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效果比较

2015-11-07柴玉萍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验性规范化住院

柴玉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效果比较

柴玉萍

目的 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验性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经验性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出血量大患者可危机其生命安全[1]。为了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的效果,我院选取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规范化治疗及经验性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52.1±4.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52.8±4.2)岁;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中相关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经验性治疗,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给予补液、抗感染、生长抑素及输血治疗。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治疗,根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中相关要求开展治疗计划。(1)对于紧急治疗期患者(急诊入院6-8h),需及时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患者常规抗休克、输血治疗;(2)对于病因诊断期患者(入院45h内),先采用内镜技术确定患者出血原因,根据病因适当调整其治疗方案;(3)加强治疗期患者(入院3-7d),若患者为非静脉曲张出血,可给予患者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以及抗菌治疗;如仍不不能有效控制出血,可给予降温、内镜止血、口服止血剂及保护胃黏膜治疗;若患者为静脉曲张出血,可给予内镜止血治疗及降低门静脉高压治疗。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患者出血情况若仍不能有效控制,需改为手术治疗。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

1.3 疗效判断[3]治疗后,患者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且保持稳定,外周循环功能恢复,可视为显效;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控制,血红蛋白水平及外周循环功能有部分改善,可视为有效;患者出血症状、血红蛋白水平及外周循环功能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可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 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4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s,n=4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s,n=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止血时间(h) 输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2.5±3.8* 373.8±85.7* 7.1±1.3*对照组 22.1±6.1 631.5±92.4 11.1±2.1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以及胰管等病变导致的出血,临床按照其出血原因一般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出血及非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种,患者主要有呕血、黑便、胃管内有血性液体存在等临床症状。患者血容量骤减可引起周围循环出现变化。按照患者失血量可将其分为大量出血、显性出血、阴性出血等,纤维胃镜为临床常用诊断方法。根据临床研究资料可知[4,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发病24h内给予急诊胃镜检查,可在短时间内确定病因,针对病因给予对症治疗,能够减少输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可降低手术治疗率。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常给予经验性治疗,无明确的诊治规范流程,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现阶段,由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制定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中相关诊治内容成为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患者入院后先稳定其生命体征,随后进行胃镜检查确诊病因,针对病因给予综合性治疗。其中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患者胃蛋白酶、胃酸分泌,减少胃泌素释放量,有利于血小板聚集,增加患者血管抵抗力;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溃疡性出血患者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给予经验性治疗,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规范化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患者出血症状,减少输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汪亮,何莉,赵承鹏,等.胶囊内镜与临床评分系统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分层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5,44(8):1077-1079.

[2]吴航宇,张平,程霞,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初步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0,13(36):4124-4126.

[3]邹开亮.内镜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98例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15,41(9):1036-1038.

[4]唐梅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3854-3855.

[5]崔毅.基层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防控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86-87.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R573.2

A

猜你喜欢

经验性规范化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先验性与经验性的融合: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实质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