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义问题探析

2015-11-10朱泽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正义公平道德

朱泽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比较严重,民众的公平正义诉求十分强烈,和谐方能拯救危机。和谐是矛盾双方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和谐状态的达成关键在于对正义的理解。本文从正义问题的背景与结构,现代正义观与中国传统正义观的比较、道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性,平等、公平、平均与正义的关系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与学界交流。

关键词:正义;政治;道德 ;公平

一、正义问题的背景与结构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把道德逐出政治以来,政治在中立化的立场上逐渐发展成一门科学。但由于政治逐渐远离道德,政治的罪恶日益严重。到了20世纪发生两次世界大战,接着出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峙。20世纪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决战,社会主义屈居下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遇上重大挫折。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幸存。邓小平承前启后,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资本在中国进展迅猛,招商引资是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商人或者企业家成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成就突出者得以进入人大和政协机构。政府对资本有宏观监管,但是由于制度措施不健全,监管稍显乏力。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标涉及到两个大局,第一个大局——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经实现,现在到了落实第二个大局的时候了。此时的城乡差距、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的差距、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濒临警戒线)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必须解决平等问题,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民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积极抵御“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逐渐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到来。

正义者何?本来,义字前面无需正字的修饰和强调,因为义字本身已经蕴含正当。“正义”作为严肃的思想命题,已经意味着义的被滥用、被曲解,意味着义的古典含义的公信力的下降,负义、不义、无义甚嚣尘上。正义关涉三个问题:正义的超越形上基础是什么?;正义的道德内容是什么?;落实正义的形式和制度为何?

二、现代正义观与中国传统正义观的比较

现代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被卷入其中的。现代正义观的谬误在于,舍弃一、二,妄谈三。不要忘了,正义首重精神性、义理性、思想性。其次才是程序性、形式性、操作性。诸如“分配正义”、“程序正义”、“制度正义”等皆是末不是本。现代正义观可谓是底线正义、形式正义,这些正义论不谈正义的形上超越基础,把正义的道德价值排除在正义之外。正义如果没有它的价值基础和道德信仰内容,那谈什么正义的底线和形式将是毫无意义的。

现代正义观的根基在基督教和启蒙哲学,二者合力鼓吹人性平等的神话。在犹太教,犹太是上帝的选民,何来人人平等?在古希腊,每人做合他本性的事即是正义,智慧者为王,勇敢者打仗,节制者从民,可谓是也。现代哲学把人主体化、对象化,由于技術操控和物欲释放,人成为了单向度贫乏平庸的人。现代正义观放弃了天道性理、历史传统和智慧、勇敢、节制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仰,把正义建立在人性平等的荒谬基础之上,培养缺乏精神信仰的无知物质之徒,造就趋物逐利蔑视圣贤的报废庸人。可见,现代正义论放弃了精神高标,屈就人的低级欲望,低端的理论造就腐化之民。

中国传统正义观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理自然等差节文”、“智愚贤不肖永恒不移”。 中国古代树立了“三才”思想,天地人三才鼎立,不会突出其一而对象化主体化。天就是天道性理,地就是文化传统,人就是人民心意。正义的正当性本于天道,此谓理一;天道几微,非凡俗猜度,唯圣贤察之。天道下贯于经验历史而成道德信仰,下贯于人民心意而成民众诉求,此谓分殊。士农工商阶级构成是中国正义观人性差等的体现。人人平等的人是抽象的人,具体的人的善人和恶人、圣人和凡夫是不平等的。

