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见清末《王锡三墓志》考
2015-11-10韩玉哲
韩玉哲
摘 要:清末王锡三墓志铭日前在清苑县被发现。墓志详述了清末地方名人王锡三的生平、德行、功业、家族直系四代,志文有简传性质,可与清苑地方县志、《畿辅通志》等相互参证,可补史志之阙;对墓志的研究对于研究清代地方士绅的社会价值和清政府以孝治国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王锡三;墓志;人文价值
王锡三墓志铭日前在保定市清苑县东闾乡南王庄村被发现。《王锡三墓志铭》,全称特旨赏加五品衔大挑知县孝廉王恵慤先生墓志铭,约2尺见方,保存完好。志文楷书,字迹清晰,共1112字。志文为清末翰林院学士蒋士芬撰,记载了清末保定地方名人王锡三的家族世系及德行功业。墓志铭的发现,对研究晚清保定地方士绅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研究史料多有裨益。笔者证之以传世文献,兹陈所见如次。
为行文之便,先誊录志文如下:(1)损不可识者以□代替。(2)志文句读使用网络资源,出自清苑县李新锁先生博客。
特旨赏加五品衔大挑知县孝廉王恵慤先生墓志铭
先生姓王,讳锡三,号云阁,清苑人。祖讳天粹,考讳琦世,有隐德。妣常宜人,生连升,字宾兴,太学生,及先生。以先生贵,考赠奉直大夫,妣赠宜人。
先生朴儒,好善不倦,由廪生中戊午举人,大挑以知县,用次当补,以乞养留。光绪丁酉,学使徐公会沣疏荐,以“养亲不仕,制行一本儒先,所以成就后学甚众”等语,得旨赏加五品衔。人以徐公有知人之鉴,云“先生里居,教授门下最盛”。其弟子布列远近,自三百里内来谒者,道不齎粮。案临之期,诸生会省,垣下所见峩峩来、岳岳往者,大抵皆先生弟子。相酬答必曰先生,或道昔所闻,或举今所得,切磋道艺以为乐。贡士之岁,都中榜晁发,则告捷者夕在门,多则十数,至少犹得六七,前后登甲科者数十人,以乡荐售者所在皆是。盖先生之教人也,规矩严而课督勤,讲授皆无移晷,摋章抹句,笔墨弗能去手。以精神为锋刃,朝切而夕劘之,故成材若斯之众也。
先生喜渔,每得弟子佳文辄奖以生鱼,必亲捕以赐之,久而庖人数鱼尾而知佳文之数。其所尝得鱼者,科举辄隽,塾中为之语曰:作文得鱼,卜第于厨。至今传为佳话云。
先生望虽高,然自持谦平,衣冠如乡人。尝应莲池书院南衙课,唱名至先生,大吏愕视曰:子非某某,名吾所震仰,此间都教授也,汝何得冒之?既而知其真先生也,乃敬谢。又尝主讲于深州书院,时州守王杏樵,廉吏也,遣其二子受学。先生归,从之归,曰:吾令汝辈习先生家法,归以为吾宝也。其见重如此。以故,在先生门者,大都匑匑自饬,有儒素风。绮襦纨绔之士至,易衣乃敢见。
然先生自奉虽薄,至于济人之难、拯时之患,则出巨赀不吝。岁饥,代人谋生理,予以资本而责以息,要使人顾母而子其利,已而皆焚其券,不復责也。以虞集水利法,引滱水以灌田,大有麦;仿朱子常平社法,积粟平粜,鸠数年资乃成。
呜呼,先生不仕,故所见止于如此,使得竟其志,其所造庸有限乎?然先生虽不仕,而窃先生之绪余者,已皆致身通显,内而居清秘、议政事,外而膺民社、司教铎者累累。士芬之愚不肖,处新说呶呶之世,犹得以硁然自守者,亦犹先生之赐也。其余以先生之学,赓绪相传者,无虑数百,里胥视为风俗。彼巍然南面,司教化之权,能以所著效于先生较者,有几人哉?
