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15-11-09鹿磊陶卓民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江苏

鹿磊++陶卓民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度、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遗产资源造成破坏。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加强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江苏作为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有效开发文化遗产旅游?如何通过文化遗产旅游有效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文化遗产旅游 江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和城镇地区文化特色消退,面临特色危机,文化遗产保护之路陷入困境。历史文化是城市和地区发展之“源”,城镇化是发展之“流”。城市和城镇地区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1]。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划要求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把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视为重点。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11部委联合发文,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确定62+2地点名单,江苏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省级试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如何有效开发,加强江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推动江苏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密不可分。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与文化遗产一样都承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结合地区历史文化,要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传承文化。为避免“千城一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结合不同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文化特色,体现区域差异性。新型城镇化与文化遗产旅游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要求并指导“文化旅游大发展”。要求“发掘并传承城市文化;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文化遗产旅游正是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途径之一,通过文化遗产旅游逐步实现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以及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二、江苏文化遗产资源赋存状况及特征

(一)江苏文化遗产资源赋存状况

据笔者整理统计,江苏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24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8项,共计942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2项。其中,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以及大运河(江苏段)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已公布的“全国重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参照,以项目数量、项目分布,项目类别等为重点,江苏文化遗产资源(国家级和省级数量合并)赋存状况如表1所示。(各市、县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物遗存进行保护,确立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数量不在此列出)。

(二)江苏文化遗产典型特征

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分类标准,江苏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属于古遗址、古建筑及历史建筑物、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舞蹈四个类型领域,并集中分布在传统手工技能部分。

第一,江苏文化遗产数量较多,类型齐全。江苏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高潮。从代表了当时我国原始社会最高水准的良渚文化,到徐汉文化的形成,再到吴文化形成,以及宋元明清时期士人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各级政府积极建立健全文化事业机构,形成政府兴办文化事业的机制,文化事业获得新的发展。文化遗产体现了江苏文化多元性、交融性、互补性。

第二,苏南地区文化遗产数量明显较多。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文化遗产项目共计749处,约占全省总量的64%。江苏历史上在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全境文化都是大体以长江为界,南北比翼双飞。苏南地区长期受吴文化的影响,区别于苏北地区的徐汉文化,在文化特质上更加内秀、冷静、智慧。在新中国成了以后,尽管苏南和苏北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同一省份,文化发展背景基本相同,但苏南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在交通、经济、文化等优势影响下优于江苏其他地区。

第三,江苏文化遗产多分布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水文化是江苏不可或缺的文化类型之一,甚至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城市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江苏境内有河道2900余条,湖泊近300多个,水库及塘、坝1100余个。江河纵横,湖荡密布,水运发达。江苏文化遗产多分布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和地区直接反映出水运体系对江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对策

(一)坚持以人文本,推动文化遗产旅游人文发展

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不同,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产业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房子的城镇化,更是文化的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就是“化人”,“化”是手段,“人”才是根本。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存下来的文化瑰宝,不仅代表和记录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能体现城市和地区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就是对城市人民智慧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江苏应借新型城镇化的东风,坚持以人为本,以旅游为平台,让更多的人民接触、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知识,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推动江苏人文城市建设。

(二)坚持城乡一体,推动文化遗产旅游整体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把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整体发展,通过将体制健全改革和政策规范调整,促进城乡格局在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发展的一体化[3]。江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一部分分布在城市内,一部分分布在城镇和农村,不要因城市人口和游客数量众多、城镇相对较少及其他因素影响,只重视城市文化遗产开发利用而轻视甚至忽视城镇和农村文化遗产。江苏应坚持城乡文化遗产旅游一体化开发、整体发展,充分发掘和发挥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向卫星城镇辐射,以大城市文化遗产旅游结合和带动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实现联动发展、互补发展,使整个城乡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全面、协调、一体化发展。

(三)坚持传承弘扬,推动文化遗产旅游特色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绝非仅仅在于“经济”和“认知”方面,更多的是在与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本身所承载的当代社会有所缺失的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遗产是在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遗存下来的,有利于更真实、全面、准确的认识城市城镇化进程中不用阶段的历史风貌。尤其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资源,无论是技艺、经验、知识体系或技能、工艺品等等都是城市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当中积累和积淀而成的,是民族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气质精神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核心特色。江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大力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体现区域差异性,避免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特色城镇。

(四)坚持科技引领,推动文化遗产旅游智慧发展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飞速发展,科技引领着各行各业的进步与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智慧化信息应用和新型信息服务。智慧旅游就是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处理和智能数据挖掘等科学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高度系统化整合,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全新旅游形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确定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江苏省共7个城市入选。大力开展文化遗产智慧旅游,将江苏各城市和地区发展为智慧城市和文化特色城市。

(五)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文化遗产旅游协调发展

文化遗产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反应人类过去生存状态、人类的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无法复制的特征又使它们具有不可再生的唯一性特征,独具地域特色 [4]。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色危机”、“千城一面”现象日趋严重,原因在于城镇化缺少对城市文化特色的维护,缺少对城市独有的文化内涵的理解。鉴于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江苏应注重在旧城改造中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注重在城镇化进程中结合传统文化元素,与城市原有的文化风貌相协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周干峙.城市化和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规划,2002(4):7

[2]王院成.新型城镇化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N].大河网——河南日报,2014—09—02

[3]蒋勇.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08(8):129—130

[4]单霁翔著.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6300047)研究成果〕

(鹿磊,1983年生,辽宁大连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陶卓民,1963年生,江苏苏州吴县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