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陈照玉减贫贡献先进事迹
2015-11-11惠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惠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企业家陈照玉减贫贡献先进事迹
惠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泉州金钳集团董事长陈照玉先生(中)捐赠1000万元设立惠安县革命老区村“金钳”扶困奖学基金会
陈照玉,泉州市惠安东桥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民革党员。自1991年从惠安开成建筑工程学校毕业后,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从一个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成长为资产数亿元的集团领导。他先后创办了福建莲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福建省兴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金钳投资有限公司、泉州新美港建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并建设开发了泉州新加坡城、泉州桥南片区海丝景城、锦洲瑞苑、宁德海天水岸阳光等项目,累计开发面积180万平方米,连续数年被相关单位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AAA级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陈照玉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回馈社会、回馈乡邻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立足本职振兴企业,致力发展地方经济
1970年,陈照玉出生在东桥一个贫穷农民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五。父母虽没读过书,但他们精心哺育孩子们成长,对儿子更是关怀备至,经常教育他要好好做人,做老实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幼听话、好学的他,父母的这些话,在他幼小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学习刻苦,常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他有着一颗同情的心,看到村里老人担水,他就过去帮忙。初中毕业后,家里没钱给他读书,是他自己利用农闲时节走乡串户卖菜、卖家禽,才顺利完成了学业。就是在这样的清贫环境中,造就了他无私的大爱情怀。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省土木工程公司当施工技术员。手里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但他却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1993年先是组建了自己的建筑队,开始从事施工基础工程;随后的几年中,先后施工过池店镇政府办公楼、大礼堂、宿舍楼,南安市工商银行办公大楼等数十幢大中型桩基工程。他在施工中不断积累经验,加上敢于开拓,勇于创造新工艺,很快在同行业里成为领路人。施工企业员工大部分存在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水平偏低的现象,陈照玉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将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为此,他积极倡导技能学习和文化学习,定期举办各种提高技能的培训,如岗前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消防知识,并支持和安排一切要求上进的员工参加各种函授、自学考试等。公司每年都要选派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班,从而形成人人钻研技术、业务的良好氛围。他承建的工程受到省、市地质、地基专家的好评。二十几年来,从十几人的建筑队,发展为员工1千余人,年纳税额数亿元的集团公司。同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8000多个就业岗位,针对老区村劳动过剩的实际,公司对有一定技术和劳动能力的村民进行吸纳,介绍到工地工作,这些农民工在工地上或搞运输或搞工程,或从事其他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农民收入增加,素质提高,生活条件改善,带动了老区村面貌大大改观,为本地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怀揣爱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陈照玉认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他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建设,投资兴建乡村老人院,热心参与助老公益活动,关心老年人群体,向老年人提供经济资助,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他出生在莲塘村,饮水思源,总想着要回报家乡的父老,为乡亲们做点有意义的事。2013年,他得知村里要重建老人院,便主动向村委会提出由他来捐资,共出资30万元。在老人院落成剪彩时,他深情地说:我是在乡亲们的关爱下长大的,多年以来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企业规模大了,理应回报社会,修建老人院是为了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2009年,他回母校看望老师,了解到学校办公经费紧张,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时感到非常心酸。2010年他个人出资成立莲花杯专项教育基金,至今每年捐款10万元用于奖励教学有贡献的老师和资助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当学校要把他捐资助学的事迹向外宣传时,他说:“母校曾经哺育了我,支持母校教育是应该的”,不让宣扬。
情系老区,捐赠巨资设立老区扶困奖学基金
2014年,他独自出资人民币1000万元在惠安县老促会设立县革命老区村“金钳”扶困奖学基金会。基金会遵循县慈善总会《章程》运行,县老促会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基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帮助全县39个老区村范围内经济特别困难的群众;二、奖励老区村家庭经济遇到暂时困难,在每年度的中、高考获得继续升学资格而且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该项基金旨在落实建设老区村新举措,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弘扬企业家爱心奉献精神,关心支持全县老区村需要资助的困难群众及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8月30日,惠安县革命老区村首届“金钳”基金会奖学金举行颁奖仪式,37名老区村学生获得颁发荣誉证书及每人2500元奖励金。在颁奖大会上,陈照玉作了热情慷慨、大爱无疆的发言。他说,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她养育了党,养育了人民军队,没有老区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做的特殊贡献,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饮水思源,不忘老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集团能发展到今天的业绩,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应当回报社会,关心帮助老区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我们天职,我们应多参与,多支持,多服务老区村,更应关心老区村人民的子女成长,为培养老区村自己的后备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年春节前,县老促会领导走访了全县老区村39户特别困难的群众,每户送去2500元“金钳”扶困慰问金,帮助他们摆脱暂时困难。该基金会的设立是惠安县乃至泉州市首创,在全县老区村影响广泛,受到老区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取得明显社会效果。
多年来,他为家乡修桥铺路,兴资建学……等等这样的事迹,多不胜数,在他的带领下,集团总部及各地分公司员工大都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协会,不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留守儿童募捐等。
他,个人财富在惠安算不上位列榜首,但他总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爱心、伸出援手;他,捐款捐物,帮助别人,不为出风头,不为求回报,只因对社会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对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