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发音问题探究
2015-11-07梁玉涓
梁玉涓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发音问题探究
梁玉涓
语音问题是英语学习中一直困扰众多学生的基本问题。本文将结合广东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在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发音问题从多个层面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增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信心,促进学科教学。
高职院校;英语语音;语调;节奏;句法
随着学生学习语言时间的不断积累,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可能更容易获得进步,而语音却屡屡成为影响众多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绊脚石。对于广东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究竟其自身特点在习得目标语中起到何种作用,又受到语音那些方面的牵制而影响他们对目标语的习得呢?广东高职学生自身特有的语音问题是否是英语学习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呢?本文将对此探究。
一、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一是语音特点。生源大都在广东省内,尽管普通话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语言,但英语语音在很大程度上受粤方言、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三大方言区的习惯所支配;二是年龄特点。学生们大都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18周岁,属于学习的最佳时期。进入大学的学生,普遍接受英语教育在12年以上;三是学习能力特点。高职院校的招生性质决定,招生的对象是符合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较低的学生,生源从分数上看不属于优等生,学习能力或学习策略上从某个方面看也略低于优等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进入大学的英语课程以拓展或扩充性学习为主。
二、影响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发音的因素
1.语音问题。语音除了受第一语言(当地方言)的影响,也受第二语言(普通话)的影响。根据二语习得学习理论,学习者的母语在目标语习得过程中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正迁移主要体现在母语中的某些音和目标语的某些音具有相似性,从而促进学生对该类音的掌握。例如,在目标语英语的辅音体系当中,有许多都和汉语拼音的声母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些音包括[p][b][t][d][k][g][s][f][h][l][m][n]。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当这些音处于音节的首位,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比较接近,因而学生掌握起这些音就显得游刃有余。但又有一些英语的辅音,听起来和母语的声母音相似但发音部位和方法都有区别,不少学生由于难以区分或懒于辨别而倾向于采用母语的近似音去发这些音,造成发音的误差。这样便产生了母语的负迁移。例如在以下英语的辅音当中,学生容易用母语音去代替英语音而出错。
元音由于是响亮音,相对于辅音而言,学生掌握起来相对轻松,但也有几对元音学生在区分和应用上普遍存在问题。它们是[æ]和[e],[i]和[i:]以及[ə:]和[i:]。
2.语调问题。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此时正处于学习的最有效的时期,却并非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一旦形成了的语音语调和目标语的差距,这个时候去纠正就比较费力。笔者认为,语调问题是广东高职学生英语发音问题的另一个瓶颈,而且这个瓶颈比解决单个的语音问题更加棘手。因为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判断学生语音是否标准的基本单位并非单个的音节或词,而是句子甚至更长的篇章单位。在更长的句子和篇章中,单个词的语音不是唯一的参照,至少不是最重要的参照,而语调则是阻碍学生改善发音的一个重大障碍。
?
我们知道,英语不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而汉语则是声调语言。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4个调值,而广东当地的方言(粤语、潮汕方言和客家方言)则在语调上区分的更多,例如粤语有9个调值,潮汕方言有8个调值,客家方言有6个调值。由于英语不像汉语那样有固定的调值,因此说话时语气的轻重、长短、快慢往往成为表达意思的重要手段,这便让习惯于用调值表意的学生难以把握。一方面,广东方言丰富调值的存在,令学生更倾向于用调值去区分语义,而忽略语气的轻重高低等。例如,不少学生就有用中文或拼音标注英文字词句来帮助自己记住发音的习惯,英语语调被汉语的固定调值锁定,便渐渐地形成了诸如粤式英语、潮汕腔英语或客家腔英语等具有地方方言特色的发音。另一方面,广东高职学生对英语语调的使用在实际中不够灵活,从而导致发音生硬、语调不自然或不地道。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一般疑问句要用升调,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用降调”后,学生会比较习惯性地把一般疑问句的升调体现在每一个实义词中,调值接近普通话的阳平,每个升调音皆发成重音。
而英语地道的发音在声降调的处理上主要是从末尾音节的语调上采用升或降调,其他成分则更多地体现在轻重音的搭配运用上。句中还可能出现语调群组合,语调往往是有升也有降,颇似五线谱上的乐符。例如上面例句1中,“Do you like it”有以下几种读法。例如强调“you”,呈现的是如下的语调:
或者强调“like”则语调如下:
或者不强调任何成分,语调如下:
再看下句,是一个包含语调群的陈述句,语调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前降后升的语调组合。然而若仅根据陈述句降调的规律,学生朗读或说话时就很难用到如下的语调,而是一降到底,造成语气生硬。
