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不会为移动医疗买单?
2015-11-11村夫日记
村夫日记
当移动医疗在C端收费受阻,市场开始转向B端的机会,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医院。不过,核心问题是,医院到底会不会为移动医疗买单?
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医院和诊所或自建或采购移动医疗工具,包括梅奥诊所的院内病人管理工具以及出院后的移动端病人跟踪,以及Cleveland Clinic Innovations与Global Healthcare Innovations合作推出的移动工具商店等。
这些医院为什么有动力去做这些移动尝试的理由有两个方面。这里面最直接的动机是支付方的报销规则,核心的考虑是为了疗效。事实上,除了治疗本身之外,诸如病人管理、诊后随访、疾病管理等手段对疗效的作用很难量化衡量,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节省医疗费用的具体金额。但是不可否认,更好的病人管理尤其是病后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治疗效果,对控制复发率、再入院率等指标是有帮助的。这些指标在奥巴马医改之后,成为支付方衡量医院疗效的必须考核因素,医院假如不控制这些指标,可能会被降低报销比例,甚至罚款。因此,可以帮助医院提高治疗效果、更好管理病人的工具就受到了医院的青睐。
第二,在一个服务主导的市场里,医生获得收入并建立名声的要素就是服务能力,这决定了他们会获得多少病人,进而得到怎样的收入。在提升服务上,医院和医生的动力是一致的。医院之间互相竞争,服务好的医院能够获得并留住更多病人,从而扩大收入。这里的“服务”好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治疗效果好,医疗能力强,体现在医生能力以及医院本身的技术条件上。另一个方面则是以病人为核心的服务能力上,包括怎样和病人沟通,提升病人就医体验。针对这两个方面,医院才有了移动端的需求,因为移动端能够更加贴近病人,医生也有动力去做。就以和病人沟通为例,医生希望留住病人,尤其是术后和慢性病病人,因此才会有动力通过最贴近病人的方式—移动端进行服务,医院也会支持这样的投入。
再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逻辑在中国是否成立。在支付规则上,医保是粗放的,根据治疗的项目来付费,并没有考虑到疗效等软性因素。医保在系统、数据处理和对接上都很难嫁接衡量疗效的软指标。简单来说,医保支付目前还处于区分欺诈、过度治疗都比较困难的阶段,还没有办法上升到疗效评估这样精细化的阶段。同时,医保的支付规则和整个市场对医疗服务的定价是重产品轻服务的,医生和医院从支付方处获得的服务费用少得可怜,而产品报销非常可观,在这种制度下,医生的诊断被产品所干扰非常严重,因此无从谈诊断效率和价值,这导致他们采购移动医疗的直接目的是缺失的。
第三,中国的大医院是最有经济实力采购移动医疗产品的,但他们并不真正处在迫切需要竞争病人的状态。正因为中国的医疗资源严重向大医院倾斜,而且基层的建设远未起来,中间缺乏转诊的衔接,病人直接选择了大医院。因此大医院始终处于优越地位,处于应接不暇的状态。在这样的大客流下,能够做好运营管理已经很不错,根本无从谈对病人个体的精细化管理。而且中国的医患关系始终是断断续续的,术后和慢性病人很容易丢失,长期的疾病管理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做。
移动医疗的最大意义是让B和C的沟通及服务变得更加顺畅有效,从而改善治疗的效果和病人体验。中国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医院引进移动端更多是一种运营流程的改善,比如电子支付、移动挂号等,并没有真正涉及到治疗价值的核心。在服务没有成为医疗核心的大环境下,最有经济实力的大医院很难真正有动力去采用移动端服务提高疗效或病人体验。尤其在这类产品本身的价值很难量化的前提下,目前的制度并不给医院从动力去大规模采购这些项目,医生也很难真正有动力去使用这些工具。
事实上,基础医疗才是嫁接移动端工具的最佳载体,因为只有在基础医疗,医患之间才有可能建立长期的熟人关系,这最能体现移动工具的价值。但是基础医疗在中国是最薄弱的,依赖补贴生存让基础医疗缺乏再发展的资本,基层医生也缺乏服务动力,扶持移动医疗的土壤是缺失的。
因此,只有当服务成为医疗的根本价值、而支付方的支付规则以医疗效果为核心,才能真正促使医院去使用移动工具改善疗效,而医生也会有提升服务的动力。在目前靠产品生存的大环境下,医院总体来说不可能成为移动医疗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