用于英汉翻译中,探讨了翻译中对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选择。50滕延江、张晓梅认为隐喻翻译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模式框架内通过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来取得最佳语境效果下的关联。51彭元玲、席晓青从语境关联视角探讨商务英语中隐喻翻译,提出三个基本策略:即再现同一喻体、用目的语中标准喻体取代源语中的喻体、舍弃喻体形象只译喻义。52学者们对隐喻翻译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考虑了文化因素在隐喻翻译中的制约作用。如肖家燕、王小潞认为隐喻翻译不应以求同为目的,而应以文化和心理两方面的适切性为目标。53此外,周世清、孙毅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探讨了隐喻翻译策略,指出简单型、镜像型和单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机制以直译为主,意译法适用于双域型整合网络的隐喻机制。54朱晓敏、曾国秀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对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进行探讨。55学者们也针对不同领域的语料进行了文本的隐喻分析,如朱纯深、崔英从词义连贯、隐喻连贯与意象聚焦等角度对《夜雨寄北》进行了文本分析。56梁婧玉、汪少华以奥巴马和布什的两则教育法案为语料,对教育类政治语篇进行了隐喻学分析。57合灿温、张士东提出应加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解读。58王晶芝、朱淑华以雪莱诗歌为文本,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通感隐喻的分析中。59赵霞、尹娟发现中英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人们通过源于客观世界的具体人体经验来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60
(二)隐喻能力研究
学界对隐喻的研究逐渐从研究隐喻本身扩展至研究隐喻的实际应用者——人身上。隐喻能力分为隐喻理解能力和隐喻产出能力。研究中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语言水平不是影响隐喻解释能力的主要因素,隐喻能力主要与认知因素有关。魏耀章、苑冰通过实验发现创造力和隐喻生成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61李毅提出培养隐喻能力是解决外语学习概念流利问题的关键。同时由于人类具有“普通概念能力”,隐喻根植于人类共有的经验之中,具有普遍性,二语语言学习者可以运用普通概念化能力来构建隐喻意义。62鞠晶、孙启耀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障碍进行探索,认为学习者只有进入到外语概念自主阶段,隐喻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发展。63徐知媛、王小潞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不同英语水平者隐喻理解策略存在异同。64而袁凤识、郭涛运用隐喻解释实验,得出的结果支持“言语水平不是影响隐喻解释能力的主要因素”的观点。65李满红、陈清对英语专业生写作的语篇隐喻能力进行调查研究。66徐知媛、赵鸣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手段,发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的隐喻理解能力存在异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更多地利用目的语文化知识,母语的负迁移更低;低水平学习者则更多地选择母语知识、心理意象、随便猜测、句法分析策略等。67就隐喻能力,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考虑研究中测试内容的选取是否全面、对实验中无关变量的考虑是否全面、是否存在母语迁移现象等。同时对隐喻能力的测试尚没有标准的量表,对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尚需进一步探索等。
四、小结
近1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隐喻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对隐喻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并尝试探寻隐喻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其次,从仅针对隐喻理论的研究,转向隐喻理论指导下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再次,对语料库开发和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从以英语语料为主转向英汉语料结合,甚至是多语种比较研究;最后,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理性化。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隐喻理论的研究缺少系统性,成果以评介外国隐喻理论为主,缺少对理论的补充和整合,创新性不足。由于隐喻是人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认知方式,学者对一些隐喻现象的分析以及概念的界定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且多停留在表面,分析不够深入透彻,理论说服力不足。其次,隐喻理論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仍略显不足,隐喻应用于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翻译的实践探索依然较少。再次,研究方法仍有待完善,例如依靠直觉和身体经验的判断是否可靠,现有成果中对一些隐喻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是否完全具有科学性等问题。最后,对跨文化隐喻现象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注 释:
①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3.
②王朝培.英语短语动词语义构成的认知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9):219—223.
③林正军,杨忠.构建英语复合词的认知理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4—128.
④黄洁.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2008,(4):25—29.
⑤徐景亮.习语图式的理解机制及模式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13—116.
⑥刘桂玲,林正军.英语习语隐喻意义构建的概念整合机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26—130.
⑦张建理,朱俊伟.动词隐喻的本体研究[J].外语教学,2011,(1):1—5.
⑧许梦卿,程晓堂.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作文中介词IN的语义使用情况——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43—46.
⑨朱晓琴.语言形式与语义的隐喻认知解释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增1):113—116.
⑩绪可望,杨忠.基于认知的空间关系构式——以on,above,over构式为例[J].外语教学,2013(4):6—10.
11张建理,骆蓉.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2):68—73.
