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绿色网络视角下的园博会转变利用途径研究
2015-11-12张长滨冯艺佳王向荣
张长滨 冯艺佳 王向荣
基于城市绿色网络视角下的园博会转变利用途径研究
张长滨 冯艺佳 王向荣*
随着中国进入快速的城市化阶段,园博会已从小片绿地的单一改造转变为影响城市绿色网络的关键因素。在城市绿色网络视角下,园博会作为一种景观媒介,从选址、展期规划到展后利用的各个阶段都在影响城市的区域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园博会完善绿色网络的城市经验进行总结,探索当园博会选址于城市核心区、郊区和城区边缘等区域时,作为城市绿色网络构建媒介的展期和展后景观转变利用途径。
风景园林;绿色网络;园博会;景观媒介;转变;利用
修回日期:2015-08-25
1 引言
园博会的举办极大的促进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在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提高城市知名度,具有相当广泛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普遍的共识[1-3,17]。然而,以往对于园博会的研究和分析,多集中于园博会本身的选址、规划和展后的利用[4-8]。本文基于城市绿色网络视角,把园博会作为一种景观媒介,以其本身综合研究的归类为出发点,在宏观形态下探索园博会对于城市绿色空间网络联系的媒介作用。
2 园博会发展概况
2.1 国外园博会的发展
国外历史上对于园林博览会发展最具有影响的国家就是德国和荷兰。而作为发源地之一,德国园林博览会通常被称为园林展,自1951年起,联邦德国每2 年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综合性园林展览——联邦园林展。从1953年开始,展览每隔10年邀请一些国家的园林界参加,称为国际园林博览会[1]。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州提出申请并在前两种园林展举办年份之间开展的州园林展。德国通过园林展的举办,从战后的衰败到城市的更新,再到区域的发展,逐步使城市绿地形成网络,从而完善整个国家的绿色网络。荷兰是一个与园林、园艺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度,园艺业在荷兰有着特殊的地位,历届展会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荷兰早期的园林展效仿德国,之后渐渐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在荷兰,园林展的形式灵活多样,会后一般有两种利用途径,一是转做公园绿地,二是进行二次开发,在严格的土地规划制度的监督下,这两种利用方式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4]。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外园博会都像德国和法国一样具有成功举办的代表性。英国自1984年在利物浦举办园艺博览会,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总共只举办了5届大型园博会,并没有持续至今。由于英国过于依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且场地选址基本是环境欠佳的产业废弃地,没有政府的宏观规划,仅仅希望凭借园博会的契机带动衰落区域,最终导致园博会的规划更多是一种设想,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绿色网络发展模式。
2.2 国内园博会的发展
园博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自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我国已举办世界级园艺博览会6次,另外中国还将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在唐山和北京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19年即将举办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同属于国际最高的A1级别的园艺博览会。
除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还有由建设部主办的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从1997年至今每两年一届已经举办10届,其中2015年武汉园博会正在举办之中,而2017年郑州将筹备第11届园博会。除此之外,还有由中国花卉协会主办的中国花卉博览会和由全国绿化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绿化博览会,而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就是属于中国国家级园林花卉博览会。
从城市绿色网络角度而言,中国园博会角色的转变被展前选址、展期规划以及展后利用等一系列因素所影响。在国内,园博会的选址和规划的目的更倾向于城市开发和旅游规划,由于民众缺乏园林园艺的亲身体验,出于猎奇的心态,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而一些园博会为了迎合民众的这一心理,选址规划过于在意旅游业的发展,缺乏对园博会本身作用的考虑。中国的园博会由于耗资巨大,且承办单位希望以此持续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在展期过后大部分展园被保留下来,继续设置围栏区,加之缺乏区域交通规划联系,使得园区与城市绿色网络的连接不畅。同时,展会结束之后,外来游客迅速减少,周边居民也少有问津,功能转变存在难题。目前,园博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为短暂,与西方国家相比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展会的转变利用在城市绿色网络层面存在欠缺之处。
