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编制解析

2015-11-07方琦邵义安徐建初邹晓斌肖峻成小溪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5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武汉市管线

方琦,邵义安,徐建初,邹晓斌,肖峻,成小溪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2. 武汉市管网建设管理站,湖北武汉430023)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编制解析

方琦1,邵义安2,徐建初1,邹晓斌2,肖峻1,成小溪2

(1.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2. 武汉市管网建设管理站,湖北武汉430023)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能源的输送、信息的传递,关乎城市的安全、居民的生活,被誉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我国的城市化地区经历了几十年或几百年的开发建设,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如蛛网密布,各类地下管线各自为政,现状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缺失,造成了城市开发建设、改扩建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现状管线的破环给城市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从上述问题出发,结合武汉市人民政府2012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编制《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推进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并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审批审查提供依据,逐步做到合理建设,科学监管。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规划设计

0 前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粗放的城市建设模式也逐渐得以转变,规划、设计、施工的管理和流程也都得以规范;但是,作为城市“血管”和“神经”的生命线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的建设却依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设,导致监管困难、“马路拉链”现象层出不穷、竣工信息可靠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见图1。

图1 管线建设乱状

在此背景下,武汉市人民政府2012年出台了《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建设过程中应承担的管理职能和监管职责,避免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的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做到统筹管理,同步建设。国务院2014年6月1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强调了管控地下管线的重要意义。

为规范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的规划设计及管线建设,明确其设计技术审查相关要求,编制了《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

2 国内外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概况

2.1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现状概况[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均相对滞后,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也是以实用性为原则,缺乏规划前瞻性和实施系统性;同时对地下空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缺乏综合考虑,各类管线的建设各自为政。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上海、南京等城市对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也进行了思考,并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经验,逐渐开展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的规划设计工作,但尚未形成理论成果和相对固定机制,往往依靠行政手段或者技术人员来协调地下管线综合的规划与设计。

2.2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2-6]

(1)产权混乱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一般指道路规划红线和管线专用走廊控制红线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电力、照明、燃气、热力、通信等工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种类繁多。目前,随道路工程同步规划、设计,由政府统一建设和管理的通常只有雨污水管线,其他管线则分别隶属于自来水、电力、通讯、燃气等不同企业所有和管理。因产权和投资主体的不一致,导致各类管线的规划建设中的要求不同,各专业管线的规划也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必然导致地下管线建设过程中的无序状态;因各专业管线竣工资料的独享性,必然导致日常管理过程中,难以做到协同管理,容易因地下管线的破坏带来路面塌陷、爆炸等安全事故。

(2)规划可实施性差

我国的城镇化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基本上可以做到规划先行,项目的建设基本上参照规划进行,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地方,存在规划滞后、规划调整等问题,导致地下管线综合设计形同虚设,做到那算哪的状态,必然导致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混乱。

(3)建设管理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一支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对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有各类管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缺少管线综合的专业技术人员;有建设项目的专业管理人员,但缺少管线综合的专业管理人员。

2.3国外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现状概况

国外大规模的市政工程管线建设起步较早,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国外专家学者就对城市管线综合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技术。

(1)规划先行、确保实施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各专业管线的专项规划,从而制定具有可持续发展、适度超前的地下管线的前期规划,尤为重要的是,需以上述规划为依据,制定地下管线实施规划和投资计划,确保建设计划按规划逐步推进。

(2)完善协调机制、进行科学决策

为保证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实施, 政府必须考虑和顾及各方利益, 建立一个广泛参与又相互协调的决策机制, 全面吸收技术专家用户群体和有关利益群体的意见。美国各大城市在地下管线规划建设方面, 就是采取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的方式, 而且大多都已经制度化,常见的有政府官员走访市民、公共舆论、听证会等,其中听证会是最普遍又有效的方法。德国各城市也都成立了由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官员、执法人员及市民等组成的“公共工程部”,统一负责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所有工程的规划方案, 必须包括有线电视、水、电力、煤气和电话等地下管道的已有分布情况和拟建情况,同时还要求做好与周边管道的衔接;对于较大的地下管线工程, 还必须经议会审议,议会审议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只有经过听证会同意,工程才能被审批通过。

(3)立法监督、加强监管

首先, 通过立法来确立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权威地位。西方国家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规范化程度较高,因此,城市规划的法定效率也比较高,具有很强的权威地位。市政府通常能在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过程中, 明确管理主体地位;其次,在建设、经营过程中发挥城市政府的监控主体作用,地下管线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 不论是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 还是由私营部门投资经营,都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控制。

3 武汉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现状概况[7-8]

目前,武汉市地下管线涉及供水、雨水、污水、供电、路灯、燃气、通信等7大类,总长度达2万多公里。经调查了解,武汉市在管线建设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线竣工资料不准确、不完整,缺乏现状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体系。

(2)施工管理混乱、随意挖掘,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

(3)受制于当前体制,管线建设往往是各自为政,重复开挖道路敷设地下管线现象严重,严重影响道路建设质量和正常交通秩序。

(4)受制于当前体制,管线信息管理各自为政,难以综合利用,不利于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 《武汉市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主要内容及作用

(1)技术规定

现行的国家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编制年代已较久,文本中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满足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根据住建部印发建标【2009】88号文通知,2012年8月由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对现行GB50289-98规范进行局部修订调整,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在我国,南京、郑州、大同等城市为推进地下管线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地区概况,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本次技术规定依据现行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武汉市的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规定,用以指导武汉市的地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工作。

(2)文件编制深度

管线综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提出的“六个环节同步”和“三次设计综合”中的设计阶段。

在修规阶段,要求对工程项目范围的现状各类市政管线进行调查、甄别、复核、评估,调查现状管线资料,以确定哪些管线可以利用,哪些必须迁移,哪些可以废弃,初步确定现状管线的搬、改、迁方案,以便合理安排新建管线的设计综合。

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按照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各管线修规报告内容,详细的表述道路工程范围、平面线型、红线宽度、断面布置、关键节点(尤其是涉及到规划、正在设计进行中、在建阶段的地下空间实施情况),根据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专项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管线综合的要点、难点,进行管线综合工程设计。对初步设计与规划不一致的地方,要针对调整依据进行详细说明,明确本阶段管线综合的选择依据。协调与道路设计方案的相互关系,解决管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指导各种管线进行施工图设计。

在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主要是汇总各专业管线施工图设计成果,解决管线交叉、保护、施工组织等问题,确保管线有序实施,保证道路及管线工程质量。

(3)设计审查要点

为确保管线综合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审查要求及技术标准,主要包含技术条文、设计资质、设计依据、设计方案、文件组成、文件深度等相关内容。

5 结论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的建设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均牵涉其中,在当前阶段,我们需要加强舆论宣传,加大政府管控,并在协调好各行业、各部门责、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编制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1] 白洋.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 《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 号)[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74号主席令)[Z].

[4] GB 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5] 钱伯阳.管线综合规划提前介入重大市政项目的作用[J].市政规划,2011(2):74-77.

[6] 王珏.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研究[D].浙江杭州:浙江大学,2006.

[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Z].

[8]《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225号)[Z].

TU992.23

B

1009-7716(2015)05-0219-03

2015-01-28

方琦(1980-),男,安徽安庆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武汉市管线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