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5-11-09王晶晶

青春岁月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中国英语语言特征启示

王晶晶

【摘要】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变体英语,中国英语由于受我国社会文化和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而具有强烈的中国特征,其在语篇、句子和发音等方面都相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事物表述方面,如运用得当,中国英语具有很大的应用作用。因而,教师要对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和变体理论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对不规范的英语实用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本文将对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国英语;语言特征;英语教学;启示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其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英语族”的概念提出使得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不再是两种仅有的标准英语。除了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还有像印度英语、加拿大英语、新西兰英语、香港英语、新加坡英语和中国英语的规范英语。中国英语是国人在关键语言习得期后学习英语时,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变体英语。其和中式英语完全不同,中国英语是一种符合英语规范要求的变体规范英语,而中式英语是国人使用的一种畸形英语,是不符合英语基本规范要求的。中国英语因其受我国社会文化和本土语言思维习惯的影响,在语篇、句法和发音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一、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

根据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人在应用第二语言时,其母语对第二语言具有很强的干扰作用,但这种作用在母语表达时并没有特定事物的限制。由此可见,汉语的影响因素在中国英语表达上具有干扰全部事物语言表达的作用。也就是说,英语在被某个区域应用后,不管其应用是为了获取地位、荣誉,还是为了进行文学、科技研究,英语都会经历一次重生,这种重生包括文化上的重生和语言上的重生,这一重生过程也就所谓的英语区域化和英语本土化。因此,国人在学习英语后,在应用英语时不管是说还是写,均会具有一定的中国社会文化和汉语思维方式表现因素,对于汉语对其的干扰基本无法进行完全的摆脱。这种干扰从语言学的视角而言,主要表现在语篇、句法、发音和词汇方面。

1、在语篇方面的特征

通过调查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外的英文论文,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学者以问题解决型语篇思维模式居多,而一般特殊型的语篇模式则是他们最为不擅长的。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决定的,由于我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影响,国人在性格上比较委婉含蓄,在进行语言表述时相对易于让人接受。这使得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具有一定的自身独特风格。

2、在句法方面的特征

中文比较注重“意合”、英文比较注重“形合”是汉语和英语在句式结构方面所存在的主要差异。“意和”也就是句子中的句子成分主要通过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连接;而所谓的“形合”则是主要依靠语法手段来进行句子成分连接。因而,汉语具有明快而简洁的句式结构,英语具有严谨而紧凑的句式结构。在中国英语中这样的汉语句式结构特点具有很多的反映表现,使得中国英语具有很多个性强烈的短句句式。例如,汉语中的一国两制,用中国英语可以表述为one country,two systems,这一句式不但符合英语规范的基本要求,而且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在英语国家中,人们也能接受这类句式。

3、在语音方面的特征

中国英语主要在超音段音位和音段音位方面具有十分独具特色语音特征。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规范的变体英语,其超音段音位上的语言特征是其语音特征的主要表现部分,而其音段音位方面的语音特征则在很多程度上属于中式英语的范畴。切分部分的语音特征也就是我们此处所说超音段音位语音特征,语调、音调、音渡、重音、低音、连读、同化和弱化等特征都是中国英语在超音段音位方面的语音特征。具调查,不同国籍的教师和汉语方言的影响是中国英语发音产生变化的主要作用因素。一般来说,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无论其怎样用功,其想要获取和本土人同样的语言能力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况且,对于大部分将英语最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自己的英语运用和英语本族人完全一样,他们的英语只需要让倾听的人能够不太费力的听懂就好,不需要像间谍那些需要可以的发音伪装。因此,在关键语言习得期过后的中国本土人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其总会或浓或淡的具有一定的“中国味”,听着能很直观的感受到自己倾听的对象很可能是一位中国人。

4、在词汇方面的特征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特征是中国英语在词汇方面特征的主要表现方面。曾经有人对英语的汉语借词进行研究,认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的官话语音、普通话语音、地方方言语音和古代汉语语音,这其中的地方方言语音以粤语和闽南语为主。语言不但可以用来进行沟通交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的思维,因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必然会受到社会的约束。这其中词汇具有最为敏锐的社会变化洞察力。长期以来,英语词汇一直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特别是二战以后,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迅速变化使得大量的新词新义出现在英语词汇中。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的跨文化交流不管是横向还是在纵向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大量的汉语英语词汇被英语采纳,主要通过译借和音译的方式进入英语。

二、中国英语语言特征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英语教师包括大学英语教师都曾明确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要基于英语思维来进行,要尽最大可能的消除汉语思维对英语学习和运用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师对这种要求也是基本不可能做到的。如上所述,这是由于国人受汉语思维和我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与汉语思维都密不可分,因而,在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语言语篇、语言句式结构、语言词汇和发音等各方面无不具有特定文化和汉语思维的干扰,这也正是中国英语的主要表现。

随着学习英语的国人英文水平的逐步提升,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作用会有所改观,但是,完全消除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是英文水平非常了得的大家,只要他受过中国社会文化的熏陶,只要汉语是他的第一语言、他具有汉语思维,那么他的汉语对他的英语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干扰和影响。通过对国内国外学者对相同文献的翻译对比,我们发现国内学者翻译文献的中国英语特点,在译文的各个部分基本都有表现,他们运用的关系词较少,句式也相对较短,他们力求用简短的句式来忠实的进行原文反映。当然,这也同样说明了一旦得当的进行中国英语运用,在中国特有事物表达方面,中国英语是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的。既然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的范畴,是一种客观存在,既然我们无法完全的消除汉语思维和中国社会文化的干扰,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和其变体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理论和特征做到充分的认知,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中国英语教学之中。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在文化、经济价值方面影响作用日益增长,作为一种规范的变体英语,中国英语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其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中国英语理论的不断丰富,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 董燕萍, 鲁守春. 外语对母语的负迁移:来自汉语拼音学习的证据[J]. 中国外语, 2010(03).

[2] 王建国. 中国英语研究存在的问题[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6).

[3] 徐 珺, 霍跃红. 典籍英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07).

[4] 张积家, 林志华. 汉语拼音水平与英语语音意识、英语拼写能力的关系[J]. 心理科学, 2002(05).

[5] 榕 培.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1(01).

猜你喜欢

中国英语语言特征启示
英国权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样本剖析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莱尔《老年的浪漫》英译本语言浅析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基于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