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
2015-11-07杨军红
杨军红
(上海政法学院 外语系,上海 201701)
一、引言
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①。与中国国内高校其他专业教师队伍相比,大学英语教师的特点是平均年龄低,教龄短,学历低,工作量大。在这支庞大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中,既有教学效果糟糕,在教务处屡屡“挂号”,经常面临“被下课”的教师,又有能够自如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网络资源,“人气指数颇高”,获得学生一致好评的“明星青年教师”。本研究试走近大学英语教师中的一些 “优秀从业者”,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梳理教学工作流程,提炼这些教学精英的“实践智慧”,把散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实践智慧整理提炼为可借鉴的环节,将他们的有效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帮助遭遇职业瓶颈、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方便他们操作、使用、借鉴,提高他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减轻教师的消极焦虑,获得情感支持,从而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的发展。这个研究,不仅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更为目前的大学英语创新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二本院校的几位大学英语优秀教师为个案,拟定半结构性教师访谈提纲,运用人类学的生活史访谈法,用“倾听”、“对话”、“观察”等方式,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主题访谈。研究者根据Chamot,Barnhardt等设计的教师策略教学图设计了访谈问题,即课前准备—课堂呈现—练习—评价—拓展五个环节,观察教师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执行情况,以及学生的互动参与情况。重点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设计流程,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描述、理解和反思,提炼大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运作流程。访谈内容用录音笔录音并撰写成文字。参加访谈的老师情况如下:
教师 性别 年龄 学历 教学成绩胡老师 男 30岁 硕士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杨老师 女 50岁 硕士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苗老师 男 50岁 硕士 学者型教师陈老师 女 35岁 硕士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被学生称为“心灵导师”姚老师 男 37岁 博士在读 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
同时设计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展开调研。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是非英语专业的本科一年级新生,参与调查人数177人。受访学生情况如下:参加问卷调查的男生62人(35%),女生115人(65%),基本与在校大学生的男女比例吻合;专业涉及全校本科类各个专业如:知识产权、劳动与社会保障、国贸、国际经济法、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国际法、监狱学、社会工作、思政、社区矫正等。在校学生多来自各个地区的重点高中,其中来自区以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占73%,县重点高中占11%,普通高中学生占16%。
三、研究发现
(一)营造宽松和友好的班级课堂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平均排名1.我喜欢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3-5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24.86%44 24.86%44 20.90%37 17.51%31 11.86%21 2.67 2.我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是非常放松的46.89%83 27.68%49 12.99%23 9.04%16 3.39%6 1.94 3.我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是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10.17%18 28.81%51 30.51%54 17.51%31 12.99%23 2.94 4.我认为好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老师系统传授知识而不是我们自己来发现和练习3.95%7 10.17%18 18.08%32 27.68%49 40.11%71 3.90 5.我认为好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老师能够系统讲解知识点,并在课后布置充分的练习进行巩固14.12%25 8.47%15 17.51%31 28.25%50 31.64%563.55
受访人数177
外语教与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参与该活动的师生是否在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研究者在任课班级做了一个小范围调研,这是学生对“你心目中的好的大学英语课堂是什么样子,请按照你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的回答。调查发现,47%的学生把 “我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气氛是非常放松的”作为理想大学英语课堂的第一条。(见上表)
多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杨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有意识地营造让学生感到轻松和友好的班级氛围。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她都要精心设计一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如icebreakactivity(破冰活动),让大家相互介绍和相互认识,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打破陌生感。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她还不断设计各种口头汇报和口头作文题目,让学生有机会自由表达,谈论自己的成长史、自己的英语学习历史等,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交往与互动。