12彭卓.英语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语义的隐喻性延伸[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28—630.
13王勃然.论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以at-on-in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59—362.
14丛迎旭,王红阳.基于语义变化的概念语法隐喻模式与类型[J].现代外语,2013,(1):33—39.
15林正军,杨忠.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403—410.
16何清顺.语法隐喻的转移向度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05—210.
17陈瑜敏,黄国文.语法隐喻框架下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易读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6):853—864.
18赵晨.中国英语学习者歧义词心理表征的发展模式[J].现代外语,2010,(1):55—63.
19王文斌.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13—17.
20吕世生.汉语新词语英译的隐喻认知模式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6):92—97.
21邵斌,何莲珍,王文斌.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新词认知语义研究——以“碳族复合词”为例[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21—27.
22高永伟.对英语词语新义的研究[J].上海翻译,2006,(2):62—65.
23张立新.隐喻认知语用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106—107.
24李捷,何自然.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J].外语学刊,2014,(2):59—64.
25张平.基于模因理论的隐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4—177.
26张玮,张德禄.隐喻构型与语篇组织模式[J].外语教学,2008,(1):7—11.
27方义桂.语法隐喻的形容词化类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2):34—37.
28魏在江.基于功能的英汉语情态隐喻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08,(3):263—272.
29杨波,张辉.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8,(5):1—8.
30王靖潭,杨枫.汉英议论文中的博喻研究——以《劝学》和《论读书》为例[J].中国外语,2014,(1):35—42.
31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3):46—54.
32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J].外语教学,2006,(5):24—27.
33王小潞,徐慈华.影响隐喻认知的主客体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7):1—5.
34董革非,颜晓川.论隐喻的基本语义特征所体现的人类思维方式[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6—149.
35钱建成.“脸”的跨文化隐喻认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10—114.
36孙毅,杜亚妮.汉英双关隐喻畛域中的认知汇通与文化歧异[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1):30—38.
37唐树华,田臻.基于味觉域的汉英物性形容词语义重合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666—677.
38张敬,李依.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解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33—135.
39贺梦依.概念隐喻与政治的关系识解[J].外国语文,2011,(3):48—52.
40孙毅,江雪琴.汉英夸张隐喻构念的双象限认知理据验视[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79.
41梁燕华,王小平.中国认知语言学(2004—2013)研究综述——基于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3—108.
42江桂英,王容花.英语演讲中言语—手势多模态隐喻的融合研究[J].外语研究,2013,(5):9—16.
43梁晓晖.多模态隐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比较性文章为例[J].外语研究,2013,(5):24—31.
44冯德正,张德禄,Kay OHalloran.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当代语言学,2014,(1):88—99.
45陈海燕,汪立荣.隐喻意识培养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57—62.
46杨娜.二语隐喻能力与词汇认知系统的构建[J].外语研究,2014(2):7—12.
47吴殿龙,胡振伟.隐喻理论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49—50.
48唐玲,王維倩.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习语理解与记忆研究[J].外语研究,2014,(5):55—58.
49孙亚,王立非.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J].外语界,2013,(4):48—54.
50邓玉荣,曹志希.英汉互译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J].外语学刊,2010,(6):114—116.
51滕延江,张晓梅.关联理论对隐喻翻译的动态阐释[J].东岳论丛,2006,(5):185—187.
52彭元玲,席晓青.从语境关联视角谈商务英语中隐喻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2,(3):22—24.
53肖家燕,王小潞.文化、心理因素对隐喻翻译的制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7—50.
54周世清,孙毅.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中隐喻机制的翻译策略探讨——以《围城》为基点[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94.
55朱晓敏,曾国秀.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5):82—86.
56朱纯深,崔英.从词义连贯、隐喻连贯与意象聚焦看诗歌意境之“出”——以李商隐诗《夜雨寄北》及其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1):57—64.
57梁婧玉,汪少华.当代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教育类语篇为例[J].外语研究,2013,(4):10—16.
58合灿温,张士东.概念隐喻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9.
59王晶芝,朱淑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雪莱诗歌通感隐喻探析[J].外语学刊,2013,(3):36—41.
60赵霞,尹娟.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映射模式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43—148.
61魏耀章,苑冰.创造力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能力的相关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4):80—84.
62李毅.隐喻能力与概念流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6):4—6.
63鞠晶,孙启耀.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障碍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8—111.
64徐知媛,王小潞.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98—110.
65袁凤识,郭涛.英语专业大学生隐喻解释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6):68—72.
66李满红,陈清.英语专业生写作的语篇隐喻能力调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9—101.
67徐知媛,赵鸣.不同英语水平学习者隐喻理解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14,(3):400—409.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