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5-11-07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氧分压呼吸衰竭气道

陈 丽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陈 丽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96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予以治疗。经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危重病评分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儿童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儿童性肺炎多发于儿科,且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该疾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具有病情复杂、多发及治疗困难等特点[1]。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96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患儿年龄3-11岁,平均年龄(6.37±4.37)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21例,患儿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75±4.93)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并给予较为完善的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如下:进行常规抗感染、鼻导管吸氧以及氧驱动雾化治疗,若患者肺部痰量较多时给予吸痰措施,以保证脏器功能的正常。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体如下:使用M312117型小儿无创医用给氧仪(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对患者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1.3 疗效观察(1)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如下[2]: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出现好转且各项指标发生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标准情况,包扩患者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危重病例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方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 n(%)表示,行 X2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为95.83%(46/48),其中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对照组的为70.83%(34/48),其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标准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危重病评分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儿童自身免疫力低下以及呼吸道短等因素,重症肺炎成为较为多发的儿童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其中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及雾化吸入等,但是长时间的使用药物容易引起较多的负面影响,包括头晕、皮疹、皮炎等,同时使患儿出现耐药性,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实践表明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目前较为新型的一种呼吸模式,通过持续的正压吸氧,使患儿的肺容量增加,肺泡得到扩张,从而成功疏通闭塞肺,帮助了患儿肺功能的恢复[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为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差异显著(P<0.05),说明了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危重病评分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了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在黄卓健、梁仲云[5]的研究中,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标准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标准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呼吸频率(次/min)动脉血氧分压(%)危重病例评分(分对照组(n=48) 治疗后 42.17±6.26 10.24±0.98 82.43±4.53治疗前 54.25±4.35 6.34±1.09 72.27±5.37治疗前 53.75±4.25 6.26±0.92 71.86±4.55观察组(n=48) 治疗后 35.65±4.75# 11.16±1.07# 86.86±5.29#

[1]丁旭萍,陈影,唐婷玉,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05):390-392.

[2]谢鹤,王朋朋,李贵才,等.儿童重症肺炎病原体检测与诊治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05):281-284.

[3]张银瑞,张会芬,石晓娜.儿童麻疹合并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治疗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59-60.

[4]熊道学,冯琰,彭哲,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410-3412.

[5]黄卓健、梁仲云.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13):87-88.

作者单位:463000河南省驻马店中心医院

R725.6

B

猜你喜欢

氧分压呼吸衰竭气道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