杨老师说:“大多数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表现文静,不喜欢张扬,不习惯在大众场合进行口语展示,在回答问题时也表现得十分谨慎,害怕出错,没有把握时不会轻易回答,如果课堂上都是他们不认识的同学,他们就更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为了克服课堂冷场,在平日的教学中,杨老师让学生和熟悉的同伴坐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营造同伴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时候,尽可能地先让他们在小组成员中操练,让组员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同伴支持和帮助。杨老师说她在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个每日口头报告(dailyreport)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进行同伴支持,共同完成口语展示。她说:“在课堂活动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另一方面也不要过分强求,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鼓励团队合作,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一方面注意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话题要有意义,同时也不要太难。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气氛。”
(二)“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是优秀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共同点之一。
“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是美国教育家黛安·蒙哥马利(DianeMontgomery)提出的。但是在一堂长达90分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保持良好状态”,如果没有精心准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由于本校大学公共英语实行选课制,学生每学期都可以选不同的英语老师,这种频繁更换,致使师生之间互相不熟悉,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英语课堂始终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状态,学生则被动地处于次要地位,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再加上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大班教学,每个班都是50人上下,课堂活动很难组织,许多教师只好机械传授语言知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当教师提出问题时,教室便陷入沉寂。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教学顺利进行,更剥夺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学习外语的兴趣,甚至出现逃课现象。
调查表让学生在八个选项中选出 “你认为阻碍你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 结 果如下表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位 第5位 平均排名1.班上英语好的同学很多,我害怕出错34.62%45 17.69%23 17.69%23 14.62%19 15.38%20 2.58 2.对大学英语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20.45%18 17.05%15 10.23%9 27.27%24 25.00%22 3.19 3.性格内向害羞,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发言24.14%35 28.97%42 18.62%27 15.86%23 12.41%18 2.63 4.课前没有预习,对所讲的内容或者话题比较陌生,无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7.65%27 19.61%30 24.84%38 24.18%37 13.73%21 2.97 5.英语表达能力欠缺,无法有效组织语言参与活动18.47%29 26.75%42 24.20%38 15.92%25 14.65%23 2.82 6.课程内容乏味,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16.67%16 15.62%15 21.88%21 22.92%22 22.92%22 3.20 7.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实际能力范围。3.23%2 6.45%4 20.97%13 20.97%13 48.39%30 4.05 8.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关注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9.26%5 11.11%6 14.81%8 25.93%14 38.89%21 3.74
受访人数177
调查结果和教师的预期不同。多数教师认为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是学生自身原因,如性格内向,害怕出错,英语表达能力欠缺等。但是本调查发现学生把不愿意积极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归因于教师设计的任务太难,超出学生实际能力范围,造成学生无法参与。另一个原因是教学任务设计没有意思,课程内容乏味,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参与。
针对这种情况,胡老师的做法是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尽量体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生动有趣”的特点。他说:“现在的大学生见多识广,学英语的环境比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要好很多,所以在课堂英语学习中也出现‘厌食’的情况,如果教学任务过分枯燥呆板,他们就会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参与,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趣味性,经常会在网上找一些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美剧作为课堂补充材料,用一些鲜活有趣的语言材料引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同时,我还有意识地用多种形式,如图片、影像资料等呈现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文字版本的PPT。”他说:“适当插入和单元主题相关的影像资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我记得有大学英语有一篇有关英国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的文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我让学生在课下观看BBC制作的有关丘吉尔的纪录片,还看了丘吉尔的孙女作为讲述者拍摄的纪录片。通过观看这些纪录片,学生加深了对丘吉尔生平的了解,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历史术语有了新的认识。”姚老师指出:“要想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内容的衔接,仔细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系及学生的兴趣,避免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无法回答,出现冷场的局面。”
