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11-10李亚蓉李建道

科学种养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牛体虫病泰勒

李亚蓉++李建道

泰勒虫病是血液寄生虫病,主要是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急性或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死亡,近年该病有发病率上升、发病区域扩大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病学

据报道,寄生于牛的有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因瑟氏泰勒虫病发病较少,症状与环形泰勒虫病相似,故本文主要介绍环形泰勒虫病,它的传播媒介是璃眼蜱属的残缘璃眼蜱。感染环形泰勒虫的蜱吸取牛体血液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首先侵入局部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无性型和有性型两种多核虫体(石榴体)。无性型多核虫体,即大裂殖体,发育后形成大裂殖子,又侵入其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过程。在此过程中,虫体随着血液和淋巴循环向全身扩散,侵入其他脏器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再进行分裂繁殖。有性型多核虫体即小裂殖体,发育成熟后释放出许多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配子体。

幼蜱或若蜱在吸取患牛血液时,把带有配子体的红细胞吸入胃内,配子体由红细胞溢出并变为大小配子,二者结合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为动合子。当蜱完成其蜕化时,动合子进入蜱唾腺的腺细胞内变为圆形的合孢体,开始孢子增殖,分裂产生许多子孢子。在蜱吸血时,子孢子被接种到牛体内,开始在牛体内的发育和繁殖。

二、临床症状

牛患病后,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体温高达41.5~42.5℃),精神沉郁,体表淋巴肿大,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贫血,食欲减退,消瘦,脉搏弱而频(100~120次/分),呼吸加快(50~80次/分)。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衰竭死亡。

三、病理变化

一是体表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2~3倍;二是真胃黏膜肿胀,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溃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系膜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胶冻样浸润;三是心脏内膜有出血点,肌肉苍白,流出的血液呈水样,色发黄。

四、诊断方法

从耳尖采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后用高倍显微镜检,可见红细胞内有形状不一的虫体;也可进行淋巴穿刺,吸取淋巴液涂片,染色后镜检,如发现石榴体即可确诊。

五、防治方法

1. 该病的预防关键在灭蜱,要对牛圈舍内的残缘璃眼蜱进行杀灭,可采用1%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洒,用泥巴将墙壁抹平再用0.5%敌百虫溶液喷洒,同时对牛体上的残缘璃眼蜱进行人工扑捉,做到圈净、身净,间隔5~10天再对圈舍及牛体进行1次检查,如发现还有残缘璃眼蜱重复进行以上操作,直至无蜱为止。

2. 养殖户在扩大养殖规模时,禁止从该病流行区内引进牛只,可通过畜牧兽医部门了解引入地是否发过病,必要时亲自深入牛群中检查是否有残缘璃眼蜱的存在。

3. 对已发病的牛群,可先用1∶400倍的螨虫净溶液喷牛体,再用药物对症治疗。最有效药物是三氮脒,用量为5~7 毫克/千克体重,用法是用蒸馏水配成7%溶液进行多点深部肌内注射,每24小时注射1次,3天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用0.5~1毫克的黄色素针剂,按5毫升/千克体重的用量静脉注射,1次/天,5~7天即可痊愈;也可用中草药治疗,以杀虫、补虚、健胃、补血为原则,处方为苦参50克、槟榔15克、使君子15克、南瓜子30克、白芍30克、柴胡40克、白术40克、当归40克、黄芪40克、木香25克、甘草30克,水煎取汁灌服,每天1次,连用7天。

4. 免疫预防。该病流行区可用牛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进行肌内注射,安全可靠。免疫后即使发病,也不会出现贫血、消瘦等现象,有效保护率可达95%以上。

六、小结

1. 泰勒虫病发生后不必惊慌,首先对未发病的牛群进行预防,对已发病的牛群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只要治疗及时,一般可痊愈。

2. 治愈后的牛要及时补充营养,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1~1.5升+维生素C10~20毫升,在日粮中加入高蛋白精料或糖化饲料,促其恢复体况。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临猗县畜牧兽医局 邮编:044100)

猜你喜欢

牛体虫病泰勒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立秋后养牛三注意
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治对策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断治疗经过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泰勒公式的简单应用
泰勒公式与泰勒级数的异同和典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