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中女性形象探究
2015-11-08李婷婷
李婷婷,常 旭,徐 佳
(1.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市第二十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丧钟为谁而鸣》中女性形象探究
李婷婷1,常 旭2,徐 佳1
(1.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2.长春市第二十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丧钟为谁而鸣》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不仅是体现了海明威一如既往的硬汉主义、男性英雄特征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讴歌女性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时代巨著。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女性形象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于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杰出的作品为他在美国文坛上赢得一席之地,优秀的作品和鲜明的写作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读者和作家。
海明威作品的主题一般以打猎、钓鱼、拳击、斗牛、战争和死亡为主,评论家菲利普·杨将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定义为“准则英雄”,即优雅地与死亡和毁灭作斗争。“硬汉形象”不断出现在海明威作品中,致使很多评论家认为他有大男子主义情结,女性在他的作品中微不足道,处于边缘地位。然而,细细品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是具有很强女性意识的作家,对女性有同情、支持、积极和公正的态度。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根据1940年他自己在西班牙的参战经历撰写而成。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引用约翰·多恩的一句名言:“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存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块碎石,那广袤大陆的一把尘土。如果海浪冲掉一块泥沙,欧洲就小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岬,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家园被冲击,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萎缩,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因此别让人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正是为你而鸣”。海明威借用多恩的名言意在告诉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我们既属于自然母亲,自然母亲也属于我们,任何事情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与人之间更是这样。
在小说中,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乔丹和玛利亚的关系发展过程。在小说的最初部分,山对于乔丹来说是征服的对象,但是随着他与玛利亚不断地交往和结合后,他逐渐将自己融入到了大自然中,感觉大自然是如此的亲近。乔丹从开始征服自然,到躺在落满松叶的地上,去闻松香、听水响,能静静地欣赏自然界的美,完全融入其中,都体现了他逐渐抛离孤立融入环境的转变。玛利亚之所以对他有如此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她热爱自然,乐于融于自然当中。
在小说中,海明威对玛利亚多处的描写总是与大地、自然分不开,比如,在对玛利亚的双乳描写时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说玛丽亚的双乳丰满,像是平原上对峙在中间凹地的两侧的小小峰顶。在乔丹深爱着玛丽亚的过程中,乔丹承认他从来没有爱过别的女人。无论是描写玛丽亚的身体还是其他的诸多场合,作者也将其和自然的描写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乔丹和玛丽亚结合的时候,乔丹感到自己正和大地结合,和大地融为了一体,自己也成为了大自然的一个部分。
玛利亚对乔丹的影响,不单单表现在他对自然的亲近,还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中。通情达理的玛丽亚,对待周围人的态度感染了乔丹,让他也学会了如何关爱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关爱,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小说中玛丽亚的爱对乔丹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与玛丽亚结合之前,乔丹在痛苦地等待末日的来临。就像他在文中所说:“如果这场战争打不赢,那别的什么也就全没了。没有革命、没有共和国、没有你也没有我,全完了。”他们相爱后,乔丹的世界观发生了改变,悲观逝去,乐观归来,正是他与玛丽亚之间的爱情,使他升华了对自我和感情的认识。这种和谐、友好的关爱,更加激发了乔丹为共和国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他们两人绝非普通的恋人,而是在绝境相互吸引的两个人,因为他们彼此都有自己的心理需要,都需要对方的帮助和抚慰。通过对玛利亚的歌颂,不难看出海明威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在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丧钟为谁而鸣》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不仅是体现了海明威一如既往的硬汉主义、男性英雄特征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讴歌女性在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时代巨著。作者在文章中努力实现个人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而情感是战争年代最为稀缺的内容,只有敢于肯定和大胆表现男性与女性的相互依存、互相鼓励和爱,才能回归原始的情感,实现情感和谐,构建亲密的人际关系,消除性别的偏见和歧视。该小说表明海明威晚年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女性的认可和欣赏。
[1]王琳琳.《丧钟为谁而鸣》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
[2]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3]徐从英.再议《丧钟为谁而鸣》之女性主义观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4]陈良廷等译.海明威著・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I06
A
1007-0125(2015)11-0254-01
李婷婷(1983-),女,吉林四平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常 旭(1983-),女,吉林四平人,本科,长春市第二十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徐 佳(1980-),女,长春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