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圣惠方》看肝气虚证
2015-11-12齐晓环罗金丽张颖倪静敏施琦许阳阚湘苓
齐晓环 罗金丽 张颖 倪静敏 施琦 许阳 阚湘苓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从《太平圣惠方》看肝气虚证
齐晓环 罗金丽 张颖 倪静敏 施琦 许阳 阚湘苓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太平圣惠方》是一部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大型方书,书中有关肝气虚证的记载较多。通过对《太平圣惠方》的研读,总结出肝气虚证主要症状有筋脉抽掣疼痛、眼目昏暗、视物不清、手足不收、两胁胀满和泪出不止等。《太平圣惠方》中善用白茯苓与五味子组成药对治疗肝气虚证,且善以风药治疗肝气虚证。
太平圣惠方 肝气虚 药对 茯苓 五味子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是宋代第一部官修方书。该书内容丰富,书中专立“治肝气不足诸方”篇,言其病机与主证,共记载20首治疗肝气虚证的方剂;另载其他肝气虚型病证10种。该书对肝气虚证的论述精要,继承和发挥前世诸多治疗经验,所组之方疗效显著,对后世影响甚广。笔者通过研读该书,梳理有关肝气虚证的相关内容,探究肝气虚证的辨治及用药特点。
肝气虚证的纳入标准:①原文中提及肝气虚者;②原文中指出肝虚且有气虚表现者或提出气虚而主要责之于肝者;③原文中指出肝虚且无明显寒热偏盛的症状者;④原文中治则治法方剂具有补肝气作用者。肝气虚证的排除标准:明确提出肝血虚者,不予纳入。
1 《太平圣惠方》所载肝气虚病证
原书涉及肝气虚病证共计11种,根据其病位不同,分为筋脉相关病证和目系相关病证两类。
1.1 筋脉相关病证筋脉相关病证有5种,分别是:肝脏中风、肝风筋脉拘挛、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肝风冷转筋、小儿手拳不展[1]61,65,72,74,2874。肝气不足,易被风邪所伤,根据其侵袭部位、人群的不同,则发为不同的病证。风邪搏于筋脉,流入经络,则发为肝脏中风、肝风筋脉拘挛等病,出现筋脉拘挛、手足不收、坐踞不得等症状。风邪侵于脚膝,则令人脚膝疼痛,发为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疼痛。风邪得寒而中于筋者,则随其所中之处而转筋,发为肝风冷转筋。若孕妇为风冷所伤,令胎儿出生后,肝气不足,而筋脉挛缩,不得伸展,发为小儿手拳不展。详见表1。
表1 肝气虚型疾病之病因病机和主症
1.2 目系相关病证目系相关病证有6种,分别是:时气热毒攻眼、眼风泪、眼偏视、眼、眼昏暗、虚劳目暗[1]447,927,972,977,984,846。书中对眼昏暗、虚劳目暗没有具体描述[1]984,846。
肝开窍于目,若肝气不足,则邪气易伤眼目。若热毒之气上冲眼目,则发为时气热毒攻眼,令眼目赤、疼痛,或生赤翳、白膜、息肉和疮等。若风热之邪侵袭眼目,令眼目不能收摄眼泪,则发为眼风泪,以泪出为主症。若风邪伤于瞳子,令目睛不正而眼目偏视,发为目偏视;若风邪、痰热之邪上冲眼目,则发为眼,令人瞻视不明。详见表2。
表2 肝气虚型疾病的病因病机和主症
2 症状总结
2.1 症状统计见表3。通过统计可以看出,书中所载肝气虚证中出现最多的症状为筋脉抽掣疼痛,出现4次;眼目昏暗出现3次;手足不收、两胁胀满、视物不清和泪出不止分别出现2次;另出现次数为1次的症状有:手足无力、四肢厥冷、脚膝疼痛、筋骨疼痛、转筋、挛缩、手足常青、不思饮食、胁下痛、不得喘息、胸中不利、心腹壅滞、心腹疼痛、胸背强直、内伤寒冷、气急、目昏浊、眼疼痛、目眩、眼赤疼痛、生赤翳、白膜、息肉、疮、睛不正而偏视、恐惧、面色青白、坐踞不得、心烦、言语謇涩。
表3 肝气虚型病证主要症状
2.2 症状分析肝气虚证主要症状分为:筋脉相关症状、目系相关症状和两胁症状三类。
2.2.1 筋脉相关症状筋脉相关症状有筋脉抽掣疼痛、手足不收等。《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筋极第四》云:“肝有病从筋生”[2],故肝气不足,必先影响到筋脉的功能。肝气虚,则运血无力,筋失所养,可见筋脉抽掣疼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另外,若肝气久虚,风邪乘虚攻之,搏于筋脉,则令筋脉功能障碍,出现筋脉抽掣疼痛、拘急四肢不收等症。
2.2.2 目系相关症状目系相关症状有眼目昏暗、视物不清、泪出不止等。《灵枢·五阅五使篇》云:“目者,肝之官也”[3],肝气充实则眼目明,肝气虚弱则会出现眼目昏暗、视物不清等眼目症状。《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二·治眼风泪诸方》云:“夫五脏六腑,均有津液,通于眼者则为泪”[1]927,肝气虚弱,不能收制泪液,故泪出不止。
2.2.3 两胁症状两胁症状有两胁胀满、拘急、疼痛等。肝居胁下,足厥阴肝经循行胸胁,若肝气不足则经气衰少,《难经·二十二难》云:“气主煦之”[4]98,故出现两胁不适之症。
3 用药归纳
3.1 用药频次《太平圣惠方》共载20首治疗肝气不足的方剂,分别是:白茯苓散、槟榔散、酸枣仁散、覆盆子丸、防风散、调肝细辛散、蔓荆子散、明目方、薏苡仁散,其中两首防风散,名同而药不同;明目方另有9首又方,未载方名;另有一首方剂未记载方名。
共应用50味中药,其中26味使用频次为1次,分析时未列入。
总结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白茯苓,达到6次;频次为5次的药物有:五味子、甘草;频次为4次的药物有:防风;频次为3次的药物有:柏子仁、桂心、细辛、白术、当归、蔓荆子、枳实;频次为2次的药物有:鳖甲、山茱萸、酸枣仁、黄芪、川芎、决明子、羌活、黄芩、沉香、生地黄、麦门冬、车前子、薏苡仁。
①归经:主要入心、肝、脾、胃、肾、肺经。②性味:以辛、甘、苦、温为主。③功效:补虚药共出现17味次,约占25.37%;解表药共出现12味次,约占17.91%;利水渗湿药共出现10味次,约占14.93%;收涩药共出现7味次,约占10.45%;清热药共出现6味次,约占8.96%;理气药和安神药均出现5味次,约占7.46%;温里药共出现3味次,约占4.48%;活血化瘀药出现2味次,约占2.99%。
3.2 用药规律总结分析频次2次及其以上的药物可以得出《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治疗肝气虚型病证的用药规律。
