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

2015-11-07史振乾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占位性螺旋肝癌

史振乾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

史振乾

目的 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样病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进行灌注扫描,使用Perfusion 3软件重建,输入动脉为腹主动脉,输出动脉为下腔静脉,选择合适感兴趣区域取得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计算相应参数值,再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 肝癌组、肝转移瘤组以及肝血管瘤组的的BF、HAF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T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的PS高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血管瘤组的BV显著高于肝癌组、肝转移瘤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显著临床诊断效果,肝癌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资料。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

原发恶性肿瘤和转移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肝脏部位,而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此类疾病需要早期得到确诊[1]。CT灌注成像能够有效分析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能够运用于肿瘤的灌注。近年来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具有很快的扫描速度,相比于普通CT诊断的图像重建、数据采集等具有显著优势[2]。而目前灌注扫描采用的开放式四室模式能够全面掌握脏器官病变的血流灌注特点,进而起到功能性诊断的作用[3]。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样病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样病变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肝脏病变种类分为肝脏组30例,肝血管瘤组20例以及肝转移瘤组20例,再选择同期进行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肝脏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6±2.8)岁;肝血管瘤组男13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5±2.5)岁;肝转移瘤组男14例,女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2±2.0)岁;正常组男21例,女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1.7±2.9)岁。四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采用256层螺旋CT进行肝脏灌注扫描,先进行平扫确定肝脏病变部位和范围,以最大直径作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动态灌注扫描。扫面参数如下:管电流为120mA,管电压为100kV。经肘静脉注入50mL碘海醇(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68),注射流速为 3.8mL/s,延迟 8s曝光,曝光时间为 50s,得到4层5mm图像,再重建1.25mm图像。最后将图像送至ADW4.3工作站。

1.3 图像处理 采用Perfusion 3软件灌注分析重建图像,阈值为-100-200HU,确定输入动脉为腹主动脉,输出动脉为下腔静脉。再选择感兴趣区域,然后通过软件取得BF、BV、MTT、PS以及HAF的灌注参数和灌注图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肝癌组、肝转移瘤组以及肝血管瘤组的BF、HAF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而MTT显著低于正常值,差异显著(P<0.05)。肝癌组的PS高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血管瘤组的BV显著高于肝癌组、肝转移瘤组和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四组灌注值情况比较(±s)

表1 四组灌注值情况比较(±s)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

组别 BF(mL·100mg-1·min-1) BV(mL·100mg-1) MTT(s) PS(mL·100mg-1·min-1) HAF(%)肝癌组 53.82±5.90 2.93±0.61 6.92±0.71 8.13±0.87 0.67±0.15正常组 5.08±1.62 3.08±1.02 42.48±6.72 6.04±1.66 0.01±0.01肝血管瘤组 55.08±5.68 5.80±0.56 7.88±1.36 6.48±1.06 0.71±0.19肝转移瘤组 50.12±3.14* 4.67±0.77* 10.82±0.71* 7.52±1.02* 0.56±0.16*

3 讨论

采用CT灌注扫描的造影剂与同位素追踪剂在体内的代谢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此能够在感兴趣区域内观察其分布和肿瘤微循环血流变化的特点。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来计算出BF、HAF、MTT、PS、BV水平,从而获得感兴趣区域的血流灌注特点和微循环特性。肿瘤新生血管和肿瘤内微血管的密度增高与肿瘤的良恶性、恶性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采用CT灌注成像不能够通过影像学直接观察到微血管,但是能够通过组织器官的灌注参数以及图像等情况,从而反映活体内肿瘤新生血管的微循环变化,并且还能够对组织的代谢功能和生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最终起到指导疗效评价的作用[5,6]。

因为肝癌和肝转移瘤都是肝动脉供血为主,所以肝癌和肝转移瘤的HAF会显著升高。在本次研究中,肝癌组、肝转移瘤组的的HAF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肝血管瘤组患者的HAF达到(0.71±0.19)%,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而肝癌组、肝转移瘤组以及肝血管瘤组这三组间的HAF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与良性肝肿瘤的HAF相违背,原因可能与肝血管肿瘤的发病机制相关。在本研究中,肝癌组、肝转移瘤组以及肝血管瘤组的BF水平相比于正常组显著升高,而MTT水平显著降低,可见使得血流灌注增加的原因主要为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MTT的减少主要与瘤体内动静脉门静脉短路相关[7]。BV是局域性血流量,在本研究中,肝血管瘤组BV水平显著高于肝转移瘤组、正常组和肝癌组,差异显著(P<0.05)。其与毛景松[8]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通过观察BV水平能够有效鉴别良恶性肿瘤。目前对于PS水平是否能够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仍然有争议,在本次研究中,肝癌组、肝转移瘤组以及肝血管瘤组的PS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PS水平无法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显著临床诊断效果,肝癌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资料。

[1]陈泉桦,黎军强,刘彪,等.MR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b值优化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04):58-61,71.

[2]汤善宏,杨德会,曾维政,等.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局限性肝脂肪浸润病变误诊为肝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3):438-440.

[3]贺太平,于勇,段海峰,等.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09):1506-1509.

[4]冯天鹰,刘艳龙,郎瑞,等.实时超声造影与18F-FDG PET显像对肝脏肿瘤诊断的对照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04):208-210.

[5]徐玉球.肝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探析[J].当代医学,2015,21(23):69-70.

[6]任燕,张莉,钱伟伟,等.DWI和ADC值测量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07):92-94,97.

[7]梁马可,李仁锋,夏晓博,等.CDC25C蛋白和CLDN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06):807-811.

[8]毛景松.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9):91-93.

作者单位: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CT室

R445

A

猜你喜欢

占位性螺旋肝癌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旋风“螺旋丸”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