杨老师说:“我在课堂活动安排比较注意多样化。一堂90分钟的课,我不会从头到尾都讲解课文,也不会都用来练习听力。我会把时间分成几个任务板块。先是进行30分钟的听力强化,然后再进行快速阅读或者课文分析,最后还要留出20-30分钟时间让学生训练阅读理解或者口语表达。我认为刚开始上课的30分钟是学生精力比较充沛的时段,这个时间用来进行比较累的听力训练,效果比较好。但是听力练习时间不能过长,超过30分钟,学生就会出现疲累感,有的趴在桌上睡着了 有的开始玩手机 心猿意马 所以每次我的听力训练时间都控制在30分钟之内,短时间进行高强度的精听或者泛听的技巧训练要比用一整堂课的时间反复让学生听效果好。”为了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杨老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非常下工夫。她说:“按照杨惠中教授的说法,在选择教学练习材料的时候,既要考虑材料的难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任务的期盼。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做到这两点非常不容易。我们现在的学生的听力程度参差不齐,我在选择听力材料和听力教学设计商上颇费脑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杨老师的精心准备,她的听力课学生的出勤率非常高,学生反映经过杨老师的听力策略的培训,听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满意度很高。
通过这份学生问卷,发现老师容易忽略的细节:偏心,学生认为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是感到 “教师偏心”,“过于关注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本是中国的小学或者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在本次大学生英语课堂教学调查中,竟然学生也把“教师偏心”作为影响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因素。有一位学生说:“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只偏爱好学生,每次提问,只叫程度好的学生回答,任何的评优评先的机会,或者锻炼的机会都只照顾少数几个。连排座位都按照成绩排名,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坐在教室后面。成绩好的学生做了错事老师也会轻描淡写,成绩差的学生做了好事老师也视若不见。有些同学并不是不想学,只是不被老师重视,学习成绩才直线下降。到了大学里,虽然不像中学时那么幼稚,会因为老师一个眼神,一句话而受影响。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我们还是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不能对好学生太重视,而不关心差学生。”
教师为了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会采用相应的教学调节策略,如给口语程度差的学生多一些锻炼机会,提问次数相对其他学生多一些,或者为了给其他同学示范,会提问程度好的同学。姚老师说:“老师提问倾向于让只让程度好的学生回答一方面考虑到为了节省时间。你叫程度差的学生回答问题,他磨蹭半天也不作声,白白浪费时间。另一点是考虑如果提问一些英语程度差的学生,她不会回答可能会很尴尬,感觉在同学中丢面子。所以我在开学几周,大致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在提问中会有意识地侧重那些‘知道怎么回答’的同学。”但是这样做久了,就会造成一些学生认为老师 ‘过于关注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大多数成绩一般的学生’,影响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口语表达及其他活动中,教师还是要有意识地避免让学生感到“偏心”的做法。
(三)“积极的认知干预”是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共同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参与,学生的有效参与可以从情感、认知和行动三方面进行观察(彭春华,2010)。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积极根据老师的各种教学指令完成各种活动是决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经验的优秀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把英语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使英语教学实现预期的目标。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都要及时地给予强化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避免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错误上。
胡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要提醒自己,不要讲太多,不要唱独角戏。刚开始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有时候兴致上来,会兴致勃勃地讲上一整节课,还挺自我陶醉。但是现在发现教学不能再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老路。现在在教学过中我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研究者在任课班级做的调研显示,36%的学生认为最有帮助的课堂活动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学习策略训练,如语音和听力策略的训练。(见下表)
选项回复情况 百分比A.教师对课文词汇的讲解25 14%B.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活动,如口语活动,小组讨论,和学生台上表演等41 23%C.教师在课堂上的学习策略训练,如语音、听力策略等 64 36%D.课堂小考 5 2.8%E.教师对中西文化异同的介绍 23 13%F.由课堂学习引发的讨论和思考 18 10%G.其他 1 0.5%
陈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我也设计了口头表达(presentation)这个环节。学生一开始参与的积极性挺高,但是两轮下来,学生好像就没有兴致了。我问学生原因,学生说听同学进行presentation只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老师上课多讲一些词汇的用法和练练听力呢。我再细问,学生说每次学生讲完之后,老师都是匆忙点评两句,有的一带而过,我们在口语表达中有哪些问题,制作的PPT存在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老师都没有讲,这样做下去也没有啥提高,还不如上课直接讲词组和课文呢。我这才明白。以后再安排学生做Presentation,我要先做功课,让学生提前把做好的PPT发到我的邮箱里,我要认真研究他们的作品,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非常细致的评价和反馈。这样做我虽然很累,但是学生反映老师的反馈对他们的帮助很大。”
