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儿发热
2015-11-11
发热是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对于小儿发热的诊疗,儿科医生和家长都要从发热的原因、病情程度及对孩子的影响三大方面来观察、评估、决策。
正常小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并可波动于一定范围之间,清晨低,下午高,进食、剧烈活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不属于病理现象。小儿体温可从腋下、外耳道、肛门、口腔等位测得;腋下、外耳道测取便捷安全,但易受环境影响;肛门、口腔温度准确稳定,但需孩子配合、有一定安全隐患;对于一般轻症患儿,多考虑便捷、对孩子创伤刺激小,选择腋下、外耳道测温即可满足临床需要;不同部位温度波动范围在0.3~0.5℃,以肛温最高,腋温耳温最低。
发热指体温异常升高,一般不管体温测自何处,均以体温>37.5℃为发热,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0.5℃为高热,40.5℃为超高热。发热有不同的热型、热程,每日温度相差不大于1℃为稽留热,每日温度相差大于1℃为弛张热,间隔2~3d发热1次为间歇热,热型无一定规律为不规则热;热程在2周以内者为急性短期发热,持续2周以上者为长期发热。热型热程对诊断治疗都有参考价值,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抗生素及激素的广泛应用,热型对诊断的帮助,已不像过去那样重要。
一、小儿的变蒸热
变蒸又叫小儿变蒸,一般是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多数医家认为变蒸不是疾患,而是小儿发育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变蒸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期间生理现象的一种学说。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形体、神智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卜,故称变蒸。
“变蒸”一般只是发热,不伴有其他病症,“变蒸”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发热。中医典籍《脉经》、《诸病源候论》等认为,变蒸是孩子正常的生长过程,就像竹子长节一样,一般新生儿64天一蒸,一岁后128天一蒸,每次会有5天的发热期,对健康并无大碍。小儿在生长发育阶段,常会出现发热但精神却很好的情况,一些家长会误以为是感冒等,其实,这可能就是变蒸。
变蒸和疾病引起的发烧是有明显区别的。变蒸时,孩子一般都是微烧,体温在37.5°左右,而且精神状态很好,饮食、睡眠等都很正常,而疾病引起的发烧一般会伴随其他症状。另外,变蒸只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一种现象,且并非所有孩子在变蒸时都有发热症状,况且新生幼儿,就算是病理性发热,也无法准确地辨别。所以,一旦孩子发热,还是要根据情况尽快就医。
除了变蒸外,小儿发热,从病因上可分为以下五大类,以第一类感染性疾病最多见。
1、感染性疾病(约占40%):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支原体、螺旋体和立克次体等感染引起的呼吸、消化、泌尿、中枢系统及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2、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约占20%):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皮肌炎、Wegner恶性肉芽肿病、风湿热、血清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3、血液病与恶性肿瘤(约占20%):各型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或神经母细胞瘤等。
4、神经系统疾病(约占10%):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大脑发育不全、间脑病变、脑炎后遗症、蛛网膜炎等。
5、其他(约占10%):药物热、高钠血症、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节病、免疫缺陷病如慢性肉芽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病、烧伤、骨折、血肿、血管内栓塞、暑热症、夏季低热、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等。
二、免疫学解读小儿发热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静态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动态免疫应答引起的获得性防御功能及所致疾病的过程和机制。从免疫学角度讲,现代免疫学的发展认识到,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或自身变性抗原,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免疫学认为,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发热介质的介导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机体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最终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以上。
免疫学将能激活机体“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并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包括病原生物和非病原生物两类,“概述小儿发热”谈到的五类小儿发热病因中,“1.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激活物为病原生物,其他四类为非病原生物。
这里又谈到一个“内生致热原”的概念,这一概念是20世纪后,随着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重新解读发热这一古老话题的重要名词之一。发热激活物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而是首先激活各种“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后者产生、释放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通常将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激活而产生和释放的致热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包括各种类型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等。