3 结合城市绿色网络规划园博会的城市经验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德国和荷兰的园博会在城市绿色网络中的功能转变和景观利用已较为完善,而中国台湾园博会在前期选址、展期规划和展后利用方面较为合理。园博会的举办不仅很好的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完善了城市绿地网络体系,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媒介。通过对2010年中国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2002年荷兰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位于城市郊区)以及2013年德国汉堡国际园林展(位于城区边缘)3个案例的重点分析,探索园博会在城市生态绿色网络中的转变途径。
3.1 台湾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
1 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示意图
2 台北花博公园导览图
3 荷兰“绿心”与“兰斯塔德”城市环
4-5 “黄金三角”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关系
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简称台北花博)是台湾第一次获得国际授权举办的世界级博览会,营运171天,近900万人次参观。作为非选址于单一场地的城市核心区园艺博览会,其4个展区彼此分离,又有所联系。设计通过花博会内部步行系统规划和外部公共交通系统的串联,将总面积91.8hm2的4个功能区域整合进统一的城市绿色网络之中,以低影响的方式更新了整个城市核心区域的绿色网络。
此次花博园区充分利用了台北市现有公园绿地资源,串联包括美术、新生、圆山及大佳河滨等市民公园(图1)。14个展馆中除了运用152万个回收宝特瓶兴建的“流行馆”等6个展馆为新建筑之外,其余皆在现有建筑物的基础上变更使用机能而成,不仅符合节能减排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还能保留住台北市的都市空间纹理和景观风貌[9]。
展后,花博园区被改建为花博公园。由于大佳河滨公园属于行水区,必需恢复原有功能,因此未被列入花博公园范围,但是仍保有原花博的部分设施。原花博会圆山、美术与新生三大园区经过整合,利用原花博展览馆举办文创、亲子、多元教育、乐活等主题布展和系列活动,成为提升市民文化、艺术、科技、环保、生态等素养的日常休憩场所(图2)。原花博园内线的BRT车道,平日转型为自行车道,当花博公园举办路跑活动时,可作为路跑的路线[10]。
由于花博公园位于航道下方,一旁即为地铁圆山站,交通十分便利,适合举办多种活动展览。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的举办更新了台北城市核心区域的绿色网络,展后为城市中心区创造了可作为永久展览的开放空间。
3.2 荷兰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
2002年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位于哈勒姆市(Haarlem)东南、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西南的哈勒姆梅尔(Haarlemmermeer)区域[11],距离哈勒姆市中心约5km,属于哈勒姆市郊区。这一区域的绿色网络规划也成为了“黄金三角”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黄金三角”位于城市缓冲区,是围绕荷兰“绿心”[12]、串联“兰斯塔德”城市环绿道的北部枢纽(图3)。
作为“黄金三角”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园博会的选址和区域规划充分考虑了荷兰的绿色网络规划,在北部和西部之间的城市环中的开拓地建立一条南北走向的绿带,并形成了一个缓冲区,既解决了史基浦机场(Schiphol)综合体的继续扩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又为霍夫多普小镇(Hoofddrop)的居民提供了永久性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同时,填补了哈勒姆市东南部缺乏绿色空间的空白[2](图4-5)。通过园博会的顺利举办,在极短的时间内,荷兰以其为推动力串联了兰斯塔德北部的城市绿色网络。
整个园博会总面积65hm2,可以分为3部分:北部主入口区较为规整,拥有3万m2的综合展馆;中部为人工山丘区,40m高的山丘成为全园的制高点;而南部为湖泊区,设计手法贴近自然(图6-7)。展会后,展会临时性的展品被拆除,其他的方面并没有做过多的改变,成为了一个可以进行休闲娱乐等各项活动的公共绿地,由哈勒姆梅尔政府负责场地的管理和维护[11]。
3.3 德国汉堡国际园林展
2013年的汉堡国际园林展(IGS),选址于欧洲最大的河心岛威廉斯堡(Wilhelmsburg),面积约为100hm2,该区域位于汉堡南部城区边缘(图8)。以前是5万低收入居民的居住区,园林展的举办填补了该区域大型绿地公园的空白,也为汉堡城市拓展城南区域的名为“跨越易北河”的总体规划提供了条件[13]。
4-5 “黄金三角”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关系
6 “黄金三角”区域内的2002年哈勒姆梅尔园博会用地范围
7 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平面图
