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015-11-07褚娟
文/褚娟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文/褚娟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共产党以坚定的毅力和精神,支撑了全民族持续抗战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出赢得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身坚定的毅力和精神,对抗战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欧阳淞在《中流砥柱坚强核心》一文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敢为天下先,最早提出抗日口号,始终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确定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总方针,为抗战胜利指明方向;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1]李君如、曹前发、杨近平、陈述、李方祥等都持相同观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中的重要贡献”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进而不断推动这方面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对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共产党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抗战到底的毅力支撑起全民族持续抗战的大局。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并始终坚持。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以大无畏精神向敌后挺进,并迅速站稳脚根。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方面,弱的因素表现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2](P289)即使在各种艰难险恶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国民党顽固派不但没有采取积极抗日的政策,反而采取积极反共的策略,国民党这种置民族大义和大局于不顾的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唾弃和不满。国民党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以后,依然不顾抗战大局,又在1941年初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6000余人大部分牺牲,一部分被俘。[3](P365)相持阶段到来后,在日本的各种诱降之下,国民党又多次掀起反共高潮。而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政治上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4](P591)三大口号,在军事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P590)的自卫原则,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予以坚决回击。在敌后战场,面对日军的重点进攻,各根据地军民根据中共中央“咬紧牙关,渡过今后两年最困难的斗争”[5](P265)的部署,在军事上大胆实行“敌进我进”方针,深入敌占区打击敌人,连日军也称“有超乎常有以外的坚强意志。”[6](P163)“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发展到132万人。”[3](P630)在沦陷区,共产党积极做好宣传工作,不失时机地进行武装暴动,开通多条秘密交通线以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和情报,更好地进行组织和交接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以顽强毅力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妥协和动摇,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中国共产党实行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指引抗战走向胜利。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人民军队总结出一整套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游击战术,“在作战形式上,强调运动战、游击战与阵地战灵活交替运用。”[2](P328)游击战体现的是一种“非对称作战”思想,能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是弱者战胜强者的必由之路。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明确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毛泽东认为,从近期眼光来看,游击战争的成效显然没有正规战争那么迅速,可是我们不应只局限于当前利益,要树立长远眼光,看到游击战的长远成效。游击战“在作战方针上,强调战略的防御战与战役战斗的进攻战相结合、战略的持久战与战役战斗的速决战相结合、战略的内线作战与战役战斗的外线作战相结合。”[2](P312-314)据统计,在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两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军民抗击了58%至62%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2](P346)“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7](P143)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期间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持久战和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击破了敌人蓄谋已久的“以战养战”的政策,使敌人的主力在敌后战场消耗了大部分时间和军力,加速了抗战胜利的步伐。
再次,中国共产党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正确领导人民群众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就积极发动各民族广大人民群众,实行民主集中制,关心群众生活,扩大人民武装,推动全民族抗战。在政治上,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并健全完整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用选举的方式选出各级领导干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2](P340)中国共产党不仅能组织群众抗战,而且还有能力领导全民族抗战,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要能够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量的人民群众,都是值得尊敬和表扬的英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革命的主要根据地,广大农民是我国革命的主力部队,因此要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立大批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组织宣传机构,采取积极措施感召有志于为革命奉献的每一个人入党。在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重点发展农业,进行互助合作,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最终“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只有摒弃阶级阶层、身份地位,实现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能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对所有爱好和平、期待和平的爱国先进分子,不论地位、阶级,都采取积极团结的政策,得到了国统区爱国军民的热切拥护和爱戴,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威望。在中国共产党号召、推动和领导下,不仅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些国民党官兵改变了政治态度,要求蒋介石停止反共内战政策,更有力地震慑了那些投降分裂势力和动摇妥协分子。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力量不断扩大,1945年初,各种军队武装已经达92万,民兵达230万人,开启了全面进攻的伟大序幕;抗日根据地发展到20块,占地30万平方千米,参与战争的人数达9860万。戴维斯就曾坚定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所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根源“即是群众的支持和群众的参加。”[8]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钳制了日军“北进”和“南进”的计划,击破了国际法西斯互相串通、企图扩大战争的野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使日本“北进”苏联的幻想彻底破灭,进而支持了苏军对德作战。中国战场不仅担当起反击日本法西斯大部分力量的责任,而且在战略方面也极大地协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北进苏联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目标之一,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抗战到底的决心打破日本“北进”的计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打击了日本陆军主力,使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得以推迟,给美、英作战提供了很大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发动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0645万人,消灭敌伪据点2993个,收复40多个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仅1940年一年就使日军的伤亡达到2.73万人。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对日军的沉重打击和牵制,击破了国际法西斯互相串通、企图扩大战争的野心。
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沉重打击了英、法、美的绥靖主义政策,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扩大,同时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抗战初期,英、美、法等国开始是袖手旁观,然后建议由美国出面斡旋,保持“中立”态度。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进行坚持不懈的持久战,中国的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壮大,就连蒋介石也表示不想成为第二个汪精卫。加之世界各种进步舆论也在反对,最终粉碎了“远东慕尼黑”计划,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大,这对世界人民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贡献和鼓励。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通过浴血奋战使得自己的战略地位得以提高,不但得到了国际进步力量的赞许,更使得英、美等国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从1940年夏天开始,英、美对日本的态度逐渐由妥协转向强硬,对中国则逐渐由少许支持发展到明确支持。美国著名学者胡素珊在谈到抗战中的中国共产党时指出,抗战爆发后,“他们立即开始在敌军进攻线后方的农村组织抵抗运动。结果,他们成为中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涌现出来的最强有力的政治力量。”[9](P10)这段评语,从一个外国学者的立场,淋淋尽致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历史和事实证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欧阳淞.中流砥柱坚强核心[J].求是,2010,(17).
[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叶剑英.八路军七年来在华北抗战的概况(1944-08-03)[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7]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十年[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8]朱育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J].北京高等教育,1995,(03).
[9](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褚娟,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责任编辑 姜杰
K265
10.13784/j.cnki.22-1299/d.2015.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