发热的关键是EP,而EP属于免疫反应激活后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一部分。引起发热反应的同时也产生其他各种生物效应。随着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调控等机制的研究进展,发热机制也逐渐在深入。发热过程及其机制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循环中的EP在将致热信号从外周组织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时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其他机制,如局部组织细胞因子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因子的释放、单核细胞跨膜型细胞因子等在发热的发生中可能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这些机制共同参与完成的;也可能不同疾病时的发热,某一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免疫应答在EP的产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发热激活物”可作为免疫应答中的“抗原”。通常将免疫应答过程分为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识别阶段是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及相关淋巴细胞的阶段。活化阶段是T、B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信号后,在一系列免疫分子的参与下,发生活化、增殖、分化的阶段。由于T细胞和B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膜受体不同,所以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和协同刺激双信号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特殊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中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胞毒效应功能。另有少量T细胞和B细胞在增殖分化后,不直接执行效应功能,而作为记忆细胞。当其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执行高效而持久的特异性免疫效应功能。
三、病理生理学解读小儿发热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 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人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多种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可以引起体温升高,包括生理性体温升高、过热和发热。发热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发热介质的介导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最终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以上。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体温的变化往往与体内的疾病过程密切相关。发热在临床上通常经历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3个时相。
1、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此过程使体温不断上升。
2、高温持续期:当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上升到新的调定点水平时,则开始在高水平上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使高温得以持续,称高温持续期。此时,由于皮肤温度也随之升高,不再发生冷刺激信息,因而不再产生战栗,此期主要依靠提高代谢率来维持增高的产热过程。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的缓解,皮肤血流量的增加,此期散热也随之增多。即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在高水平上达到平衡。
3、体温下降期:当应用药物等使致热病因得到有效控制,内生致热物质得以清除,体温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时,机体通过增加散热过程,使增高的体温降低到正常调定点水平,体温恢复至正常。此期由于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降低,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可使散热过程明显增强。
不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热型, 据此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但体温升高过多、持续时间较长时则引起机体一系列功能和代谢的改变。治疗时应针对发热的原因和病情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针对发热发病学的基本环节,采取适当的解热措施。
四、小儿发热的临床诊疗
发热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发热的临床诊疗应针对病情,权衡利弊。总体来看,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清除有害的致病因素,不适当的降温不利于孩子近期的疾病恢复,更不利于孩子的长久健康大计;另一方面,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机体能量物质过度消耗,脏器的功能负荷加重,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发热甚至可能诱发相关脏器的功能不全。所以,对一些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能急于降低体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不能轻视忽略了发热的孩子,要严密观察,积极寻找病因,排除危险因素,科学处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孩子的健康。
孩子舒适的心情、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自身免疫力的发挥,更有利于健康恢复。除非是超高热,一般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抗感染,不必退热,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有明确原因的发烧,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要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发热的治疗原则如下:
1、针对发热病因: 传染病的根本治疗方法是消除传染源和感染灶。当抗感染奏效时, 随着感染灶(包括炎症灶)的消退,便出现退热。为促进退热,解热药可与抗感染疗法合并使用。
2、针对发热机制:这些措施可导致上升的体温调定点下降而退热,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解热药包括水杨酸盐类和糖皮质激素类固醇类。这些药物的解热机制主要是针对下列三个环节:①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包括抑制或减少激活物的产生或发挥作用;②阻碍或对抗EP 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③阻断发热介质的合成。
3、物理降温:过高的体温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当体温过高时(如出现高热惊厥)时, 头部局部的物理降温有助于保护大脑。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由于有造成酒精中毒的风险,不推荐应用;可导致孩子不舒服感的冷水擦浴也正在被淘汰。能让孩子愉快舒适的温水浴被推荐。
4、加强护理:对发热患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补足水分,预防脱水,保证充足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包括维生素。密切监护心血管功能,在退热期或用解热药致大量排汗时,要防止休克的发生。
来源: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