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临床应用分析

2015-11-07张俊平袁志军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盐水灵敏度特异性

张俊平 袁志军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临床应用分析

张俊平 袁志军

目的 探究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院体检的正常人200例,均于清晨收集其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常规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血液检验,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并鉴定和检测41例疑难标本抗体。结果 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灵敏度显著优于常规盐水检验法(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凝聚胺技术行血液检验时,200例血液标本中非特异性凝聚在3min内均全部消失,而特异性凝聚则无变化,均未消失。41例疑难标本中,凝聚胺技术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2+凝聚,且该技术鉴定Rh抗体时所需血清量较少。结论 血液检验采用凝聚胺技术,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其检验灵敏度,并减少或避免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输血检验;凝聚胺技术;临床应用

输血在各大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出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广泛,可借助医用设备和专业仪器,通过血液运输,达到维持患者体内血液循环稳定,保证其生命安全的目的。同时,为了保证医疗用血的安全性,降低输血潜在风险,目前临床多于输血前开展输血检验工作,较常用的检验方法为凝聚胺技术[1]。为进一步研究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选取200例正常人血液标本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院体检的所有正常人中随意选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此200例正常人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 16-72岁,平均年龄(45.8±5.6)岁,其中存在抗体且反复输血标本60例,正常献血和输血反应标本84例,配血不合格标本56例。排除患有严重性血液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和精神疾病者,所有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

1.2 方法 清晨,于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均采集两份静脉血液样本,适当放置以备检。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200例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常规盐水检验和凝聚胺技术检验,其中:①盐水检验法:根据各大医院中所规定的常规盐水检验法操作标准进行输血检验。②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将血液标本分别置入1号和2号试管中,于1号试管中滴入(2滴)接受输血者血清和(1滴)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控制其浓度为3-5%。同时于2号试管中滴入(1滴)接受输血者红细胞悬液和(2滴)献血者血清,控制其浓度为3-5%。之后根据凝聚胺试剂盒上的说明术规范操作,由专业的输血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并准确记录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种不同血液检验方法的检验灵敏度、凝聚胺技术检验后血液标本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以及41例疑难标本抗体鉴定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并记录研究数据,均利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检验灵敏度 200例血液标本经临床检验后,对比分析常规盐水检验和凝聚胺技术检验的灵敏度,其中常规盐水检验灵敏度为82.4%,凝聚胺技术检验灵敏度为97.1%,两种输血检验方法的检验灵敏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 观察临床采用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时,200例血液标本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包括消失例数和消失时间等。所有非特异性凝聚均于3min内完全消失,而特异性凝聚则未发生变化,数据详见表1。

表1 血液标本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凝聚消失情况[n/(%)]

2.3 疑难标本抗体鉴定 41例疑难标本分别采用常规盐水检验和凝聚胺技术检验,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抗体鉴定结果。其中:①青霉素抗体鉴定:常规盐水法鉴定2+凝聚时,需采用医用显微镜辅助,凝聚胺技术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操作方便。②Rh抗体鉴定:凝聚胺技术鉴定Rh抗体时,所需血清量占常规盐水检验法的10%,数据详见表2。

3 讨论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凝聚胺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经液体溶解后会产生许多正电荷,能够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从而引起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2-4],该实验过程具有可逆性,但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于凝聚胺作用下出现凝集,则不可逆。当前环境下,凝聚胺试验主要应用于临床中血液检验,是目前各大医院中鉴定和检出疑难标本抗体的一种常用检验方法,操作简便,不仅能够诊断2个配对血型之间是否可稳定共存和交叉配血[5,6],而且还可有效对抗体进行筛选,避免溶血性贫血现象的发生,对减少或预防血液系统并发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表2 疑难标本抗体检验情况比较(n)

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2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盐水检验和凝聚胺技术检验展开临床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凝聚胺技术检验灵敏度较高,血液标本中所有非特异性凝聚均在3min内完全消失,且疑难标本中的青霉素抗体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Rh抗体检出和鉴定所用血清量较少,与常规盐水检验相比,凝聚胺技术检验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检验反应迅速等多种优势,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效果良好,临床价值较高。

[1]何鸣镝,林洋,许婷婷,等.应用全自动凝聚胺微板法对武汉地区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5):566-567.

[2]董成林,徐灵,李仁杰,等.凝聚胺试验中不同介质的标本红细胞解聚时间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03):282-284.

[3]孔秀红.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07):165-166.

[4]韦水兴.河池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09):2245-2245.

[5]许亚亚,梁军兵,王丽阳.“5S”管理在输血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08):881-883.

[6]李慧.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09):1705-1706.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输血科

R446.11

B

猜你喜欢

盐水灵敏度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盐水质量有多少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泉水与盐水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