中国传统社会突出伦理,礼法并用,现代社会则是突出法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现代社会逐渐远离启蒙时代,英雄逐渐走下神坛,精英主义退缩,大众化活跃。现代社会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平衡与互动,中国共产党的顶层设计,再配以群众实践,这是中国社会制度设计的特点。智库建设对顶层设计的科学性非常重要。群众智慧如果得以激发,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中国社会将会迸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道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政治哲学兴起,就是要突出对政治的价值观审视。道德之所以对政治重要。是因为善政以水以柔教化天下。孔子把老子的智慧具体化、礼法化、社会化、政治化了。“道”合“德”成道德。道体现着天道性理之普全浑一(仁)又等差分殊(义)的至善义理。德就是人类遵循天道而成就世俗世界的人性法则。道德一词本身蕴含天人合一,上下贯通融合的和谐秩序。本来,道德的都是善的,可是现代人硬是弄出不道德的道德和反道德的道德,康德尼采如是。康德的物自体可谓天道性理,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他为信仰留出地盘,以呈现道德维度。康德由启蒙理性推出道德的重要性,但有一个棘手难题:道德的人未必是幸福的。为了达成德福相配,他把上帝请来做道德的根基,以许诺善人最终是幸福的。问题是,上帝只是他无奈之举下的方便假设,并不能为道德提供坚实基础。可见,康德哲学同时弱化了上帝和道德,启蒙哲学内部酝酿着危机。尼采是天才,他的哲学雄浑绮丽,洞见迸发,但失误在于:他想把每个人造就成具有主人德性的超人。世界是平凡的,人人是主人是超人是圣贤乃至世界大同,那是艺术想象的理想远景,不为近要。

道德理想主义为社会树立道德标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分为五个大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作用是间接的,长期的。对于道德现实主义来说,注重道德和法律的互动。中国目前立法很多,但是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德与才由统一走向分离,最高标准由德者居之转移到能者居之,现在需要重新统一了。

四、平等、公平、平均与正义的关系

对于中国人而言,平等、公平、平均几个概念容易混淆。自由与平等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自由不必然推出平等,万物因它的本性而自由。虫爬鱼游、虎跃鸟翔、我思都是自由的,平等把本性和能力划一,荒谬至极。虫子需要一棵树,而老虎必须拥有整个山野;凡庸只顾自家生活,圣贤则胸怀天下。现代性政治把自由主义和平等观念相提并论,是个人主义和分析思维带来的谬见。个人主义和分析方法只要控制它们自身的限度就有思想价值,然而西人把个人本位和分析思维绝对化,并把由此从出的自由和平等当作真理膜拜。其后果是,个人主义和分析方法破坏了社会世界的全局稳定,动摇了世界有机综合统一体的和谐秩序,从而现代性危机滥觞。

受罗尔斯的影响,很多中国人认为正义的核心内涵是公平,其实公平只是平等观念在分配领域的表现。圆融的正义观基于中国的三才之道。只有同时满足超越神圣的天道性理、历史传统的道德信仰、人民心意的适当诉求三者才是正义的真实内涵。只求人民心意,不问天道性理和道德传统,只是偏狭的正义观。在人民心意里,只问人民的物质欲求,而不提升人民的精神信仰,就更是偏狭之偏狭,离正义远矣。

当今社会社会矛盾丛生,有一种倾向是大家都示弱,自称弱势群体,企图抢占道德制高点。从弱势群体看社会公平,要注重机会公平,不是结果上的绝对公平,公平只可能是相对的,允许一定的差异和差距才符合正义。强势和弱势不是绝对的,如医疗改革中的医患关系,医方在知识层次占优势,患方攻击医护人员诉诸暴力就是强势,并且脱离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弱势不等于有理,仅仅是值得同情。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孟子》讲“民有恒产,然后有恒心”,要防止他们堕落成为流氓无产阶级。法律对弱势群体作特别的保护,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弱势群体 ”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画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是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低。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木桶理论中的最短的,它是一个社会正义水平的度量衡,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人而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偏爱公平,甚至不惜牺牲效率,这就产生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论语》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但是平均主义没有成为传统,或者说分量不大。只有在同一个阶层内部才有平均的可能。士农工商几千年,善恶智愚贤不肖永恒不移,所以没有平均的基础和可能。人民公社是平均主义式的共产主义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结果失败了,说明公平必须和效率结盟。

从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出发,我们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法]路易·博洛爾 著 蒋庆等 译 《政治的罪恶》[M] 译林出版社 2014年3月第一版.

[2] 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 著李红润等译 《政治哲学史》[M]法律出版社 2009年11月.

[3] 甘阳、刘小枫《政治哲学的兴起》 政治哲学文库丛书总序 华夏出版社.

[4] 姚大志 :分配正义——从弱势群体的观点看[J] 《哲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正义公平道德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笨柴兄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公平比较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