3.2.1 白茯苓和五味子相配治疗肝气虚证书中共应用五味子5次。《神农本草经·上品》云:“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5],《本草经解·草部上》云:“胆者担也,生气之原也,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五味气温益胆,味酸益肝,所以益气”[6]。故五味子能直接补益肝气。徐大椿认为:“收敛之物无不益肾。五味形又似肾,故为补肾之要药……凡酸味皆敛,而五味酸之极,则敛之极,极则不止于敛,而且能藏矣。藏者冬之令,属肾,故五味能补肾也”[7]。《难经·六十九难》云:“虚者补其母”[4]230,肾为肝之母,若肝气虚,补肾亦可间接补益肝气。血为阴,气为阳,《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新方引八略》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8],故补益肝气必先滋养肝血。五味子味酸,入肝经,养血柔肝,而能助肝气之生。另外,许珂玉等[9]认为五味子具有保肝作用,能有效缓解肝组织损伤。
书中白茯苓的使用次数最多,白茯苓入脾经,能补益中气。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补生气之源能助肝气之复。而白茯苓味甘淡,甘可补气。陶弘景认为:“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后世《本草求真·泻剂·渗湿》亦云:“茯苓专入脾胃,兼入肺肝”[10]。可见,白茯苓也能入肝经而益肝气。另外,周维等[11]认为茯苓具有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组织损伤。
书中五味子和白茯苓均相伍而用。白茯苓气味淡而渗,补中有泄,与益肝气之药同用,有防呆补之功。五味子味酸,能收,与白茯苓同用,能缓其渗利之势。另肝气乃升发之气,《本草求原·蔓草部》云:“五味升降咸备”[12],《本经逢原·卷三·寓木部》云:“茯苓……其性先升后降”[13],二者升降兼备,既能助肝气之升,又能防肝气升发太过,而益肝用。
3.2.2 应用风药治疗肝气虚证李杲将具有“风升生”特性的药物,称为“风药”,如白术、防风、细辛等。11首方剂中,或多或少地应用到风药。因肝胆之气是上升之气,风药轻灵,善轻浮上行,能助肝气之升发[14]。王好古认为防风能够“搜肝气”,因肝喜条达,防风能疏通肝脏气机,助生肝气;姜超等[15]提出防风具有保肝作用。《医学入门·卷二·治风门》[16]云:“细辛……益肝胆气。”白术能益中焦之气,补气血生化之源,助肝气之复,王嫦鹤等[17]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术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4 结语
《太平圣惠方》一书对肝气虚的阐释较为完备,涉及病种较多,丰富了医师对肝气虚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有助于理清辨证思路。通过对《太平圣惠方》所载治疗肝气虚型病证方剂的统计,有41.67%的方剂用白茯苓与五味子配合治疗肝气虚型病证,故得出白茯苓和五味子是《太平圣惠方》中治疗肝气虚证药对的结论,可供临床医师参考。
[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2]孙思邈.千金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97
[3]佚名.黄帝内经.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22
[4]秦越人.难经.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佚名.神农本草经.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9
[6]叶天士.本草经解.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7
[7]栾英杰,侯万升.神农本草经合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8
[8]张景岳.景岳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74
[9]许珂玉,柳春.五味子多糖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亚细胞水平的保护作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352
[10]黄宫绣.本草求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00
[11]周维,胡艳,张卫红,等.羧甲基茯苓多糖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amd信号转导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0):16
[12]赵其光.本草求原.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432
[13]张璐.本经逢原.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95
[14]孙飞,周海虹.风药调肝探讨.中医杂志,2014,55(5):446
[15]姜超,李伟,郑毅男.防风提取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36(3):306
[16]李梃.医学入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4
[17]王嫦鹤,耿庆光,王雨轩.白术内酯I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809
R228
A
1672-397X(2015)11-0012-03
齐晓环(1993—),女,硕士研究生,中医学专业。
阚湘苓,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kanxiangling@163.com
2015-05-25
编辑:傅如海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41006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