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2015-11-09黄美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10期

黄美瑞

【摘要】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10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手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折症状积分、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折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确切,相对于手术切开治疗,症状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骨折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0-0077-02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为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常易发生骨折,以老年人多见[1]。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2]: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无移位的裂缝骨折或嵌插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患肢1~2周即可开始活动。有移位骨折进行手法整复及夹板固定[3]。随着近年来手法整复和外固定的广泛应用,肱骨外科颈骨折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方案,为了了解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9年5月至2015年1月之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入组患者均为新鲜移位骨折,不合并肱骨大、小结节骨折,无全身重大疾病,共104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2±1.5)岁,外展型骨折26例,内收型骨折例23,骨折合并脱位6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4.3±1.3)岁;外展型骨折23例,内收型骨折21例,骨折合并脱位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窝向近端提拉,屈肘90°,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拉,纠正短缩移位。外展型骨折术者双手握住骨折部,拇指按于骨折近端外侧,余指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提拉,助手同手内收其上臂。内收型骨折术者两拇指压住骨折往内推,其他手指使远端外展,助手同时将其上臂外展。对合并脱位者,可先持续牵引,纳入肱骨头,然后整复骨折。小夹板用三长一短四块做超肩关节固定,妥善安放好加压棉垫。术后按骨折三期辨证服用中药,一般于4周后解除外固定练功。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应用臂丛阻滞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暴露骨折端,将其复位后于其外侧放置解剖型接骨板固定。术后输液抗炎消肿止痛,2周后拆线,进行肩关节功能练习。

1.3评价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折症状积分[4]、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疗效情况。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参照文献[5],总分(100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1~79分为中,≤70分为差。其中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疗效评价标准[6],显效:骨折愈合,无疼痛或疼痛极轻微,肩关节功能优秀;有效:骨折愈合,疼痛较轻,活动时疼痛明显,肩关节良好;无效:未能达到以上两种标准,以显效率+有效率统计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骨折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折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折症状评分比较(分,x±s)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2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断端愈合能力主要取决于骨折断端周围的血液供应,骨折的功能恢复主要是关节的疼痛与否与关节的活动度[6]。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肩关节有一定的僵硬或骨折畸形愈合,由于代偿的功能,一般不会造成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所以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原则上注重功能恢复,而无须过分追求解剖复位[7]。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法进行闭合复位,重建骨髂的对位及对线,再通过小夹板固定来维持骨折端的复位,减少断端的相对活动,直到骨痂形成达到间接愈合,虽然骨折复位难以达到解剖对位,但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破坏少,所以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快,同样能进行较早期的关节活动练习,并能够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8]。对照组虽然达到了骨折的解剖对位,但也损伤了周围软组织的供血,不但影响了骨折愈合,对肩关节早期功能恢复锻练也有一定的影响,影响了疗效[9~10]。endprint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的骨折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虽然两组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症状显著减轻。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来看,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而从疗效对比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7%,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在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这是手术治疗所不具备的优势。

综上所述,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确切,相较于手术切开治疗症状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王和鸣.中医骨伤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9-140.

[2]林定坤.骨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

[3]黄鹏,金鸿宾,王志彬.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32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35):178-179.

[4]梁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1):1693.

[5]王海洲,冯恩辉,陈平.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5,47(1):116-118.

[6]曹学伟.不超腕关节的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2,12(12):41.

[7]刘亚,于洋,杨家赵,等.三种外固定治疗方法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3442-3443.

[8]孙建峰,韩斌,申杨勇,等.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架弹性牵引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7(15):461-462.

[9]李书振,陈跃平,林宗汉,等.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4):438-442.

[10]张传志,蔡明,周庾,等.开放复位和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比较[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4):371-373.

(收稿日期:2015.0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