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2015-11-07何洪文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哮喘疗法

何洪文

(江西省万安县人民医院,江西万安县343800)

综合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何洪文

(江西省万安县人民医院,江西万安县343800)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分别进行综合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94.28%,住院时间分别为(13.56±2.67)d和(9.64±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临床治愈率更佳,住院时间更短。

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综合治疗

患者处于哮喘持续状态会大大提高伴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采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式对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选择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70例,分析综合疗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呼吸内科治疗的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5),所有患者均符合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心功能不全者。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4~70岁,平均(46.5±2.2)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2~68岁,平均(44.2±1.8)岁。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患者确诊后,进行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吸氧浓度控制在40%以下,流量控制在1~3L/min,尽量保证吸入的氧气处于温和湿润状态其次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注意维持患者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首剂静脉给予氨茶碱0.25g(国药准字:H33021401,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与4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缓慢静推,1~2h后无明显作用,需静脉持续滴注,氨茶碱总量成人每天需低于1 g。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国药准字:H20080285,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0~3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1次/天,根据病情缓解程度适当降低用量。如果患者痰多,需要及时化痰治疗,通过雾化手段稀释痰液,也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帮助患者吸出痰液。再次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浅表,意志不清等症状,且PaCO2>50mmHg,PaO2<60mmHg,应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选用经口插入方式,方便吸出黏液栓。当患者症状好转,气道阻力下降,PaCO2恢复正常时,可以考虑撤机。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严密监察患者病情,如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1.3评价方法:显效:治疗后患者无呼吸困难、紫绀以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听诊无哮鸣音,查体无阳性体征。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紫绀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查体显示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紫绀及其他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例(%)]

2.2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3.56±2.67)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9.64±2.15)d,t=6.91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长期处于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其病情发展较快,几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会导致脑、心脏、肝脏以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2]。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对症状有所减轻和改善,但是治疗后部分患者还是会出现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现象,因此应用综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治愈疾病。

综合疗法积极探查引发患者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病因,使患者在给氧充足的情况下,确保呼吸道通畅;依据患者的个人状态,选择合理的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同时注意调节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及时对酸中毒等症状进行改善;机械通气等抢救措施随时准备,为患者争取治疗时机。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64±2.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6±2.67)d(P<0.05)。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1]刘芸芸,刘志刚,李泽庚.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973-974.

[2]冯卓林.哮喘持续状态伴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研究,2012,10(34):552-553.

R562.2

B

1002-2376(2015)12-0079-02

2015-10-17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哮喘疗法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