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的意象在古今诗词中的运用浅析
2015-11-11严灿
严灿
【摘 要】中国诗歌向来意象丰富,山石、草木、虫鱼等充满在古今诗词之中,这些自然之物被赋予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物抒怀,使得很多意象成为一种情愫的象征,“柳”就是其中的典型。本文探讨的是“柳”的意象在古今诗词中的运用。
【关键词】诗词;柳;运用;情感
中國古今诗歌一直以来都以悠远深邃的意境见长,而这些深邃意境的形成往往多离不开“物”的烘托,这些繁杂的“物”就形成了千万种诗歌的意象,很多诗歌的意象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而被诗人们赋予不同的情感,“柳”被赋予的就是一种离别的伤感情怀,是被古今诗人们广泛运用的意象。
一、中国古代诗歌中“柳”的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丰富,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开创性意义。诗歌最初产生于劳动实践,人们在劳动中的哼叫声“杭育——杭育”形成了中国诗歌雏形,这就决定了诗歌这样一种文学体裁是来自于生活实践中,所以诗歌的意象选择自然也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对意象进行感怀与挖掘,于是逐渐的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月”是一种相思意象,而“柳”就是一种离别意象,“柳”作为一种离别意象被越来越多的诗人运用。下面笔者就列举几个古代诗歌意象中“柳”这一意象的运用。
中国古代对于“柳”这一意象运用还是十分普遍的,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中的“柳”就表现出一种浓厚的离别相依之情。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中的“别离”一词就已经表现了这样一种离别的场面,而“垂柳”的运用更是加重这样的离愁别绪,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离愁别绪算的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感,而一般情况下说到离愁别绪就一定会用到“柳”这样的意象,“柳”似乎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离别、送别的象征,诗人们有时直接只用“柳”来抒情,表现自己的一种离别之情。刘禹锡的《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直接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诗词中“柳”已然成为一种常规化表达离别的意象。并且这样的表达在现代诗词、诗歌创作中也能够看到。
二、“柳”的意象形成原因
“柳”之所以能够表达出一种离别的意象,是因为在南方送别的时候通常会在河边,送别的对象对乘船而去,而河边最常见的植物就是杨柳,杨柳成为离别场景的最常见景物,诗人们多婉转浪漫,面对离别通常不会直接表达,而是借用他物来表达情感,河堤岸的柳就成为诗人抒怀的最佳之选,加之柳枝随风摆动,似浓浓情谊,让喜欢想象的诗人们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出的就是《诗经》的影响,《诗经》是中国流传至今灿烂的精神文化遗产,《诗经》不仅仅是中国诗歌的一大集成者,更是中国文学的集成者,《诗经》中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民风民俗,而我们经典的诗歌意象“柳”就在我们的《诗经》中出现过。《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其中“杨柳依依”,中的“依”字就能够看出一种离别的情思,离别的不舍。这就使得“柳”更加广泛的被运用在诗词之中,一直发展到现代的诗词,其中也是习惯性的把“柳”作为离别、送别的一种意象。
“柳”意象形成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民间的折柳送别的习俗。在中国古代,柳树婀娜多姿,挺立水岸,对于送别的人来说,手上空无一物,折一枝柳聊寄相思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送别的对象,上船后,看到这枝柳,就会想到送别他的人。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这在很多诗歌中都有表现,在隋末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此为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诗。“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杨柳歌辞》中开篇“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就表现了一种折柳寄相思的情愫。
最后就是因为“柳”字有“留”字的谐音,所以“柳”算的上是一种谐音双关,表达一种离别相思之情,中国古代诗词中很多的词语都是谐音双关,借物的谐音来表达一种情感,“柳”就是其中一种。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折柳赠别”蕴含着一种对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表现出“柳”对离别相思的情之深,意之切。
三、结语
“柳”作为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植物,被中国古代诗人们赋予了浓厚的离别相思情愫,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因为受到《诗经》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民间有着折柳寄托离别相思之情的习惯,同时,“柳”字有“留”字的谐音,使得其成为一种离别常用的意象。
参考文献:
[1]闪明琴.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2]刘蕊杏.“折柳赠别”民俗考略[J].安顺学院学报,2007(01).
[3]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杨柳意象[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