遵循汉堡在1953年,1963年和1973年举行的国际园林展的传统,园博会的规划为易北河心岛创建了一个新的公园,并用绿地重新串联了岛上的居住和商业区域,修复了废弃老工业基地,创造了新的开放空间,并在展后用作休闲活动、体育赛事和居住用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园林展作为河心岛威廉斯堡的绿心和最大的绿地,串联了汉堡国际建筑展(IBA)的多个区域更新项目。通过自行车、旱冰以及跑步等多用途方式的慢行系统游线,为河心岛内提供多样化的娱乐体验方式。园林展将带动发展岛内约30km长休闲步道(图9),用3.5m到4m的道路在更大范围内连接一系列功能性景观,包括码头、易北河堤坝、铁路沿线绿道以及居住区和工业区内部的绿地。
由于河心岛内5万居民中有1/3是农民出身,有百余个国籍的人住在岛上,规划用80个花园反映了多样的世界文化,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块的组织,使展园与宗教文化相结合,成为汉堡世界移民的栖息之所(图10)。园林展还根据选址周边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设计了差异化的娱乐活动内容,为展后部分区域转变为体育公园提供了条件。
经过一年的展览,这里形成了有价值的生境空间,建设了一系列新的基础设施,与相邻区域形成网络,并结合汉堡国际建筑展(IBA)持续更新城市南部边缘区域(图11)。展后,这里规划开通通往郊区的火车站,并部分改造成拥有各类球场的露天活动空间。展后继续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来改造和提升该区域。公园将成为室内和室外的活动枢纽,并作为威廉斯堡河心岛的中心连接东、南和西边的新建公园[14]。
4 园博会在大型城市区域绿色网络中的转变利用途径
园博会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从选址、规划到展后利用,整个过程都与城市区域绿色网络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选址对环境的生态修复、展期对城市的积极影响以及展后的合理利用持续改善区域环境,其事件本身成为了完善城市绿色网络的催化剂。通过对历届园博会的总结,可以将选址与城市的关系分为3类;城市核心区、城市郊区和城区边缘。此外,在不同时间段中,园博会的选址也呈现出一定规律(表1),从城市发展初期的城市核心区,逐步演变为城市郊区,并带动新兴区域发展。近年来,园博会的选址则越发倾向于城区边缘的绿色网络连接区域。对于举办过多次园博会的城市来说,这种趋势尤为明显。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园博会选址区域的变化与城市绿色网络的形成过程相契合,揭示了园博会的举办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以及推动城市绿色网络构建的媒介作用。
4.1 城市核心区绿色网络交点区域的园博会转变利用
这一类型的园博会选址多位于大型城市核心绿地区域或老城的局部区域,周边发展需要依托园博会的建设促进城市的内部更新。由于城市核心区域可用绿地较为有限,发展较为集中,规划通过一个或多个市民公园的景观更新,转变为园博会的展览绿地,展后还原成市民公园,并在局部继续保留展览功能。
4.1.1 展期更新城市核心区域绿色网络
大多数城市核心区域的绿地在城市建设之初就经过整理和设计,园博会的筹建促使这一区域的景观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园区则通常以几个绿地组合布展的形式存在。如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的设计中,利用了台北市现有公园绿地资源,串联包括美术、新生、圆山及大佳河滨4个区块的市民公园[4],重新组织了核心区的城市绿地,形成完善的城市绿色网络体系。而在国内除了第二届南京、第三届上海和第五届深圳的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在城市核心区域依托现有绿地建设,其他类型的国内园博会一般选址于城市城区边缘处或城市新兴区域。
8 汉堡市域绿色网络
9 汉堡河心岛内休闲步道环线
4.1.2 展后整合绿地休闲空间
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园博会在展览结束之后,由于周边高密度建设用地的需求,绝大部分都通过拆除部分展园、栽植乡土植被以及增设出入口等方式被改建成市民公园,为周边社区提供宝贵的绿地开放空间,并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如2001年波茨坦联邦园林展结束后,根据规划,主展区Bomstedte Fled被改造成66hm2的波茨坦人民公园。这个绿色开放空间为不同年龄的市民提供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并为波茨坦地区提供节日庆祝的场地。该区域在展后根据园区与周边街道的关系,增开了13个次要入口,方便市民从附近的居住区和商业区进入。同时,在主要出入口增设公交站点,为公园提供良好的可达性。
4.2 城市郊区绿色网络新兴区域的园博会转变利用
随着城市的区域扩张和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了独立于城区之外的展会园区选址。这类展区通过快速轨道交通与中心城区相连,内部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选择在城市郊区建设场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15]。