(四)重视学生的程度差异,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多年从事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工作的陈老师说:“过去我教大学新生英语听力时,学生的听力基本上都是零起点,在选择听力教材和听力材料的时候比较好把握。现在的大学新生英语听力程度差别越来越大,如果还像过去那样齐步走,有的学生嫌材料太简单,有的学生则完全跟不上,不知所云。”陈老师说:“我从学生处要过一份学生统计材料,我们学校外地生源现在占到全校新生的63%,上海本地生源占37%。你看现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都坐在一个班上,由同一个老师上英语课,但实际上学生的英语程度千差万别。从学英语的时间上看,有的学生从三、四岁幼儿园时就开始学英语,有的学生十二岁,上初中了才开始接触英语,而且是没有什么资质的乡村老师教英语 有 的学生从小学就有听力训练课程,日常也接触大量的英语影视资讯,有的学生中学阶段一节听力课都没有上过,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讲就是背单词做卷子。我班上有一些来自河南、山东等高考大省的学生,都是本省或者本市的重点高中毕业的优秀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很高,但是因为所在地区的高中学校不开设听力课,上大学后英语听力很吃力,甚至成了英语学困生。所以我现在的英语听力教学改变了过去齐步走的方法,从教师为主实施听力内容教学转向教师指导下的英语听力自主训练。学生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较好,基本上都有电脑,而且网络上的英语听力资源非常丰富,训练模式设计得也很好。我在课上主要是进行策略指导和布置听力任务,进行督促检查,让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选择相应的听力材料,针对性地分级培训。”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只是完美呈现教学内容的讲台上的表演者,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每次训练后,陈老师会布置课后听力任务,督促学生多练习巩固已学策略,并要求学生制定一周听力计划表,每周监控计划执行情况,让学生每周写自我评价报告的方式记录其学习和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和感受,并按时上交评估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自我管理者”,决定自己的学习速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个人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四、结论与思考
当前,面向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已经引起管理层和研究者的重视。由于高校扩招师资紧缺,不少人刚大学毕业就进入高校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在从教之前,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没有接受过正规教师职业培训,在语言教学中,只是根据自身的英语学习经历和对教学的理解来组织教学。由于教学工作繁重,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少,许多教师现代教育理念意识薄弱,教学模式陈旧,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语言实践能力下降,知识老化,教学技能退化,影响了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只有教学意识或考试意识,考虑的只是怎样把规定的内容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怎样提高考试通过率,而没有课程意识,即教什么的意识并不明确。如果缺乏课程意识,那么对教学进行深刻的变革是不可能的。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为现代化的英语教学创造了条件,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英语教师带来了挑战。目前大学教师的工作考核内容除了教学工作量外,还涉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测验题和试卷的规范化、学生评教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监控实施状况、教学研究成果等,这样全面综合的教学业绩考核与收入、职称、岗位挂钩,迫使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再加上大学英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生源和英语程度多样化,许多英语教师在如何有效掌控、使用教材,如何优化、整合设计课堂教学,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更新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感到力不从心,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本项研究所探讨的构建高校课堂的几个因素为我们探索有效教学模式设计流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注释:
①李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多管齐下应对新挑战.英语教育资讯.英语教育周刊电子版第86期.http://paper.i21st.cn/story/33103.html.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
[2]蒋向勇.高校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讨— —基于建构主义的思考[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3.
[3]黄云英.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J].外国教育资料,1982(6).
[4]罗云珍.在职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分析[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8(1).
[5]秦云.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1.
[6]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J].外语界,2010(6).
[7]吴鹏.徐慧霞.季丽珺.优秀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观念的叙事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6.
[8]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9]周奇.论现代教师能力结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2(5).
[10]周燕.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4-296.
[11]彭春华.高中英语的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