先生以光绪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寅时卒于里第,距生于道光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申时,寿六十有七。娶马宜人,有九女子,之道、之辅、之杰出于陈氏。马宜人殁,以陈氏继有其室,从亲志也。葬于里西北之先氏阡,群弟子皆会诔其生平善行。谥曰恵慤先生。铭之曰:昔颜李,畅宗旨,敦践履,充性理。先生起,嗣其轨,学之邃,文亦懿。蹇于己,□弟子。吁徂矣,思曷已。坟三尺,道百级,千万祀,石不泐。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吉月谷旦
吏科给事中受业蒋士芬顿首拜譔
一、王锡三的人生轨迹
《清苑县志》载:“王锡三,字云阁,城南王家庄人。幼循谨如成人,髫龄受书,危坐终日不倾倚,塾师惊异。工帖括文字及读阳明书笃嗜之,然亦兼攻程朱之学。咸丰八年举于乡,以大挑 知县分广东。念亲老,不赴,家居教授生徒,以端学术正人心为本……光绪二十三年督学使者徐会沣特疏荐其品学,加五品衔。是年卒,年六十七。” 另据《畿辅通志》卷四十五记载,戍午年(1858年)清苑举人有:周林、张文溶、臧寿钟、王锡三、张冲汉。
从墓志及县志看,王锡三人生轨迹并不复杂。生于道光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申时,即1831年7月3日。幼时酷好诗书,清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以知县职分广东,因侍奉双亲未上任,在家设馆教学。后因开馆授学名气渐大,在曾国藩都直隶的1869年3月到1870年10月间,受聘莲池书院讲学,“湘乡曾文正公国藩督直隶,礼聘之招贤馆,陈时务十事。锡三身虽不仕而于利物济人之事,知无不为。” 王杏樵(即王杏坛)主政深州时,王锡三在深州学院讲学,并教习王杏樵二子的老师,时间当在王炳坛主政深州1883至1892年之间。据《畿辅通志·职官志》载:王炳坛,山西人,进士,深州知州,九年任。 另据吴汝纶《深州风土记·十一下之下<深州栽柳记>》可知王锡三此时正在深州讲学:“炳坛在位,已有政德碑。清苑举人王锡三撰称,其裁减私入万余缗,以俭补之不见不足,兹载其栽柳记并坿着之。” 此文写于光绪十三年,即1887年,以纪念炳坛德政。而此时,王锡三受邀在深州学院讲学,因此王锡三主讲深州学院的时间就在1883年到1992年之间,这已到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督学使徐会沣重其品学,申奏朝廷加封五品衔。同年七月二十二日寅时,即1897年8月19日,卒于里第,享年六十七岁,主要生活在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光绪《清苑县志》对王锡三的记述与墓志基本一致,只是墓志更详细地记述了王锡三四代的直系姓名,可以补充县志之阙。王锡三家世,墓志上溯两代,即祖父王天粹,父亲王琦世,母亲常氏,兄王连升,曾为太学生,此皆无记载。志文云其父有隐德,这或许对王锡三的品行形成有一定影响。王锡三娶妻两室,先娶马氏,马氏卒,后遵从父母的意见,次娶陈氏。二氏皆出身普通,育有九子女,其中三子之道、之辅、之杰为陈氏所生。依据墓志记载的这四代直系姓名,可整理出王锡三的家族世系:
王天粹------王琦世——王连升——王锡三:马氏:六子女
陈氏:之道、之辅、之杰
二、墓志与史志之比较
《清苑县志》对王锡三的记载与墓志的记述基本一致,除对其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互相参证外,两者对王锡三的道德品行也有较多记述。如:墓志云:“然先生自奉虽薄,至于济人之难、拯时之患,则出巨赀不吝。岁饥,代人谋生理,予以资本而责以息,要使人顾母而子其利,已而皆焚其券,不复责也。”《清苑县志》也记载了王锡三幼时一事,“途遇乞人将冻毙,脱羊裘覆之而去” ,两事相联,寥寥数字,一个品行高洁、怜老惜贫的形象跃然纸上。
墓志记述了王锡三虽不仕,但仍心系家乡百姓,“以虞集水利法,引滱水以灌田;仿朱子常平社法,积粟平粜”,解决灾情问题。《清苑县志》也有相同记述:“湘乡曾文正公国藩督直隶,礼聘之招贤馆,陈时务十事。锡三身虽不仕而于利物济人之事,知无不为。光绪三年,畿辅旱、大饥,锡三作救荒论,约乡人与水利,壅滱水溉田数千顷,工费皆己出。岁以大丰,尝以朱子常平仓法为备荒善政,倾一岁束脩所入,建仓购粟,复出资招织户数十家,故连年饥馑,乡之人无流徙者。”
王锡三作为地方厚学之人,所教弟子甚众,高中之人也比比皆是,墓志铭的撰写者蒋士芬为晚清翰林院大学士,是王锡三的得意弟子,所以墓志较多记述了先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但是在《清苑县志》中,王锡三不是作为地方教育名人被写入史册,而是因其德行高洁被写进人物德行篇,县志较多记述了王锡三忧国忧民、身体力行、利物济人之事,从个人德行、社会活动的角度记述了一位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一生。县志都是官方主修的,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清朝中后期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倾向。