4.2.1 展期顺应城市发展带动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多数园博会的规划来说,选址位置会顺应城市的发展方向,并以局部带动整个区域的繁荣。园博会从开始的申办到筹备期间的建设再到最后完成全部的展览,整个过程大大提高了新区的知名度,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能够快速解决部分区域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城市绿地建设,改善新区与中心区之间的生态交通基础设施,形成通畅的慢行系统,从而最终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与此同时,从更大的区域层面来看,园区又成为所在城市与周边地区绿色网络的连接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向外延伸。如2002年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既完善了Hoofddrop小镇的绿地结构,又在其和Schiphol机场之间形成缓冲,并最终串联了兰斯塔德北部的城市绿色网络。
4.2.2 展后持续促进完善区域产业功能
选址于新兴区域的园博会不仅能整合区域绿色网络,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转型。园博会展后除需拆除一些临时展园、重新规划配套设施以外,还需要根据园外的绿色网络重新规划,重新布置节点以增加绿色网络的局部活力。同时,需要串联局部公交和慢行系统,对园博会部分绿地区域进行二次开发,以完善配套功能。如慕尼黑里姆新城在2005年联邦园林展结束后在居住区和会展中心区块之间设计了拥有地铁换乘点的兰特广场,并以广场为核心,分别延伸出南北向的中心绿廊和东西方向的林荫大道,将展后所形成的自然公园与新城门户、商业会展出入口、地铁站点和南部居住组团联系在一起[16]。
4.3 城区边缘绿色网络连接区域的园博会转变利用
10 2013年汉堡国际园林展平面图
11 汉堡园林展周围的IBA项目
选址于城市绿色网络连接区域的园博会场地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城市绿色廊道中被废弃或被污染的土地,因为区域的土地问题,廊道被局部中断连接,无法形成连贯的绿色网络。经过园博会的规划和生态恢复,使局部区域重新串联;另一种是具有极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土地,这些区域不同于一般绿地,不宜进行太多的人工干预,通过园博会创新性的规划和开发,以园博会作为一种景观媒介,使区域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串联游憩绿道。
4.3.1 展期修复城市废弃地区或创新性保护优质场地
对于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 园林展的举办能够为场地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使之获得新生, 从而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周边地区发展[17]。如中国国际北京园博会,选址地块是永定河畔重要的绿地廊道节点。这里原本是北京市城西的垃圾填埋场,设计充分利用既有地形,将建筑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使落差30m的沙坑因地制宜的调整为逐层下落的台地,依山就势进行叠石理水和植物种植[18]。
然而,当选址场地本身现状条件较好,如存在良好的动植物栖息地或历史保护遗迹,对场地环境创新性的保护和利用就成为园博会规划的重点。为了减小城市发展和扩张对选址区域的影响,需要规划出生态保护的红线,通过水体、绿地隔离带、道路等加以围合,展期利用植被隔绝展会的喧闹。展后进行差别管理,依托完善的园博会景观设施进行独立运营。如德国2011年科布伦茨联邦园林展,依托现存古堡周围园林景观与滨河绿带的结合,在保护历史地块的同时串联城市边缘区绿色网络。
表1 园博会选址与城市区域的关系
4.3.2 展后串联绿道以完善城市绿色网络
从城市局部到整体的市域范围,园博会的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斑块,在连接区域绿道乃至城市网络的构建中占据重要一环,其巨大的事件推动力,使很多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且阻碍绿色网络构建的区域得以连接成系统。同时,为了区域绿色网络的连贯,需要转变部分园博会的绿地功能,通过改造公交站点和展会服务建筑,使绿道和园博会的围栏区合理衔接。如2013年德国汉堡国际园林展,园林展促使周边区域新建了3.5m到4m的休闲步道,串联南部城区河心岛内主要景观设施。
5 结语
近年来,世界级的园博会集中在中国举办。各地争相申办园博会以期促进城市发展,园博会在城市生态绿色网络视角下作为景观媒介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园博会从选址、规划、运营以及利用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其景观媒介的作用尚未充分体现。北京即将在延庆举办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立意是借园博会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同时依托园博会所形成的绿色斑块向外延伸,形成北京与河北联系的纽带,这一点与荷兰哈勒姆梅尔国际园艺博览会的选址目的极为相似,延庆区域的绿色网络规划可参考哈勒姆梅尔区域在阿姆斯特丹与哈勒姆之间联系与缓冲的策略,促进京津冀大城市环绿道的串联。可以预见,我国园博会规划应更加侧重于促进城市局部区域发展,避免形成各个独立的区块,在更广阔的视角下串联城市绿色网络,才能使园博会转变为更加有效的城市景观媒介。
注释:
图1来自www.2010taipeiexpo.tw;图2来自http://www. enexpopark.taipei/;图3、4、5、6、7来自《Grounds for Review :The Garden Festiva; in Urban P;anning and Design》,其中图3、图4、图6经作者改绘;图8来自http://www.archdai;y.com,经作者改绘;图9、10来自http://www.igs-hamburg.de 其中图9经作者改绘;图11来自http://www.iba-hamburg.de;表1由作者整理,其中国家级别的园博会只选择了1998年以后已建成的园林博览会进行整理。
[1]王向荣.联邦园林展与德国当代园林[J].中国园林,1996,3:57-59.
