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2015-11-07杨丽琴杨国珠
杨丽琴,杨国珠
(江西南昌市第三医院 预防保健科,江西南昌330009)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杨丽琴,杨国珠
(江西南昌市第三医院 预防保健科,江西南昌330009)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同时观察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血细胞比容(HCT)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于南昌某医院的91例艾滋病患者为对象,对2013年与2014年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患者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血清清蛋白、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经过抗病毒治疗后,CD+44T淋巴细胞均升高,同时患者的病毒载量下降。经过治疗后,91例患者2014年的血清总蛋白(STP)、球蛋白(GLB)、清蛋白/球蛋白(A/G)均有明显下降;同时2014年患者的HCT、Hb、RBC等也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血液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昌某医院的艾滋病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34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8.3±10.2)岁。
1.2方法: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通过南昌市艾滋病专家会诊,同时使用统一一线治疗方案。患者所采用的抗病毒药物中均包含3种抗病毒药物,同时使用3种类别抗病毒药物,包括司他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奈韦拉平)。
1.3观察指标:研究中对91例患者2013年和2014年的血液检测指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其中血液检测的指标包括:CD4+T淋巴细胞;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蛋白(STP)、血清清蛋白(ALB)、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等。
抗病毒治疗效果判定: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病毒载量以及CD4+T淋巴细胞下降,则说明治疗有效。患者贫血标准:单位容积血液中,RBC、HCT以及Hb等均低于参考值。
对研究中所有的调查人员培训,同时对比分析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均选取同一医院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从91例患者中机选出70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患者在2014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明显的增多趋势,与2013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3年与2014年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
2.291例患者2014年的血清总蛋白(STP)、球蛋白(GLB)、清蛋白/球蛋白(A/G)均有明显下降;同时2014年患者的HCT、Hb、RBC等也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停服和漏服药物的主要原因[1]。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身体更加虚弱,致使他们被迫停药。所以,在对艾滋病患者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2]。除上述之外,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也是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若是越高,则艾滋病患者病毒血浆检测的准确率和诊断率也就越高。因此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和医患关系,告知患者以及家属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3]。其次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并鼓励家属或亲友参与到治疗中来,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获得支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再者要为患者建立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患者在用药后对患者的变化进行观察,制定适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最后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改善,视艾滋病患者病情的轻重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调整患者的整体饮食结构[4]。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是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影响并影响血液指标,因此在实际临床中要不断探索治疗方案,在保证控制病情的前提下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1]郝连正,朱晓艳,王国永,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6):466-470.
[2]孙定勇,王奇,杨文杰,等.河南省2003-2009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81-184.
[3]喻达,马烨,赵德才,等.758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6):622-625.
[4]孙定勇,杨文杰,马彦民,等.2003-2014年河南省14岁及以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8):700-704.
R512.9
A
1002-2376(2015)12-0137-01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