三、王锡三的人生轨迹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主流价值倾向
综合墓志和《清苑县志》,笔者认为王锡三晚年得“旨赏加五品衔”,不仅因为他设馆教学,弟子众多,也不仅因为他“身虽不仕而于利物济人”,更与他科举不仕,奉养双亲乞留家中有很大关系,这恰好践行了清朝极力推行的孝治政策。这种孝不仅是对父母双亲,也要施及他人。《清苑县志》记载一事:锡三事亲孝,侍父病废寝餐者月于,父食然后食。及殁,旦夜号泣,须发一夕皆白。族长有老而鳏者,既代谋衣食,便溺亦亲为左右之,人称其难。在清朝中后期的孝治政策中,官员父母年高,有离任奉养之责,是为终养制度。王氏科举不就,以亲老为辞,绝非孤案。被称为“京东第一人”的史梦兰也是清政府孝治政策的践行者。史梦兰(1813年—1899年),字香崖,号砚农,乐亭人,凡群经诸史、百家之说,靡不淹通,而尤通宋明儒者之书。道光二十年,举于乡,选山东朝城知县,以母老不赴,筑别业于竭石山,名曰止园,以奉母著书为乐。同治八年,曾国藩总督直隶,设礼贤馆,遍征畿辅通儒硕士,屡召,始一往见,为论古今学术得失及地方利病大端,深得曾国藩器重,打算让其主讲莲池书院,最终史梦兰以母亲年老推辞不就。李鸿章继督直隶之时,在莲池书院开畿辅通志局,黄彭年主其事,也曾写信邀请,梦兰仍以家居奉母为辞,仅为之删定志例而已。
可見,传统士人群体是孝治政策的很好承载者,在贯彻这一政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一政策长期浸淫下的王氏和史氏,自觉维护这一政策的实行。正因如此,王锡三和史梦兰都得到了清政府的嘉奖,《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载:“谕内阁、前任顺天学政徐会沣奏、酌保教职一摺……保举品学兼优各员。大挑知县王锡三、布政司经历衔张硕均著赏加五品衔。至四品封典卿衔举人史梦兰请赏换国子监祭酒衔。著毋庸议。现月(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八月)。”
王锡三墓志也记述了被政府嘉奖的这件事。作为传统士人,他们都有着独善其身、兼怀天下的心胸,朝廷给予他们美誉也在于树立典型,召告天下,宣扬政府推崇的价值倾向,以维护传统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延长统治寿命。
四、结语
王锡三只是区区举人,除地方志以外我们没有找到更多的史料。但是在王锡三的家乡,至今流传着他的诸多故事,传他察政务,考历史,上书治国安民十项大政方针,均被采纳。慈禧太后听到他的事迹也大感兴趣,曾颁旨表彰。乡里还为此修建了圣旨牌坊,牌坊楹联颂扬他:“设帐四十年,德行一科文学一科;同门数百人,东西千里南北千里。”乡邻后人还能回忆起牌坊上的一副对联:品重千秋根孝弟,学宗群圣广甄陶。当然,牌坊和楹联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王锡三给家乡清苑南王庄带来的辉煌已荡然无存。
王锡三在地方以科举成名,以教育安身立命,因品学受封,走出了中国古代传统士人典型的人生轨迹。作为读书人,如果科举不及或者及第不仕,回到乡里,最好的出路就是教书。因为寒窗数十载,体力以难以适应耕作之苦;而商业里的欺诈与心计,又是深受儒学熏陶的读书人难以跨越的坎,唯有教书,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传道授业,实现人生理想。像王氏锡三地方士绅,因其独特的身份、道德品行及学识素养,在近代社会前的农村,所起到的维持地方社会秩序的作用,甚至是超越了法律规范的。
参考文献:
[1]据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记载,大挑:是清朝一种选官制度,举人于会试之外,尚有入宦之途,为拣选、大挑、截取三项。康熙十七年始定大挑制,于会试榜后举行,仅乾隆三十一年、五十二年两科于榜前挑选,大挑六年一次。重在形貌与以应对.
[2]4、6、7《清苑县志》卷四《人物上·德行》[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1968年,第467、468页.
[3]5《畿辅通志》[m]第六册,卷四十五,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98页.
[4]来新夏:《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m]第十八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5]《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m]卷四〇八,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02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