[2]Andrew Theokas.Grounds for Review:The Garden Festiva; in Urban P;anning and Design[M]. Liverpoo;University Press,2005,(3):1-266.
[3]郑曦,孙晓春.以城市事件为推动力的城市发展与环境景观建设[J].风景园林,2006,(2):72-77.
[4]谷康,王志楠,曹静怡.从园博会看园林展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园林,2010,(1):75-77.
[5]林箐.厦门2007年园博园规划[J].中国园林,2006,(1):30-35.
[6]夏成钢.达意、传神、纳新——第九届园博会北京园设计思路[J].中国园林,2013,(10):5-11.
[7]田夏梦.园博会中城市展园设计探析[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8]张谊佳.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会规划方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9]王小璘.回眸话台北花博[J].风景园林, 2011 ,(3): 38-43.
[10]Taipei Expo Park[EB/OL].[2015-07-20].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ipei_Expo_Park.
[11]南楠.园林展规划策略和会后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12]王晓俊,王建国.兰斯塔德与 “绿心”——菏兰荷兰西部群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J].规划师, 2006, 22(3): 90-93.
[13] Deutsche Bundesgartenschau-Gese;;schaft mbH(DBG) [EB/OL].[2015-07-3].
http://bundesgartenschau.de/buga-iga/bisherigegartenschauen.htm;.
[14] In 80 Gärten um die We;t [EB/OL].[2015-07-7].
https://www.competition;ine.com/fr/contributions/24384.
[15]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0-15.
[16]郭巍,侯晓蕾. TOD模式驱动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策略[J].风景园林,2015,(5):100-104.
[17]王向荣.关于园林展[J].中国园林, 2006 ,(1):19-29.
[18]廉国钊,冯久莹.从锦绣谷,北京园的建设谈北京园博会的生态修复[J].中国园林,2013,29(10):12-16.
Research on the Way of Garden Expo's Transform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Green Network
ZHANG Chang-bin FENG Yi-jia WANG Xiang-rong
Wi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garden expo has transformed from a seperate sma;; piece of green space into a key factor in urban green networks.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green network, the garden expo as a medium wi;; affect urban regiona; deve;opment from the stages of ;ocation se;ection, exhibition p;anning and after-use of exhibition.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city experienc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 garden expos how to consummate green network, this paper exp;ores the approach to exhibition's transformation and uti;ization when the garden expo situated in core area, suburban area and urban fringe of the c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Network; Garden Expo; Landscape Medium; Transformation; Uti;iz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470701):基于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的园林博览会影响机制和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TU986
A
1673-1530(2015)09-0083-07
10.14085/j.fjy;.2015.09.0083.07
2015-07-21
张长滨/1988年生/男/黑龙江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83)
冯艺佳/1989年生/女/河南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83)
王向荣/1963 年生/男/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本刊主编(北京 100083)
邮箱(Emai;):wxr@dy;a.cn
Fund items: Nationa;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A Research on Effect Mechanisms and Eva;uation System for Garden Expo Based on Urban Green Space Optimization(NO.314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