3.节奏问题。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使用者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使用者另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英语节奏的把握上。说话语气的轻重缓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说话的节奏。英语句子的节奏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对重读音和非重读音的时间分配上。一般而言,在句子中每个重读音节相间隔的时间大致是相等的,在重读音节之间的非重读音不但念得轻,如果有较多的非重读音节时,还要念得快,才能保证英语的节奏符合轻重相间的节奏。然而作为绝大多数未曾接受过系统语音学习高职学生,在朗读或说英语的时候,往往都是均匀分配发每一个音节的时间,听上去发音僵硬,缺乏节奏感和韵律感。例如下句:
学生读上例句时往往是每个音节的发音时间都差不多,音重上仅有重读音和次重读音。而一个本土英语使用者则仅在有标注的音节上发的时间长度和响度上更突出,且每两个响音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接近,因而Mary和going之间的时间间隔同theater和weeken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仿,那么后者之间的音则会非常弱且发得更轻快。
4.句法问题。句法虽然不属于语音的研究范畴,但对高职学生的发音问题也会造成间接地影响。我们知道,中英的句子结构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会要求英语基础不太好的高职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尤其是口语中会为了避免犯错会特别注意句子的正确性。根据学习注意分配的规律,人的注意力的分配会受内容的影响,当有更高一个层次的或者是新的知识挑战时,那么这些更难、更新的知识将更容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对于已知或第一层次的知识则往往缺乏注意。语音相对于句法而言属于低一层次的知识。而当学生过度注意句法时便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语音层面的问题。这就解释了为何许多学生在单个的语音学习中有不少问题音都可以得以纠正,但到了句子篇章层面的朗读或口语中又犯同样的错误且屡用屡犯的现象。
三、改善广东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发音的策略
基于以上问题及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大纲,笔者认为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五方面尝试突破由于语音问题带来的英语学习的瓶颈。
第一,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加入语音教学的内容。虽然语音看上去是初学者就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正因为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语音问题是贯穿英语学习始终的一个基础问题,因而即使在英语学习的后期或中高级阶段,课堂教学中仍有必要继续加强语音的训练。这并非要求把语音教学的内容写入教科书,而是要求参与教学的教师要适时渗透语音层面的知识并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单指单个的音节或单词发音训练,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有意义的更长的句段篇章进行练习。
第二,要根据广东地区高职学生的发音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语音纠正练习。单纯地逐个单词或音节的发音练习会容易让学生觉得是在重复中学阶段的知识,让他们感到毫无挑战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针对性地语音练习则让处于学习高峰期的高职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效果将事半功倍。
第三,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语音练习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多说才能说得更好。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和阶段性特点,适当的口头表扬、游戏、竞赛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鼓励学生参与开口说英语的方法。另外,虽然分数已经不像学生高中时期那样占据首要的地位,适当的加减分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笔者所任的班级里组织口语活动十分奏效。
第四,对学生语音练习的朗读材料可以给予指导性的意见。虽然高职学生已经是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学生,在学习方面自主性更强,所以他们对于学习的内容有更广的选择性。一方面,这个对于他们成长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开放的网络也使知识的可取性变得不像教科书那么清晰,因此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提供针对语音方面训练的专业网站或其他相关的有效学习资料和书籍,学生便可以有的放矢,并发展成兴趣长期坚持练习下去。
第五,引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扩充词汇量。学生朗读或说话时对句子篇章过多的关注造成发音自我监控方面的缺失,主要源于学生对句子篇章的不熟悉。因此,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增强他们在句法篇章方面的语感,不但对发音,而且对他们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1]陈郁芬,徐红梅.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技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卫强.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华.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语音教学[J].现代企业教育,2010,(16).
[4]温昌衍.客家方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葆青.实用英语语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5)01-0090-03
梁玉涓/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外语系教师,硕士(广东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